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创“潮变”:创新力量让千年文化“能玩会唱”
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黄欣欣)近日,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创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民族融合麻将、夔龙纹镜、鹰虎搏击图木梳来自民族文化宫及6所民族类高校的团队展示文创作品,解码民族文化潮变巧思。...
旅游合作加速“双向奔赴”
近日,首趟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开行,标志着中国与中亚旅游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当前,全球旅游业仍面临保护主义、地缘冲突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中国与中亚的旅游合作却在加速双向奔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
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新”在哪?
长城、九寨沟提到文化和自然遗产,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个?大家好,这里是晶采观察,我是央广网记者王晶。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背后蕴含的诸多文化元素,大家并不陌生 从博物馆里的文物瑰宝,到广袤大地上的文...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非遗如何成为各地文旅新名片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喜爱,去泉州簪一个头花,到大理试一下扎染,去敦煌学学壁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为...
毕业作品展何以“破圈”
毕业作品展何以破圈(艺坛走笔) 正值毕业季,各大美术院校的毕业作品展相继拉开帷幕。从中央美术学院的逐光而行到中国美术学院的七十二变,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科融合到四川美术学院的开放的六月,一场场充满青春气息的艺术展览,不...
探访“星空下的村落”:穿越数千年的“文明折叠”
中新网郑州6月15日电 题:探访星空下的村落:穿越数千年的文明折叠 作者 阚力 经晓佳 张楠 王佳宁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河南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试运行的同时再传捷报,国家文物局公布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