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建筑  /峰会/  文化产业  2022  2023  /佟涛/

书店转身,拓展阅读边界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世上最好的事莫过于读书。传统意义的新华书店在数字化浪潮面前,正在变身无所不能的文化“六边形战士”,成为城市时髦且温暖的文化地标。

  文化可期,书店可爱。在许多读者的印象中,新华书店如同从前的国营商店,所售书籍大而全,但环境却不免朴素与保守。对于年轻人而言,则少了些文艺化的氛围感。不过,当下青岛的新华书店正在展示“看我72变”的转型。

  书店即风景,变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内涵和附加值。传统的书店,正在成为阅读空间、文化讲堂、休闲场所、青年夜校、社交平台和学习课堂等文化综合体。这座新的“文化灯塔”可谓与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不谋而合。

  书店的文化虹吸效应

  传统书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时间沉淀的温度感。青岛新华书店在变身的过程中,一方面迭代阅读模式、创新阅读活动,借助各种新媒体社交平台,让书店的流量变为留量,用专业性和历史感,打造新价值,成为大众向往的文化新地标和文旅打卡地。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这本名为《岛上书店》的小说以书店为题材,征服了全世界的书店。“《岛上书店》提醒了我们,为什么阅读,为什么去爱。”也许正是发生在书店里的故事,让爱书、爱阅读的人们更容易对书店产生迷恋。近年来,青岛新华书店筹划并启动了青年夜校项目,通过营造欢快、轻松、向上的学习氛围,以“交朋友”为初心,在青岛书城、传媒书城相继推出夜校活动。

  “目前,除青岛书城与传媒书城外,市北区、李沧区、黄岛区、城阳区新华书店同步开展青年夜校活动,共同推进此项工作。青年夜校项目还得到各级团委和相关街道的大力支持,多方共同协调提供场地,课程开设到单位和居民家门口,获得政府、书店和市民好评。”青岛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琪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新华书店青年夜校目前已有50多个授课点,开设百余门课程,涵盖自我提升、体育舞蹈、心理疗愈、手工技能、乐器体验、艺术文化等多元种类,满足不同群体的业余文化需求、解锁生活N+1种可能。2024年全年累计开设课程近2000节,吸引了1.2万多人次参与,累计曝光量达到15万+,全力为岛城青年提供有趣有益、向上赋能的新奇活动。

  针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 青岛新华书店自2024年春节开始打造“文化市集”系列活动,以书为媒,推出“书店+市集”的新模式,文化市集融合多业态,凸显阅读打卡与体验互动,围绕春节、世界读书日、国庆等时间节点开展市集活动,范围覆盖全市各个门店、区域中小学、部队社区等等。

  2024年末,迎新年文化市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系列图书,创新打造“绘本大系游园会”,在游园会会场设置“游园市集”,引进“独立主理人”“精品手做”等新兴业态,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2025年初,青岛书城原惠民书展区域改造为“锤子市集”,引进“中古玩具”“复古潮玩”等适合青年人消费习惯的业态、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小红书上更有年轻人打卡此地的热点话题。

  “读者成为图书采购的‘推荐官’,让阅读真正贴近市民生活,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把选书自主权交给读者,选书范围涵盖文艺小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类普及读物,但也有一定限制,例如图书馆已有馆藏且复本量≥4册的图书、外文原版书籍、少儿书籍、绘本、大本艺术类图书、期刊、各学科教材教辅等不参与荐购。借期为30天,到期还可续借30天,归还书籍可选择青岛市图书馆或新华书店书城。”近日,青岛市图书馆联合青岛市新华书店举办了“您选书,我买单”文化惠民活动。据青岛市图书馆馆长徐月霞介绍,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市民阅读热情,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为读者们提供更便捷的借阅渠道。

  不像书店的书店

  诚如毛姆的名言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人们依然渴望阅读,尤其渴望在线下空间中的相聚与交流,而书店正是这种令心灵飞翔的承载空间之一。

  栈桥书店位于栈桥景区核心区域,在焕新过程中以“颜值与内涵并重”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与城市共生”的文化公共空间,成为市民和游客的阅读港湾与精神栖息地。去年,栈桥书店完成空间迭代升级,新增紫色绢花门头、青岛特色街头啤酒机、自有IP玩偶“欧仔”等装置艺术,吸引大量游客拍照打卡,努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书店二层的临海落地窗咖啡区,凭借通透的观海视野成为网红休闲地,将自然风光与阅读场景无缝衔接。

  栈桥书店内设的“青岛印象国风艺术馆”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优秀研学课程,成为研学基地。基地通过2000块拓印板展示非遗文化,涵盖党史、名著、植物等主题,并开放互动体验区,提供拓印工具,让读者亲手体验非遗技艺,增强文化传播的沉浸感。

