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文化产业从拒之门外到主动拥抱 自觉推文化大发

时间:2013-05-20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高度的文化自觉既是一个民族自尊自强的表现,也是促进国家进步的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文化发展上大胆解放思想,以新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跨越式发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使中国文化的面貌焕然一新。

  体制改革:从“卧虎藏龙”到“龙腾虎跃”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场伟大变革,那么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决定中国文化命运的一场伟大变革。这场规模空前的变革使文化资源从政府的襁褓中挣脱出来,使文化活力从体制藩篱中释放出来,生动地诠释了文化自觉所蕴含的伟力。

  “文化体制改革之前,我们是卧虎藏龙;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我们是龙腾虎跃。”十八大代表、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赵德平说,改制以前,尽管当时的大厂评剧团在打破铁饭碗、主动走市场方面做出了一定探索,但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仍让他们深感束手束脚。“人事权、财权都不在我这儿,想要的人进不来,一年演不了几场戏,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大伙儿都没积极性。”赵德平回忆,有一年春节,团里为了给职工多发点钱,赶排了一出传统评剧《花为媒》,结果只卖掉7张票。

  现实催人警醒,改革势在必行。2009年,大厂评剧歌舞团整体转企改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由事业单位转变成企业。3年来,股份公司大刀阔斧进行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员工人气高涨,排节目、搞策划、练功夫,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目前,大厂评剧歌舞团每年演出200多场,收入超千万元,演出已经预订到了明年春节。

  “出人、出戏、出效益,这就是我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评价。”赵德平说。

  目前,我国新闻出版、广电、国有文艺院团基本完成全行业的转企改制。随着市场主体的激增,我国文化生产力显著增强,主要文化产品的数量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迅速挺进世界前列。

  近10年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的这5年,我国文化领域的几乎所有统计数字都在刷新纪录,中国文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这一切正是来自文化体制改革——这一党中央站在战略高度提出并推动的伟大变革。

  十八大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蒋建国说:“实践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改革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事业的大跨越、产业的大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蒋建国认为,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文化强国战略”的认识和探索,是十六大以来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到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提出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制定完整的“文化强国战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世界大势有清醒的认识,对文化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对文化建设规律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这一切有力地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产业:从拒之门外到主动拥抱

  十几年前,吉林漫画家金城怀揣打造一个动漫王国的梦想去工商局登记注册漫画公司,没想到竟被拒之门外,理由是企业注册门类里没有这样的公司。金城说:“那个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文化可以作为产业来发展。”直到2000年,随着“文化产业”一词被写进中央的正式文件,创办文化企业的热潮席卷全国,金城才梦想成真,于2002年创办了《漫友》。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只是发生在过去10年里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凸显了中国文化发展理念的巨大变迁。从12年前中央文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到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再到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0余年间,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自发到自觉,显示出惊人的活力和美好的前景。

  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发布的数字,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75%。其中北京、广东、江苏、山东4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正在推动中国向世界出版大国、影视大国、动漫大国、演出大国迈进: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增加值突破1.46万亿、电影票房突破131亿元、动漫产业突破470亿元、演出155万场、观看演出的观众7.4亿人次。

  十八大代表、中国出版集团总裁、党组副书记谭跃说:“作为一名文化体制改革的亲历者、实践者和见证者,近10年来,给我思想冲击最大的观念就是,一个文化企业一定要顺应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潮流,遵循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不仅要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还要成为一个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文化贡献和市场价值有机结合的,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的文化企业。”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十八大代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的认同,于殿利说:“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转企改制有直接关系。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文化产业又叫文化创意产业,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文化产业就失去了根本。因此,我认为最近10年里,就文化发展理念而言,影响最深刻、最深远的莫过于‘转企改制’。这的确体现了国家新的文化自觉。”

  文化为民:让艺术的脉搏贴紧人民的心跳

  10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大潮汹涌,文化理念的变革日新月异,但变化的是体制机制、是形势环境,不变的是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一理念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经历了消费观念的变迁,越发显示出宝贵的价值。

  对于十八大代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而言,过去10年里话剧这门艺术戏剧般的境遇使他对于“人民艺术剧院”中的“人民”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1993年宋国锋接任辽宁人艺院长一职时,正是话剧从80年代的鼎盛期骤然跌落的开始。随着电视机和VCD的普及,所有舞台艺术甚至连电影在内开始了一段漫长的衰落期。“一个总的感觉就是观众越来越少。”宋国锋说,有一年剧院排演的一部反映金融改革的新戏《银行家》,台下只来了7位观众。

  当时正值电视剧《渴望》播出,那万人空巷的观剧热潮给了宋国锋巨大的启发。“老百姓这么爱看《渴望》,不就是因为它演的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吗?反映百姓的生活和心路历程,就会赢回观众!”

  随后的日子里,辽宁人艺相继推出了《凌河影人》、《矸子山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父亲》等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好戏不愁没人看,观众又重新回到了久违的剧场。这些剧最少的也演出了200多场,其中《父亲》这部反映国企改革下岗职工的话剧已经演出555场,成为辽宁人艺的保留剧目。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名字里有‘人民’二字,我们的创作不管什么题材,始终把人民性放在第一位。”宋国锋说,“这听起来像套话,却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体会。创作如果离开了人民,是没有生命力的。”

  对于“人民”二字,十八大代表、农村电影放映员马恭志的体会同样深刻。20余年里,他用孱弱的肩膀挑着沉重的电影放映机走遍了周边乡镇1000多个村寨,放映1.1万多场次电影,观众达250万余人次。马恭志说,十几年前,周边乡村的农民只能在过节的时候看上电影,每年最多三四次。但随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现在每个村都能保证每个月看上一场电影。

  事实上,近10年是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力度最大的10年。主要面向农村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如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加速推进,目前已经覆盖有条件的行政村,正在向自然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