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人工智能格局重塑,站上风口的青岛有机会实现跃升!

人工智能(AI),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各个城市争相布局,抢抓风口。

日前,36氪研究院发布我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排名,其中综合排名位列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92.93)、上海(87.01)、深圳(86.52)、杭州(81.23)和南京(79.55)。

从梯队分布来看,排名TOP10城市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主要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广州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排名TOP20内的济南、西安、重庆、青岛等城市位于第二梯队。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也是新一轮科技竞赛的制高点。百花齐放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落地结果。尤其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大显身手,在城市级应用中崭露头角。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还是真金白银的市场前景,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入局,呈现出“千帆竞渡AI蓝海”的壮观景象。由于不同的城市起点不一,前行速度有快有慢,实力有强有弱,形成了现有的城市梯队。

人工智能提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真正崛起不过短短数年,技术发展、市场应用皆处于初级阶段,初步完成的也只是产业框架。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步入2.0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和规模成将几何级暴增,与行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或将给各个城市晋级提供新的窗口机遇。

已经入围的城市都在积极行动着。究竟谁能率先打破人工智能发展的既有圈层,实现跃升逆袭?我们拭目以待。

人工智能格局重塑,站上风口的青岛有机会实现跃升!

图为2020年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排名

1

一骑绝尘的北京

根据36氪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报告,从城市发展环境、资金支持力度、研发能力、基础支持情况和发展成效5个角度综合分析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北京和上海之间展开头部之争。最终,北京以绝对优势胜出,上海位列全国人工智能发展城市第二位。

第一为什么是北京?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具备经济基础、科创能力、产业技术、产业协同、营商环境、人才储备等综合资源要素。综合来看,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中枢,北京拥有明显优势,是国内人工智能发展最为领先的城市。

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城市。更何况在北京,有大批头部企业在带动人工智能产业。百度、寒武纪、地平线、第四范式、旷视、商汤、字节跳动……这些扎根北京的科技企业,都是当下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领军者。

经过数年深耕,百度AI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在国内外屡创佳绩。截至2020年5月28日,百度全球AI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万件,其中中国专利7000多件,位列中国第一。百度正在依托这些专利的AI技术基础设施,推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

7月20日正式登陆科创板的寒武纪,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上市首日股价飙涨230%,市值一度破千亿元。

2016年成立的寒武纪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所以整个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背靠中科院。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北京的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多,人工智能产业强,皆因这里的人才和研发优势强大。

根据《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北京拥有全国 26%的人工智能企业和超过2.5万件的人工智能专利,同时聚集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等人工智能研究单位。

北京不仅有人才优势和产业集群,在政策上也有速度和力度。早在2017年9月,北京市就发布了首个人工智能政策,扶持海淀区尤其是中关村的AI产业发展。随后又获批设立了第一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政策上的引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和资本在北京聚集,形成愈发良好的产业生态圈,进一步赋能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

人工智能格局重塑,站上风口的青岛有机会实现跃升!

2

合肥赢在创投思维

从排名看,人工智能发展指数的第一梯队几乎被GDP前十名的城市包揽,合肥则是一个例外:以73.28分跻身第一梯队,位列第8,超过了成都和天津。要知道,合肥的经济体量和实力并不占优。

因此,合肥在人工智能产业上的突围,对第二梯队的城市具有更强的借鉴意义。

身为安徽省省会,合肥的存在感并不是特别强,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的存在,使得这座城市在中国“创新版图”中始终占据重要一极。

其中,脱胎于中科大、在合肥本土孵化的科大讯飞,在历经20多年发展后,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公司。

不得不说,科大讯飞的存在,又一次诠释了一家头部企业对一个产业的带动作用。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提出:“人工智能因为应用领域太广泛,不可能一家公司来做,必须要做生态。”仅2019年,围绕科大讯飞的核心技术在“中国声谷”实现入园企业超800家,全年营收突破800亿;在此基础之上,目前有实名认证的130多万的开发团队使用讯飞的核心技术,每天使用已经突破50亿人次,带动4000亿元左右总产值。

随着科大讯飞构建的人工智能生态圈逐渐壮大,合肥逐渐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一线高地。

合肥还拉来了寒武纪。今年3月,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合肥市签署合作协议,中科寒武纪科技将在合肥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早在2016年,科大讯飞就在天使轮投资了寒武纪团队。选择合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寒武纪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与合肥渊源颇深,两人均曾就读于中科大少年班。

这也可以解读为,一座城市拥有一所科技实力雄厚的高校,从而构建起强大人才团队和及朋友圈,对城市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除了科研院所优势,能够孵化出科大讯飞,投资并吸引寒武纪落户的合肥还有什么王牌?或许了解京东方故事的人心中会有答案。彼时,一面是深圳、成都等众多实力雄厚的招引对手,另一面当时京东方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项目,合肥却选择下血本押注京东方——项目总价175亿,合肥市政府许诺出资60亿,剩余的按年度分期发放。为了京东方这个项目,合肥甚至暂停了地铁建设。

正是这种创投思维和魄力,让合肥成功汇聚龙头企业,在新兴产业布局和发展上能够快人一步。

人工智能格局重塑,站上风口的青岛有机会实现跃升!

3

第二梯队有翻盘机会

人工智能产业的真正兴起不过几年光景,在业内看来,人工智能即将步入2.0时代,未来10年将迎来爆发期。换言之,第二梯队的城市还有翻盘的机会。

目前,第二梯队内部分数咬得很紧,城市之间仅零点几的差距;第二梯队城市普遍与第一梯队后半截城市的分数差距不大。

作为西部城市,西安在人工智能上的起步较晚,却仍然拿到第12的位次。今年4月,西安举行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建设大会,并在会上提出 2022年将初步建成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西安的底气来自较强的科研优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增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青岛,当前排在第14位,也位于第二梯队前半截。虽然早些年已有海尔、海信等本土企业涉足人工智能,但青岛真正举全市之力杀入人工智能这条赛道,是在2019年。

去年,青岛全力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规划了“7+N”重点领域攻坚战,并成为继上海浦东之后,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青岛发起这一攻势,以及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说明青岛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有优势、有底气。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真正的价值不在其本身,而在其与各行业的结合、赋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青岛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有着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是天然的“试验场”。青岛正努力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集中、最齐全的城市,打造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大项目加快在青岛集聚。海尔、海信、东软载波、歌尔声学、双星集团、澳柯玛股份等企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商汤科技、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加快来青聚集合作发展,全市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已达近百家。

人工智能格局重塑,站上风口的青岛有机会实现跃升!

2019年11月底,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在青岛落地,协助青岛市先后引进达闼机器人、云天励飞等一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这些落户的人工智能企业在青岛深入挖掘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放大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的“赋能”效应。

不仅仅是产业扩容。科大讯飞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科大讯飞产业加速中心、青岛芯谷高通中国歌尔联合创新中心、歌尔国家级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云知声·华通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实验室等一批科创技术中心随之落地青岛,华为(青岛)智谷、腾讯5G智慧影视云启基地、百度智创基地、歌尔长光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孵化园区开建,极大地增强了青岛市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研发实力。

青岛还在搭建更高更大的平台,整合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刚刚启用的青岛工业互联网会展中心暨人工智能国际客厅作为全国规模最大、模式最创新、技术最前沿、集聚程度最高的产业综合展示中心,让到访的人工智能企业在青岛就能对接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各类要素。

叠加的国家战略定位,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头部企业的聚集和带动,日益提升的技术和研发实力,教育培训资源的倾斜……在青岛,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因素正加速耦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圈渐成规模。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青岛用1年的时间全面起势,未来10年,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