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

探访青岛海关博物馆:老物件再现青岛沧桑巨变

作者:王媛   来源:半岛网   时间:2018-06-06

 
  1899年,青岛被迫开埠通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租借地海关——胶海关。海关风云,百年变幻,在胶海关的见证下,青岛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饱受列强入侵的屈辱,同时又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奋力抗争。
 
  在新疆路16号,静守于红瓦绿树一隅的胶海关旧址上,是刚建成不久的青岛海关博物馆,胶海关的百年风霜讲述着青岛近代史的沧桑巨变,也讲述着中华民族自“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逐步向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探索。
 

1914年启用的胶海关办公楼,如今青岛海关博物馆的所在地。
 
  往事千年
 
  齐鲁古关,兼扛贸易重任
 
  “关”的历史起源,在山东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筑了我国最早的长城——齐长城,西起今济南长清县孝里镇广里北村(古平阴防门关),向东进入泰山西麓中低山区,沿泰沂山脉,直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海滨,沿途设立16处关卡,全长1238华里,史称“千里齐长城”。
 
  齐长城的功能,除了军事防御外,还有商贸经济的作用。据青岛海关博物馆的研究,战国时期诸国有边境关、城门关、通道关3种类型,关制虽不统一,但边境关因执行边境禁令,严格检查出入境人员和货物,实施关税征收政策等,已初步具备古代海关的职能,对后世陆地边关和沿海海关制度具有重大影响。
 
  山东的对外贸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十分繁盛,“不仅与朝鲜半岛、日本商贸往来密切,与西域之间也交情匪浅”,青岛海关办公室调研员牟家骏介绍,当时,齐国都城临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青州等地的陶瓷、纺织品、丝绸等具有良好的商品优势,山东半岛很早就成为中国东部通向东北亚的交通要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线首航地,出土文物是最好的考证:陈列在青岛海关博物馆的青州傅家村出土的“九方线刻画像石”上,刻画了北齐的官人与胡人进行丝绸贸易的场面,反映了古代山东作为丝绸的主要原产地与西域之间贸易往来的历史。
 
  唐宋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唐代首设市舶使,专司履行进出境监督管理职能,登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宋代,随着海上贸易和对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密州板桥镇(今青岛胶州市)日渐繁荣,成为北方重要通商口岸。1083年,密州知州范锷上书宋神宗,奏请设立密州市舶司。1088年(宋哲宗元佑三年),范锷再奏获批,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关——密州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对外贸易。
 
  历史的车轮行至明代,出现了“钞关”,即在长江、运河水运商道设立的税收机构,职责是征收商船通过税。因所征船税全部收大明宝钞,所以叫做钞关。明代先后开征了钞关税、工关税及门税、过坝税和船税等税种。1429年,在京杭运河山东段设立了临清、济宁钞关;其中临清钞关于1435年(宣德十年)升为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
 
  清朝沿袭明代钞关、船税及其管理制度,在水陆交通要道设有榷关,晚清时改称“常关”,因隶属户部管辖,又称为“户关”。1859年,在登州、莱州和胶州湾一带(今青岛地区塔埠头和金家口)水路通商要道设立了6处厘税局,征收厘税。
 
  在胶州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古代文明,绽放出灿烂的海洋文化,根据青岛市规划馆的资料显示,已经创造出诸多的中国“第一”:最早的滨海城市是琅琊邑,第一条海运河是胶莱运河;琅琊港是最早的军港、先秦五大港口之首、徐福东渡的启航港;琅琊是最早的海外探险基地、最早的海外移民门户、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板桥镇是宋代北方唯一的开放口岸……
 

20世纪初繁忙的大港码头
 
  被迫通商
 
  一纸条约,打开山东口岸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屡遭欺凌,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青岛海关博物馆里,展示着1858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天津条约》的场景。该条约一签,烟台设立东海关,烟台成了山东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东海关则是山东境内最早的海关。
 
