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人民战“疫”文艺作品】引领民众在灾难中学习成长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0-02-18

编者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人民网联合《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发起“人民战‘疫’”征文,向全国作家和网友发出邀约,鼓励大家用手中的笔,记录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值得铭记的时刻。优秀作品将在人民网文化频道“人民战‘疫’”专栏、“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文娱部微信公号“文艺星青年”以及《中国作家》杂志社官方微信公号、纪实版正刊陆续发布。

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也就是农历庚子年的春节,是在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度过的。这一年的春节,注定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历史的集体记忆。作为过来人,作为媒体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对这场灾难,思考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面对民众,特别是面对那些天真、懵懂、看着大人们忙前忙后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庆幸终于可以不去学校幼儿园待在家里的孩子们,真想对媒体同行说点什么。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在灾难的时候,会学到比平时更多的东西;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会在进步中得到补偿。

近日,有两条信息刷屏。一篇是《快递小哥搞定金银潭医护难题: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讲的是一位叫汪勇的快递小哥勇敢投入战“疫”的口述实录。平凡之身,凭一己之力,组织其他小哥接送医护人员。他说:“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啊!”没有资源,靠火热心肠,打动企业商家为医护人员做饭送饭。说实话,这次疫情中,我落了几次泪。这位叫汪勇的80后武汉快递小哥的故事,感动得我泪流满面。我迅速转发朋友圈,加了一句按语“有这样的人民,没有过不去的坎!”

另一篇是个视频。2月14日下午,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9场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回答完最后一个记者提的问题后,突然说了一段话。“最后,我想对全省教育系统的老师、同学、家长朋友们说几句话: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一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全民战役、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

他引述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讲的一个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王国生带领一批学生志愿者支援汶川。援助返回后,很多学生家长感叹自己的孩子参加抗震救灾后得到了快速成长,发生了深刻变化,得到了成长、历练、进步,培养了不妥协的精神。”郑厅长说:“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必须真正地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把疫情、灾难变成教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在灾难和不幸面前,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我也迅速将这条信息转发朋友圈,加了按语:“抗疫是战场,灾难是课堂!”

这一段时间以来,各类媒体,表达着追问质疑诉求,是其责;作家诗人表达着悲伤愤怒呼唤,是其情;医护人员和科学家,还有战斗在抗击疫情斗争一线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管理服务部门人员来不及表达什么,这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时间,他们正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当媒体履职、记录甚至抒发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除了直抵“风眼”,还要抵达心灵特别是孩子们的心灵;除了勇敢做“逆行人”,还要做“引领者”,为社会特别是对孩子们自觉担负起责任和义务。道理很简单,打赢这场战争,靠我们这一代;打赢下一场战争,则要靠眼前这些孩子们。光靠愤怒和眼泪,赢不得战争!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灾难是考察干部的试金石,也是衡量媒体的一杆秤!2003年抗非典取得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是,党中央领导下,主流舆论引导中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媒体要追问真相,时时刻刻守望着公平正义,对读者特别是孩子则更要因势利导,让孩子懂得信念不动摇,正义就不会缺席;媒体要释放公众情绪,但请不要煽情,大敌当前,必须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孩子们,要传递勇敢、坚毅和不屈;媒体要及时传播信息,但更重要的是引导社会特别是帮助孩子做好心理防“疫”,增强敏锐辨别真假的能力;媒体要敢于质疑、不断询证,也要及时厘清甄别辟谣纠偏,并要把握好时度效,引领人们全面客观辩证分析事物,防止公众特别是孩子们偏听偏信甚至怀疑一切;媒体承担知识普及宣传重任,但要始终秉承科学精神,引导公众特别是孩子们认识和把握科学规律,懂得科学是打开问题的钥匙;媒体注定要先于民众止住泪水,不能放纵悲情,不能让这个社会太多哭泣。擦干泪,挺起胸,不掉队,勇敢战胜困难,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势,引领公众特别是孩子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2020庚子大疫,必定写在教科书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也必将载入史册。要讲好信念的故事、勇敢的故事、信任的故事、科学的故事,讲好同情与坚韧、互助与自律、卫生和节俭、行为和习惯的故事,讲好小爱和大爱、小家和大家、责任和担当、平凡和伟大的故事。

早在2013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时就强调“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中国人民伟大事业代代相传,是灾难练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士不可不弘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几句话,是这个民族精神历程的鲜明写照。

从远处看,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屈辱和苦难中的中国人发奋而起。1866年开办马尾船政学堂,于1907年停办,一共有628名毕业生。其中就有一代宗师严复,民族英雄邓世昌、刘步蟾,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天佑等;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八年抗战,我党我军军师两级干部多数才都是30岁出头;西南联大师生秉承“刚毅坚卓”校训,在血与火的艰苦岁月,培养了3882名学生,其中包括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5位院士、上百位人文大师。

从近处看,此刻奋战在抗疫主战场的广大医护人员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他们有的上小学、上中学。现如今,他们是抗疫中坚!

就在我落笔的时候,看到光明网的一篇通讯。一位叫甘如意的女孩,是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的化验员。武汉封城后,只身一人,骑自行车4天3夜从300多公里以外的老家湖北公安县,返回工作岗位投入战斗。她95年出生,算下来,2003年她刚8岁。

这不正是苦难对一个民族馈赠吗? 

(人民战“疫”文艺作品征集·投稿邮箱:renminwenyu@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