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音乐剧《赵氏孤儿》将在青岛大剧院上演
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的哲学终极之问,与2600年前的春秋传奇激烈碰撞,被誉为“中国原创音乐剧天花板”的爆款演出即将在青岛掀起艺术风暴。7月11日、12日,由郑棋元、明道、赵凡嘉、薛佳凝等实力演员领衔主演的音乐剧《赵氏孤儿》将在青岛大剧院上演。
现代视角重构古典名剧
自2021年震撼首演以来,音乐剧《赵氏孤儿》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核与精湛的舞台艺术,开启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巡演征程。足迹遍布超23座城市,累计上演逾100场,吸引近15万名观众走进剧场,亲身感受这部被誉为“中国原创音乐剧天花板”的磅礴之作。它不仅斩获豆瓣8.6的高分,更在多座城市创下剧院年度票房冠军的佳绩,被观众奉为“有生之年必看的演出”,其艺术魅力与市场号召力交相辉映。
该剧根植于元代纪君祥的经典原著《赵氏孤儿》,并创造性地汲取了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詹姆斯·芬顿同名话剧的现代改编精髓。导演徐俊以敏锐的当代伦理视角,对这部古老的忠义传奇进行了深度解构与重塑。他摒弃了简单的善恶二分法,将聚光灯投向人物幽微复杂的内心世界,探究其行为背后的人性逻辑与命运抉择。程婴这位被时代洪流裹挟的草泽医生,其形象在剧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刻画。他承受着“舍子救孤”这一极端伦理困境带来的无尽煎熬,十六载忍辱负重,在“义”的崇高与身为人父的锥心之痛、面对唾骂时的脆弱恐惧间剧烈撕扯。这份牺牲的光芒,因其承载的巨大痛苦与漫长坚守,而显得愈发悲壮与永恒。
权臣屠岸贾则彻底跳脱了传统戏曲中脸谱化的奸佞符号,剧作赋予他更立体的权谋智慧与幽暗复杂的心灵图景,展现其权倾朝野之下的孤独、执念乃至扭曲的“父性”,使其成为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性存在。而处于风暴中心的赵氏孤儿——程勃,其成长轨迹更是全剧情感张力的核心。他在屠岸贾“养育之恩”的温情假象与揭露身世后的血海深仇之间痛苦撕裂,在亲情幻灭与正义觉醒的激烈碰撞中,最终完成了一场震撼灵魂的身份认同与精神反叛。
舞台上,“寒冽的刀剑划破沉重的哭泣,远村的烛火晃动慈爱温柔”——这句诗意的描述,正是剧作恢弘舞台意象的缩影。名门贵胄、弄权巨奸、卑微医者,所有人物都被置于命运沉重的山门之前,在忠义与背叛、复仇与宽恕、牺牲与救赎的永恒命题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寻觅着各自的出路。音乐、戏剧、舞美在此交融,营造出极具冲击力的视听场域,将这场关于人性深渊与精神高度的磅礴较量,直击观众心灵深处。
郑棋元以生命灌注“程婴”
音乐剧《赵氏孤儿》以恢弘的舞台、震撼的音乐与演员们入木三分的表演,共同织就一幅荡气回肠的春秋史诗画卷。作为中国原创音乐剧标杆人物的郑棋元,曾出演过中国原创音乐剧《金沙》的男主角,也曾在讲述跨越百年动人爱情的《断桥》中饰演许风,同时也是《阿尔兹记忆的爱情》中不离不弃为爱人找寻记忆的吴智哲,此次在音乐剧《赵氏孤儿》中挑大梁出演勇敢选择良知和正义的程婴——长达3小时的演出,共计18场戏中的12场戏都有他,这对于演员来说无疑是体力与实力的双重考验。
“如何去理解程婴,然后去诠释他内心的孤独、痛苦,花费了我很大的精力。”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郑棋元查阅了很多资料。为《赵氏孤儿》作曲的金培达是首次与郑棋元合作,在创作《绝不可以》时还未与他见过面,直到郑棋元唱出这首歌的时候,他说:“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作为创作者,我们会写很多音符,但每一个音符都需要找到一个对的人来唱。我找到了这个声音里面有情感的人,他在音乐剧的领域里敏感度很高,能自己在音符里找到如何去演绎这个角色的方法,他一直用热情灌注角色。因此,我觉得郑棋元就是我们的程婴。”
剧中当程婴决定以儿换儿之际,这首《绝不可以》唱碎了全场观众的心:“我不能看见黑暗欺压星光,因为我心也要一直点亮。”郑棋元饰演的程婴,是因家国大义而“舍生取义”的悲剧式人物,更因脆弱和摇摆展现出人性深处的爱与永恒。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