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青岛  文创  建筑  文化产业  2022  /峰会/  /佟涛/  半岛诗坛

青岛暑期档票房强势增长 “青岛标识”接连输出院线爆款

原标题:青岛暑期档:科幻“登月”动画“劈山”

2022年暑期档以91.34亿元票房、比去年同期增长27.7%的亮眼数据落幕,为这个充满惊喜的夏天画上了句号。

对于青岛影迷、院线和电影从业者来说,这个暑期档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个数据上充满亮点的档期,更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从这个暑期档开始,青岛的电影产量正在形成较为稳定的持续输出。“登月”的《独行月球》一骑绝尘,“劈山”的《新神榜:杨戬》也让影迷印象深刻;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档期,“青岛出品”的《世间有她》已经在淘票票、猫眼平台赢得了60万观众“想看”;再之后的国庆档,“青岛拍摄”的《万里归途》将作为首部撤侨题材大片与观众见面;年底的春节档,“青岛拍摄”《流浪地球2》已经预定了年度电影话题度冠军的位置。

从电影工业化的角度来说,《独行月球》的成功更具指标性意义,由影视基地、高科技影棚、特效道具公司、后期特效团队加上头部主创阵容、专业级优质服务组成的产业链条,铸就了电影产业界的“青岛标识”。电影产业工业化的进程、电影类型片的创新动向、电影政策的扶持方向,与青岛的关联越加深切。不满足于只在电影里出现青岛景观、青岛籍演员,青岛更要向影视产业提供主演、主创、主场景、重点IP、主要技术力量。

国产电影拥有亿级单位的影迷,这一点决定了国产电影一方面可以在冷门文艺片领域“沉得下去”,得到足够数量的影迷支持,乡村题材电影《隐入尘烟》上映近两个月后突然爆红就是绝佳的例证;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大制作领域“大得起来”,类似史诗片、科幻片、奇幻片等重量级项目,给电影科技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这个暑期档来看,国产电影展现了哪些发展趋势,青岛在产业发展进程里应该如何作为,记者采访了著名电影学者、《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0)》作者牛兴侦教授,为关注电影产业的读者做深度解读。

冷热不均,科幻片需要破圈

科幻片无疑是今年暑期档最重要的类型,从拿下28.96亿票房的喜剧科幻《独行月球》,到并未获得预期成绩的亲子科幻《外太空的莫扎特》,再到凭借古天乐的倾情推介引发影迷关注的机甲科幻《明日战记》,科幻片凭借高投资、大阵仗、高话题度、高科技含量赢得影迷关注。尽管《外太空的莫扎特》比《独行月球》的特效技术更加先锐(《外太空的莫扎特》是国内首次实现实时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的电影,导演可以直接在监视器上看到虚拟角色和演员的互动表演),而《明日战记》的机甲更是在2015年就让郭帆导演过目难忘,然而最终观众的接受度不以特效水准来衡量。

牛兴侦认为,“我们现在的类型片不像过去那么纯粹,像《独行月球》就有科幻加喜剧多个标签,好莱坞今年上映的《侏罗纪世界3》也是一个科幻片,而且是科幻加动作加探险,它的标签更多一点。日本的科幻动画电影除了科幻、动画两个标签,最大的特点是动作。今年暑期档的科幻片在组合各个标签时有一些差异,《独行月球》之所以票房不错,第一是科幻吸引了部分观众,第二是因为喜剧的标签(沈腾、马丽组合)吸引了部分对开心麻花电影感兴趣的影迷,喜剧把另一个圈层的影迷带了过来。作为一部软科幻电影,《独行月球》在传播上形成了‘破圈’,从小众的科幻影迷拓展到大范围的观影人群,在小范围里得到高度认可(在国产片里首次邀请科学顾问加盟),再影响到大范围的观众,才有了《独行月球》的票房成绩。”

古天乐担任总监制兼主演的《明日战记》获得了郭帆的义气相挺,郭帆在推介视频里谈到,2015年在为《流浪地球》寻找道具时,就在希娜魔夫公司见到了《明日战记》的机甲。换言之,《明日战记》是一部至少打磨了九年的机甲类科幻片,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独行月球》2020年12月开机,2022年7月上映,《流浪地球2》去年10月开机、2023年春节档上映,国产科幻大片的拍摄制作周期缩短至20个月甚至15个月,相应运用的科技影棚、虚拍技术、后期特效的集成更加充分,衔接更加紧密,这也让观众看到科幻片更有新鲜热辣的“即时感”。科幻片的工业化属性,使得产业各个环节在青岛集成,顶尖团队为科幻片强力赋能,行业发展持续加速。

