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文化惠民润心田 体育强基展活力
青岛新闻网8月9日讯(记者 任俊峰)8月7日,城阳区召开“感受身边变化,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暨文体生活领域专场,全方位介绍了城阳区在文体生活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城阳区旅游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吕光轩,城阳区体育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玉明,城阳区博物馆负责人王瑶,城阳区体育发展中心群众体育科负责人赵新鹏出席发布会并回答有关问题。
推进设施提升,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
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持续健全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等5处入选省“四季村晚”示范点,数量全市第一。优化提升文化空间。高质量完成2处城市书房建设;“青岛明月山海间夜经济文旅街区”获长三角及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优秀案例奖”,为全市唯一。馆校共建成效显著。举办“立己达人善而不居——杨鸿森董千睿伉俪拟捐赠藏品展”“俑笑千年——北朝邺城陶俑艺术特展”,深入中小学校园开展“探寻历史‘不其’而遇”——博物馆进校园宣讲活动70余场,覆盖师生3万余人。
丰富内容供给,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优质资源直达基层。全区广泛开展戏曲进乡村、潮邻嘉年华、小戏小剧展演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把高质量文艺体验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联合大剧院推出文化惠民公益票,相继推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专场演出”“现代京剧折子戏”等活动,累计发放公益票2000余张。品牌活动有声有色。相继举办第三十届民间艺术展演、城阳区“戏聚共赏”文化季、青岛2025非遗节暨城阳区流亭胡峄阳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引进社会力量,成功举办青岛市第四届连环画交流会,引入中国合唱协会第十八届合唱节等高端活动,丰富市民生活,拉动文旅消费。非遗传承活力焕发。红岛渔歌等10个项目入选青岛市第七批非遗名录。“胡峄阳文化节探索民间传说传播新途径”创新实践项目获评全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创新实践项目,“周氏流亭猪蹄”入选山东百种非遗美食,“古法箜篌演奏技艺”亮相维也纳金色大厅。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精准度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强化供需对接、了解群众诉求,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发布重点公共文化活动电子菜单,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把文化声音有效传递到每家每户;区图书馆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累计为读者“定制”图书2000余册,实现“供需无缝对接”。智慧服务效能跃升。加强线上文化供给,举办丰富多彩的“云上”文化服务活动,区图书馆“书香城阳”云平台整合电子书刊20万册、视听资源3万余项、特色数据库3个。文艺团队蓬勃发展。加大对广场舞、合唱等群众自发性文艺团队的扶持引导,连续举办城阳区广场舞大赛选拔艺术精品,连续五年斩获青岛市广场舞大赛一等奖。
百亿元投入打造,健身场地设施提质扩容
累计投入百亿元建成体育运动公园47处、登山路径400余公里、健身步道120余公里、各种球类场地260余处,街道、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今年又计划新建更新运动公园4处、对外开放学校场地1处、“三大球”场地10处、健身路径20处,改造体育场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8分钟健身圈”和“15分钟足球圈”得到进一步提升完善。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设施巡检机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利用“互联网+体育”模式,定期对全区9000余件健身器材、300余处球场设施进行巡检和保养,确保全民健身安全。
2000+场赛事燃动,周周有精彩、月月有亮点
大力开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3周年主题活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片区骑行大赛、青岛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举办第二十四届市民运动会、“全民联赛”“村BA”“村超”等本土特色赛事活动2000余场次。其中,“村BA”比赛创新办赛形式,以赛事联动农文旅商,充分结合本土特色,吸引全区218个社区、2700余名球员参赛,赛事话题两次荣登微博同城热搜榜,阅读量超1800万,引流超百万人次。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承办省第五届健步球全国邀请赛、省“百千万”篮球、乒乓球、象棋三大赛、省乡村拔河赛等各类赛事10余项。举办中超联赛、中国足协杯青岛海牛11个主场比赛,场均2万人观赛,实现市民在家门口观看全国性、高水平体育比赛的愿望。后续,2025赛季中超联赛青岛海牛主场三场赛事,以及第十九届“斯帝卡杯”乒乓球巡回赛、城阳区“全民联赛”“村BA”“村超”总决赛等一系列精彩体育赛事将于8月份在我区举办。
全民健身结硕果,模范之区惠万民
城阳区先后荣获首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10余项国字号荣誉。近年来累计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近千人,164人入选省级以上运动队,78人次进入各级国家队。6人参加奥运会;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获得3金;第十四届全运会获得6金5银1铜,参加人数、奖牌总数全市第一;第二十五届省运会周期输送225人,获得93金54银42铜,金牌数、奖牌数全市第一。在正在举行的青岛市第六届运动会上,我区在皮划赛艇、武术套路、摔跤等多个传统优势项目持续保持全市第一。在全省率先开展体卫融合试点,推出并发布“小动作大健康”科学健身宣传视频32个(全年计划推出50个),构建五位一体运动促进健康管理模式。创新提出打造球迷友好城市品牌,联合特色产品企业、非遗等企业及青岛进出口商品消费中心,开展“乐购城阳·燃享中超”主题消费季活动。统筹各大体育场馆周边商业街区,开展“看球赛、赏非遗”文化市集、国际咖啡节等系列活动形成“赛事+文旅+消费”闭环体系。
下一步,城阳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文体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让“湾区都市活力城阳”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