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走进东方影都的群演世界 青岛人体验生活的新奇选择

来源:信网   时间:2021-12-07

信网12月6日讯 (记者 王田)近年来,有着“电影之都”美誉的青岛,影视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不仅吸引了众多剧组来青拍摄,也成为很多拥有演员梦的人追梦的一方热土。在这其中,或许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也无法成为专业演员,但是以群众演员的身份深入青岛的诸多片场拍摄,成为了许多人近中年的青岛人体验生活、丰富阅历的新奇选择。

在东方影都摄影棚、在老城区“出外景”,倾听群演们的见闻与故事、感受他们的兴奋或心酸。非专业演员,也要做最专业群演,当他们向剧组介绍自己的家乡,当他们看到家门口的风光进入镜头,更当他们自己作为群众演员,认真用心地表演出现在影视剧屏幕中,群众演员的魅力让他们热爱、自豪。

“当群演快3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接受采访。”36岁的杨峥幽默地说道。坐在市北区四方街道综合执法中队办公室里工作时,他表情认真严肃,而每到周末,手机群里一来通告,他就立刻换了个身份:一位参演过近30部影视剧的业余群众演员。有时是与主演擦肩而过的路人甲,有时是有几句台词的“群特”,警察、医生、老师……杨峥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上,体会着不同的人生。“从2018年年底到2019年年中,半年时间里参与拍摄了20多部作品。”杨峥告诉记者,那时候他没有正式工作,只要看到群演招募,就会报名,由此接触了不少来青拍摄的剧组,参与了许多在青拍摄的热播影视作品,如《燃烧》《巡回检查组》《宠爱》《刺杀小说家》等。他见识了东方影都专业影棚的高大上,见到了很多有名的导演、演员,体验了群演们的故事与感受,对群演这一行当也从好奇尝试,到了解和热爱。

还记得拍《刺杀小说家》时,杨峥是跟组拍摄,在东方影都影棚中拍了3天。“大场面大制作,要求自然非常严格,前期群演筛选时,8个人一组往前走,不合适的会被刷下来,被导演留下的人会跟随大巴车统一前往东方影都。”杨峥说,有一场戏是在大剧院听演讲,仅群演就有500多人,每个人的服饰、妆面都要一一确认,不能穿帮。“现在青岛的影视产业在全国很有影响力,明显感到剧组来得多了,经常有不同的剧组同一时间招募群演,我都选不过来了,只能根据离家远近、时间等挑着演。”杨峥笑称。很多青岛当地的群演选择这份工作,是出于对拍戏这种特殊经历的追求和对演艺的热爱,并不是希冀收入有多高。撇开收入不谈,若不是极大的热情支撑,群演工作条件的艰苦、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非常人能忍受。

“即使只是一个不知名的群演,也要敬业。”杨峥说,这是他参演时遇到的许多“资深”群演们,休息时聚在一起常说的话。不管是一遍遍淋雨的戏,还是在户外站着、蹲着、避着雨三两口解决的午餐,亦或是提前七八个小时到场,等到真正拍摄时已是深夜的最后一个镜头……“既然去做,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任何糟糕的情况。” 有一次是在跨年夜拍摄,按照通告时间,杨峥下午5点就到了,兴致勃勃地准备拍夜景戏,然而他被告知,他的那一场次被安排在最后拍摄。“想想别人都在家享受美味佳肴、阖家团圆,我却缩缩在路边等了一晚上,心里真有点酸涩。”终于,直到深夜十二点,黄县路微黄的灯光下,他和“家人”徐徐从主演旁边走过的镜头拍完,一声“收工”,给他那一年的群演历程画上了句号。

“一部不管投入多大的影视剧,只有主演、名角肯定是不行的,群演也是很重要一部分。”在杨峥看来,即使群演们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任何知名度,但都为了一部戏付出过,哪怕最后自己的镜头可能被剪了,但他每一次拍完后,还会及时关注着这些影视剧上映和播出的时间,“有些播出已经是两三年后了,有些之前拍的戏甚至到现在还没播,有些剧名已经改了,还有些认认真真看了好几遍也没找到自己当时拍的那场戏,或者没有自己的镜头。”这些关注、等待,或者遗憾、无奈,也是群演们镜头以外真实的一部分。西海岸新区海面上的珊瑚贝桥上朝北而立,左手边海滨大道北侧“东方影都”四个大字屹立山间,右手边则是星光岛上剧院与高端酒店群交相辉映。一流的影视硬件设施、一体化的影视服务体系以及与国际接轨的优惠影视政策,青岛东方影都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电影强国的重要使命,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三年多的时间里,这里每天开工的摄影棚忙碌有序,不仅见证了新一代中国电影人的创造与革新,推动了中国电影从传统到工业化的跨越,也实现着很多普通人的群演梦想。对生活在这里的群演们来说,这些戏份最终上演的地方,不是在屏幕上,而是在生活里。

2018年4月28日,青岛东方影都在西海岸新区建成运营。家乡在东北的周艳艳,跟着儿子来到青岛后,2018年进入东方影都做保洁工作。“东方影都还没建成我就来了,可以说是看着它成长起来的。”今年56岁的周艳艳现在把家也安在了东方影都附近。因为一次毕生难忘的群演经历,让她对东方影都有了更深的眷恋。