科幻冒险片《流浪地球》、科幻喜剧《独行月球》之后,下一个爆红的科幻片会不会是机甲类科幻片?牛兴侦介绍,机甲类科幻是日本动画的重要元素和符号。“好莱坞与日本电影在机器人题材电影领域发展方向不同,美国传统的科幻片更倾向于人工智能、有生命的机器人,比如《变形金刚》系列充分体现了好莱坞式的机器人文化,人工智能背后带着智慧和生命。日本也有类似的机甲IP比如‘阿童木’,但是后来发展出了由人乘坐、操纵的大型机器人,代表作有《机动战士高达》《EVA》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现在,成为日本科幻作品里非常重要的内容。机甲科幻在国内需要一波特定观众来支持,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有一些屏障。”

另一方面,国内科幻电影从《流浪地球》诞生后就有着发展科幻、发展后期制作、发展影视工业化的基因,可以对标好莱坞科幻产业的发展。“电影是典型的投入越大、产出越大的行业。以《阿凡达》为代表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属于典型的大投资、大制作;迪士尼等好莱坞巨头的业务非常广泛,电影门类非常完整。中国作为东方好莱坞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经过了一个市场培育期,我们自身的影视投资规模和工业化技术很快追上来,才有了一批优秀的科幻电影。”作为国家电影产业课题的研究者,牛兴侦打了个比方,“电影产业像一座‘冰山’,‘冰山’只露出了十分之一,现在看上去塔尖还是好莱坞大公司,但是我们国产电影工业在冰面下有非常大的基础和基数。国产电影新世纪以来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从人才储备到技术支撑,方方面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在东方影都拍摄完成的《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封神》和《流浪地球》系列里,集结了墨境天合、希娜魔夫、末那等一大批优秀公司,这种产业平台集成也是科幻片、奇幻片不断产生爆款的工业基础。

动画片的底层逻辑

青岛影视公司联合出品的《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今年暑期档拿下3773万元票房,虽然称不上爆款,仍然为“山海经”IP动画开发打造了一部较为成功的首作。暑期档动画片的冠军由追光动画出品的《新神榜:杨戬》揽获,追光动画也是国内唯一一个能够每年打造一部原创动画长片的团队,而大部分动画片往往由导演工作室领衔,制作各环节外包给各个公司,导致开发工期延长,很难抓到转瞬即逝的市场热点。追光动画联合创始人、青岛籍电影人于洲表示:“动画行业整体来说还是发展比较快,但距离工业化,我们还有一段路需要努力走。”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下一部十亿票房级别的动画片爆款一直未能出现。8月份,《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新作《深海》发布预告片,预计年内与观众见面。相较于皮克斯这样的动画巨头来说,国产动画行业仍然处在出品质量不稳、剧本质量不高的状态;皮克斯成立26年来平均每部电影票房7亿美元左右,而国产动画迄今只有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达到了这个票房量级。牛兴侦深入研究动漫产业多年,在他看来,国产动画的剧情是一个老问题,而动画产业的诸多问题,应该从根源去探寻,“国产动画专业的从业者以美术专业为主,在他们的学习阶段关注到了画面设计和动画技术问题,关注到了表现力,但是编剧问题一直没解决,而导演往往是半路出家,本身就不专业。”

束缚国产动画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表演,从早期的动画片《葫芦娃》《黑猫警长》到后来的动画电影,角色往往面无表情,只能靠大幅度的动作来弥补表情的缺失,“动画跟电影不一样。电影演员可以根据导演的意图,一条条表演,一次次打磨,贴近导演的要求,在动画片里这些需要动画师去实现。国产动画虽然有角色、有剧情、有动作,但是没表演,往往场景很美、角色很美、动作技术很棒,但是角色怎么表演、肢体如何协调运动,仍然处在入门水平。”牛兴侦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让电影学院动画系大三大四的学生到动画产业基地去实习实训,加强动画教育和电影行业的对接。“实际上,动画电影的后期制作跟科幻电影的特效是一个逻辑。”随着动作捕捉、后期特效领域的持续发展,国产科幻与动画将形成技术互通互动的局面。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米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