  “这里有很多书,还有文创、绿植、餐饮,仿佛一座阅读的世外桃源。”日前,位于李沧区书院路的李村新华书店焕新颜后成为文艺青年的梦中书店,为青岛这处传统的商贸区注入了崭新的活力。李村新华书店营业面积3层,1500平方米空间内陈列图书3.3万多种,是一家服务周边市民文化生活30多年,陪伴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的“老朋友”。升级后的李村新华书店成为李沧区全民阅读创想空间,全民阅读创想空间是李沧区深化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李沧区新华书店创新助力全民阅读的重要行动。该阅读空间以书籍与文创为基础,结合“巜”(kuài)品牌茶饮和青年夜校的创新实践,整合“图书阅览+数字体验”功能,设置非遗文化互动、社会实践讲堂、读者见面会、文化服务进社区、图书借阅等特色板块,通过多元文化体验与服务模式创新,为广大市民打造一个集阅读、学习、休闲、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真正实现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构建起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当下,文创正在成为各个文化场馆吸引年轻人“到此一游”的重要吸引力。栈桥书店和李村新华书店的亮点之一,便是活色生香的文创产品。在文创产品研发和产品业态转型升级方面,青岛新华书店推出饮品品牌——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自然的饮品。品牌设计灵感源于书名号“《》”,《说文解字》中提到“水流浍浍也;方百里为巜,广二寻,深二仞(为宽、深都在3~4米河流里的水流)”。目前该品牌已开发调味茶、代泡茶等近20款产品。今年初,自有IP品牌“青岛新华书店BOOK家族”推出,四位性格迥异的书之精灵诞生于新华书店书香氤氲的殿堂,在此灵动绽放。春节期间,“蛇年大吉”新春礼盒,礼盒内包含的“巜”品牌茶饮、“BOOK”家族徽章及冰箱贴、蛇年限定红包、蛇年限定读书卡等产品成为很多青岛家庭年味“硬通货”。

  点亮企业园区的“文化灯塔”

  书香致远,更多美好。在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国际创新园,一座知识与文化的殿堂——崂山区图书馆创新园分馆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既是一座图书馆,也是一家书店,这个图书馆由崂山区新华书店托管运营,不仅服务于企业园区,还辐射周边社区和高校,为这片区域带来了诸多便利,成为企业园区城市书房的典范。

  “在筹备阶段,书店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园区、周边社区居民以及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优化运营方案。根据园区地理位置和周边人群特点,精心配置14000余册藏书,涵盖各类专业书籍、热门读物等,满足了不同群体多样化阅读需求,也成为青岛市内首家托管图书馆的新华书店。”崂山区新华书店执行董事、总经理李仁诚介绍,创新园分馆的设立为周边带来了显著便利。对于园区内的企业员工来说,工作之余能在分馆借阅专业书籍,提升自身技能,或是在休闲时光沉浸于文学作品,放松身心。周边高校的学生可以在自习区安静学习,享受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自己的课余学习生活。二楼的亲子阅读区则为周边社区和企业园区的家庭提供了亲子互动的好去处,增进亲子关系。周边社区的居民也能在此借阅各类书籍,充实日常生活。

  “自2024年10月26日试运营至今,已举办近20场活动,借出图书1.8万册,归还图书1.6万册,接待访客3.1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周边居民、高校师生以及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增强了图书馆的文化吸引力。”李仁诚介绍,创新园分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设在工作园区的书店和图书馆,呈现的不仅是一个阅读空间,更是一个层次丰富、集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特色文创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这里的大多数读者是园区的员工,这里也成为他们近在咫尺的文化加油站和休闲社交区。

  这是一家有温度的书店,是身边的诗和远方,更是一张气象万千的文化名片。迷人的书香令人沉静,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图书馆以“迷宫、乐园、港湾、彼岸”的多维度空间,成为一个区域的文化灵魂。创新园分馆作为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活动促进了居民、高校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高校的文化活力。从行业角度看,崂山区新华书店的成功运营为其他新华书店和文化企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范例,推动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这里让身心自由、舒服,下班都不愿意回家,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新华书店和图书馆的认知。”目前,一些在青岛国际创新园工作的年轻人,把这里当作了“我的书房”。这个集书店与图书馆于一身的“阅读天堂”,令这个复合型的公共文化空间,沉浸式嵌入国际创新园,让这片科技感浓郁的创新创业高地,成为心灵的栖息地、知识的补给站和打卡的网红点。崂山区图书馆创新园分馆,就像一座点亮的文化灯塔,照亮了企业员工及周边居民和高校师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也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