  具体来说,东海关包括1862年设立的东海关监督衙门(常关)和1863年设立的东海关税务司署(洋关)。牟家骏解释称,所谓“常关”,是指晚清时期,政府在水陆交通要道或商品集散地所设立的海关机构,亦称“钞关”。新设立的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海关称为新关或者“洋关”。“常关”和“洋关”在隶属关系、管理体制、职权范围、征税对象、征解制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洋关”听命于总税务司指令,负责管理洋船贸易的征管事宜;“常关”最高行政官员为海关监督,主要管理民船贸易的征管事项。显然,“一地两关”并存的局面,正是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写照。
 

清代胶海关出口货报关单
 
  1862年3月,东海关监督衙门(常关)设立后,立即整顿各海口厘局,先后把全省沿海5府、16州县自行管理的23个海口厘局改制为东海关钞关。1886年至1892年,清末实业家、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任东海关监督。1912年辛亥革命后,东海关监督衙门改称东海关监督公署。
 
  1863年3月,东海关税务司署(洋关)设立,英国人汉南为首任税务司,对总税务司赫德负责。英国人赫德是近代中国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其官邸旧址位于今日烟台市烟台山。1875年至1877年,德国人德璀琳任东海关税务司,在任期间,作为李鸿章的助手参加《中英烟台条约》签订。
 
  牟家骏特别指出,青岛设关征税的历史比建置还要早,在东海关时期,青岛的即墨县、胶州区域在东海关监督衙门机构分布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史料记载,1859年,咸丰帝敕令崇恩派人视察登州、莱州和青岛各处海口,同年在山东沿海设立6处厘税局,其中青岛地区有塔埠头、金家口两局,另在青岛口、女姑口设分局,征收厘金,监管进出胶州湾一带港口的船舶贸易及税务。1865年,东海关监督衙门在青岛地区的青岛口、塔埠头、金家口先后设立常关分关,在灵山卫、女姑口、沧口、沙子口、登窑口和薛家岛等地设常关分卡。
 

1901年位于现兰山路、中山路口西北侧的胶海关办公楼
 
  风云变幻
 
  设胶海关,度过动荡年代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构筑北洋海防体系,抵御外敌入侵,于1891年6月14日议决在胶澳设防,是青岛建置的开始。1892年,登莱青镇总兵章高元率兵四营驻防胶澳,在前海一带设立总兵衙门。1897年,山东巨野发生了两个德国教士被杀的事件,史称“巨野教案”,德国以此为借口,于1897年11月14日派遣军队武装侵占青岛,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租借青岛99年。
 
  1899年4月17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会订青岛设关征税办法》,并据此筹建胶海关。1899年7月1日,胶海关正式对外办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租借地海关,德国人阿理文任首任税务司。
 

1900年手绘青岛地图,红标处为胶海关
 
  胶海关设立后,青岛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货运量及其价值增长较快,至1911年,已有德、英、法等国的许多大商行在青岛设立分行或代理机构,并有7条大的远洋货运、客运航线定期到达青岛。
 

1914年胶海关举行办公楼迁址
 
  胶海关的主要职能,是对管辖范围内进出口货物进行检验、估价、征税、稽查、缉私、统计等。1905年12月,中德签订《会订青岛设关征税修改办法》,规定在租借地内划定区域实行“无税区制度”,这一举措促进了青岛港口经济的发展,逐步奠定了青岛港在北方的经济地位。到1907年,青岛港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烟台港,在全国46个条约港口中居第七位,成为北方仅次于天津和大连的第三大贸易港。
 
  1904年胶济铁路的通车和1905年青岛大港的建成,为青岛铺设了连接华北和山东腹地的交通大动脉,构建了山东半岛及周边地区的新型“港口-腹地”关系,胶济铁路及沿海地带成为全省最有活力的经济地带,这一经济地理格局直到今天还在发生深刻的影响。
 