周艳艳负责着5个摄影棚的保洁工作。电影《封神》剧组的入驻,让她格外印象深刻。“从开拍到杀青,整个剧组的化妆间和服装间都由我负责打扫。”周艳艳表示,休息之余,她最喜欢看剧组人员忙前忙后的拍摄,这让她萌生了做群演的想法。

2019年上半年,《封神》的第三部开始招群众演员,她听说这是剧组的最后一部戏了,再不去拍就没有机会了,她想,“圆自己一个念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报名试试吧!”到了拍戏那天,周艳艳干完了白天的保洁工作,下午5点下班后赶往拍摄地点,在一众群演里,导演挑中了她来做“群特”,给她化妆、做头发、换服装,“给我扎了好多小辫子,再喷上发胶,光弄头发就花了一个多小时!”

“穿的衣服、鞋子真实,住的木草房子真实,周围的一切布景都有年代感,恍如穿越了。”周艳艳说自己真是开了眼界,“导演给我们耐心讲戏,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是因为群演人数多,一点瑕疵容不得,一遍遍拍摄了很长时间。”周艳艳回忆,拍摄的时候,现场烟雾朦胧,人喊马嘶,场面既大又嘈杂,真把她“吓坏了”,有的群演在跑的过程中手机掉出来,被马蹄踩扁了;有的群演不小心碰撞磕到了嘴巴,“我这才知道原来电影中的大场面是这样拍出来的。”周艳艳很激动,拍摄的当晚一整夜没有休息,自己的戏拍完了,就满怀好奇地看着剧组里的其他人拍戏,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才揣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中和家人分享。周艳艳觉得,既然电影里有他们出的一份力,那么他们就是电影的一分子。

现在,周艳艳已经陆续在工作之余参加了五六次群演拍摄,“有的在东方影都影棚内,也去过星光岛、红树林,演过普通观众、农村妇女。”每一次群演工作,都让她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周艳艳满足地说道,“当我化好妆穿上剧组的服装,莫名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整个人的心态都和平常不一样了。”

周艳艳称,她在群演中体会到了从前没有感受过的生活,而能在家门口实现演员梦,她感觉更是很神奇和自豪,“我把在‘家门口’当群演的经历发到朋友圈,老家的亲戚朋友们都很羡慕。”从外乡来到青岛,周艳艳因为这些经历,对青岛和东方影都的感情更深了。

今年26岁的谭心心近期刚刚带领着几个外籍演员来到青岛东方影都进行电影拍摄。在演艺行业工作了6年的她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还做过副导演,一年有10个月的时间跟着剧组各地“飞”。在她的眼中,青岛的影视发展和这里的群演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相比于横店、象山等拍摄地,青岛的发展是最出乎我意料的。”谭心心感慨地说道。2017年中旬,谭心心第一次以演员的身份来到西海岸新区拍电影,那时的东方影都还没有正式开放。但前不久,谭心心再次来到青岛西海岸,她在朋友圈发文称“故地重游,翻天覆地”。“变化真的很大,我看到‘东方影都’四个大字的那一瞬间,真的有种来到了好莱坞的感觉。”

谭心心表示,青岛东方影都已形成了自身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管理,具有其他拍摄基地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不同于横店倾向于古装戏和民国戏的拍摄,而更与国际和现代影视需要接轨,不管是中世纪风格的欧洲化布景,还是科幻风格的布景,都可以在棚内搭建。她感觉,青岛东方影都正在为全国影视行业所熟知,未来发展可期前途光明。

谭心心说,演员不是只要外表光鲜亮丽就行,群众演员也是如此,幕后的付出同样令人钦佩。“群演是剧组里最基层的岗位,在拍戏中也是最辛苦的。”谭心心感叹道,多数时候剧组会配合主演的时间协调场地、拍摄等事宜,群演的戏份会被排在后面拍,甚至有时候到了晚上,导演会临时决今天群演的戏份不拍了,群演们就会白白等待了一天。

中国群演的众生相,在她的印象里,有三大关键词——能吃苦、敬业和发自真心的热爱。“导演需要一个高兴或悲伤的表情,现场的所有群演都会很努力地表现自己,哪怕只有一秒的镜头,他也会想在这一秒钟里展现出最好的状态。”这经常让谭心心想起自己大学时刚踏进演艺圈,刚进组也是接一些跑龙套的小配角,在群星云集的影片中扮演着一个个无关紧要的“背景板”。

而群演也都有“老中青”阶层,可以通过不同的门路来寻找,本地的群演兼职群、接地气的口口相传,亦或专业协拍公司的老熟人。“可能更多有理想的人都到北京、上海、横店去了,在本地当群演,开心就好。”她非常支持和赞同想来体验演员生活的人们进组拍戏,“只要你进了这个门槛,就会一直有戏拍,而且群演也可以参与到一些大制作电影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但同时,如果沉溺于自己会靠着演戏一飞冲天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一个把当群演当成自己事业的人来说,要耐得住寂寞、熬得住等待是很困难的,还是要认清现实,踏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