  “胶海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先后被掌握在德国和日本手中,终究是一个具有典型的租借地性质的海关”,青岛海关办公室关史研究室主任国恩松介绍,当时,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与德国政府多次接洽、磋商后,德国允许中国政府在胶澳租界内设立海关机构,但是提出了三项先决条件:一是应选派德国人担任海关税务司;二是所有该口之各项货物一律应归该税务司办理;三是税则一律宣照通商税则无异,“可见胶海关设立是中、德以及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势力平衡、博弈的结果。”
 
  胶海关的行政管理是近代中国海关管理制度的一个缩影。胶海关设立后,录用洋员主要从德籍人员中挑选,人事、财务都由税务司负责,东海关在青岛地区设立的常关分卡石岛、乳山口、石臼所、金家口等改属胶海关管辖。1933年,江海关所辖海州分关也改属胶海关管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侵占青岛。12月1日,日本接管胶海关,导致胶海关闭关。直到1915年8月6日,日本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会订青岛重开海关办法》,取代德国获得在青岛的一切特权,同意日籍大连海关税务司立花正树调任胶海关税务司,对青岛乃至山东省的经济财富进行大肆掠夺和殖民侵略,日本货船把中国产的煤、铁矿石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日本。
 
  1922年6月,根据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北洋政府收回胶海关。12月14日,北洋政府正式设立胶海关监督公署,地址在兰山路5号。1929年4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派员接收胶海关,此时胶海关仍由总税务司署管辖。1931年至1936年间,总税务司署对海关机构多次调整,胶海关管辖范围东起山东半岛东端的成山头,沿海岸向西南至江苏连云港以南的燕尾港,所辖分支机构不断变化。
 

1922年,北洋政府设立的胶海关监督公署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月10日,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并在青岛实施了残暴的法西斯统治,胶海关再度落入日本及伪政府控制之下,隶属沦陷区总税务司署管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任命中国人担任胶海关税务司。
 

胶海关关员在检查货物
 
  岁月峥嵘
 
  青岛海关,周总理任命关长
 
  山东解放区海关始建于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胶东抗日民主政府在蓬莱、黄县、掖县相继建立抗日根据地,设置了担负海关职责的基层工商税务所、站,征收关税、查缉走私,积极参与对敌经济斗争。抗战胜利后,1945年到1948年,先后在胶东、渤海、滨海、滨北四个解放区建立了人民海关,并在沿海各口岸设立了海关分支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了一大批海关干部,被称为“新中国海关干部的摇篮”。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军代表张学礼带队接收胶海关,对旧海关机构和制度进行了根本性改造。1949年11月26日,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令,胶海关改称青岛海关。1950年2月11日,胶海关正式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至此,“胶海关”这一名称成为历史。
 
  “历史上,烟台设立了山东境内的第一个海关,也就是东海关,山东全境解放后,大批海关干部随军参与接收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宁波及广东省内各海关,先后支援北到满洲里,西达新疆,南至海南岛的海关建设。后来,全国海关系统出现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每到海关关长会议时,说胶东话的占了一半。”牟家骏告诉记者,据统计,先后派出海关干部279名,其中从烟台海关派出的干部130多名,后来担任厅局级以上的有85名。
 
  在青岛海关博物馆,陈列着一张极其珍贵的任命书,是1950年9月1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青岛海关首任关长任命书。任命书内容全文为,“兹任命毕可敬为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青岛海关关长,特此通知,总理 周恩来”。1951年起,青岛海关开始管理全省海关,青岛海关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由人民掌管的新海关由此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1950年,周恩来亲自任命青岛海关首任关长
 
  采访即将结束,最后,国恩松主任强调道:“德国对远东的中国觊觎已久,早就想把青岛(原称胶澳),建设成‘东亚贸易中心’‘第二香港’‘海外殖民地样板城市’,借此显示自己能够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竞争的强大实力和殖民经营能力。因此,德国委派一批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师,带着最新的城建理念来到了胶澳,按照100年的高标准开始设计、营建青岛城。所以,我们在承认其客观存在的同时,更要看到德国经营背后依托武力进行殖民侵占、强权掠夺的本质”。
 
  馆藏特写
 
  新疆路16号:胶海关的“一关三址”
 
  青岛海关博物馆位于新疆路16号,这里也是胶海关的旧址。胶海关设立于1899年7月,是青岛作为北方著名的通商口岸城市的重要见证。胶海关旧址是青岛德式公共建筑之一,建成于1913年12月,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作为胶海关的办公地点,建筑主体面积2824平方米,楼高4层,共22.45米。这座百年建筑见证了近现代青岛城市和海关的发展历程,是一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2006年5月25日,胶海关旧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胶海关最早的保险柜。
 
  实际上,胶海关在设立之初经历了“一关三址”。1899年,胶海关设立后的第一个办公地点,设在原东海关青岛口分卡(1865年东海关在青岛口所设)码头,位于今天的天后宫东侧、育才中学附近,也就是阿理文来青后租借的四幢平房。
 
  1901年8月,由阿理文设计,位于现兰山路、中山路口西北侧的胶海关办公楼、宿舍及验货仓库投入使用,并迅速激活了周边乃至整个自由港的贸易活动,连接栈桥码头、胶海关和火车站的兰山路也很快变身洋行街,呈现出一片商贾云集的热闹景象。
 

胶海关关员计算税款时所使用的手摇计算机。
 
  1914年4月1日,胶海关迁入了新疆路16号的新办公楼,就是今天青岛海关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当天的迁址仪式轰动整个青岛,德国胶澳总督麦尔·瓦德克、曾任驻德公使的晚清遗老吕海寰都出席了迁址典礼。不久后日德战争爆发,这座办公楼也成为德国人最后完成的公共建筑之一。
 
  百年报关厅:再现青岛港繁华景象
 
  走进青岛海关博物馆,报关大厅的场景复原立刻带你“穿越”到100年前。报关大厅是海关对外接受通关申报、执行各项工作职责的重要场所,这个报关厅,自1914年启用,直至2014年大港海关迁出,整整历经100年历史沧桑。
 

胶海关历任税务司办公室,面积38.4平方米。
 
  报关厅场景复原根据胶海关经历的德占、日占、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4个不同历史时期,设置了四组人物场景。大厅的“窗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出了当时青岛港口过往的各国商船、码头的装卸现场和海关查验现场、胶济铁路的繁忙运输,耳边不时传来火车疾驰而过的轰鸣、轮船号角般的汽笛声,还原了办公楼两侧窗外的历史风貌,重现了当年青岛作为通商重港的繁忙景象。
 
  老物件说史:百年前贸易关务
 
  在青岛海关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老物件,最为醒目的是,一台日本产的铁质密码锁保险柜。这个保险柜于20世纪20年代制造,迄今近百年历史,经岁月浸染,柜体已经斑驳。保险柜规格为长0.85米,宽0.75米,高1.25米,共分内外三层,外两层为铁制,内层为木制,重约0.5吨。此保险柜一直由海关使用至20世纪80年代。
 

胶海关税务司使用的标准词典。
 
  胶海关税收清折是海关监督向户部上报税收情况的折子。晚清时期,海关监督每三个月将税款的出、入、调、存情况上报户部(后为度支部)并请求核准。这份税收清折原件存放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胶海关时期,进出口货物不像现在一样有集装箱装盛,而是用木质的箱子钉装,因此,在海关查验现场,“起钉器”是必备工具。目前青岛海关博物馆陈列的是民国时期海关所用的起钉器,由日本制造。
 

没有集装箱的年代,进出口货物用木箱盛装,这是用来开启木箱的起钉器。
 
  计算并征收关税,是海关的重要事务之一。在没有电脑、计算机的百年前,算盘在关税计算中显然力不从心,而胶海关所用的“神器”,是手摇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是1878年由在俄国工作的瑞典发明家奥涅尔制造的,是一种齿数可变的齿轮计算机,曾被用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青岛海关博物馆馆藏的这一台手摇计算机来自民国时期。(图/青岛海关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