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五金”跨界融合 青岛“老字号”创新模式打破传统零售边界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实习生 车芳如
在当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实体商业正不断突破功能局限,通过业态融合、场景重塑与情感连接,构建多元复合的消费空间,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位于台东商圈的台东五金店已有89年历史,如今正以“咖啡+五金”的创新模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打破传统零售边界,为老字号品牌注入全新活力。走进店内,年轻消费者在咖啡区悠闲地聊天,老师傅在五金区耐心地为顾客讲解产品知识,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在这里和谐共存,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咖啡香与五金工具的金属气息相互交织,一种崭新的消费体验悄然发生,展现出老城区商业更新的无限可能。
守正创新,老字号打开新市场
青岛台东五金店是全国五金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目前,店内五金产品包括卫浴洁具、建筑五金、水暖管道等10大类、3万多种。除热销的卫浴和家用配件外,还主营综合五金物料供应,涵盖生产线配件、物业维修工具等多个领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片金属工具与机械零件环绕的空间中,竟飘散着咖啡的醇香。这家传统五金店通过“咖啡+五金”的跨界融合,打造出一个既硬核又温馨、既专业又休闲的复合空间——“T-space”螺丝钉咖啡,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T’代表台东,space则寓意一个属于五金店的咖啡空间。我们希望通过‘空间革新+产品跨界’的复合模式,捕捉不同年龄层、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新需求,拓展消费新场景。”“T-space”螺丝钉咖啡董事长赵洋介绍。
早在20世纪90年代,星巴克便提出“第三空间”概念,以咖啡为社交纽带,为消费者提供居所与职场之外的休闲社交场所,传递文化、交流情感、营造体验。在台东五金店融入咖啡空间,赵洋也有着深入考量——一方面,借助咖啡的社交属性拓宽市场,为五金线下店打开一扇新窗口;另一方面,通过跨界融合,台东五金店积极拓展新消费空间。
“线下店不仅让顾客实地体验产品,还能及时满足家用及装修配件的应急需求。面对电商冲击,我们始终坚持高品质线下产品,恪守‘老字号’的匠心与信誉。咖啡空间成为我们新的宣传与交流窗口,让更多人直观、自然地了解我们。”赵洋表示,相比家用五金产品的低频消费,咖啡价格更低、复购率更高,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客群,尤其提升了年轻消费者对店铺的认知。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600平方米的两层“体验店”中,咖啡共享空间成为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选购五金的顾客,咖啡订单也络绎不绝。菜单涵盖意式咖啡、特调咖啡、无咖啡因饮品及手冲咖啡,还推出季节限定甜品和月饼礼盒,让五金店变得更“洋气”。
通过“空间革新+产品跨界”的模式,这一传统门店开始向体验式综合空间转型。
理念创新,兼融“有用”与“有趣”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咖啡空间。在这里,实用与趣味相得益彰,处处流露着老青岛五金店的印记。
在装修风格上,店铺别具匠心,既保留了原有五金店的工业风格,又融入现代咖啡店的舒适元素,创造出独特的空间美感。在产品设计上,也极具跨界特色。比如,咖啡产品的命名充满“硬核”特色,“千斤顶美式”实际上是1升装浓缩咖啡,寓意提振精神、分享快乐;椪糖造型融入螺丝钉、锤子等五金元素,以及贝壳、美人鱼等海洋元素,生动有趣;“青啤美式”“崂山冻柠茶”等产品彰显地方特色,展现青岛本土文化。这些创意产品不仅在店内受欢迎,还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红产品,吸引许多顾客专门前来打卡分享。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店铺还推出“月光宝盒”月饼礼盒,以红色工具箱为外盒,礼盒中央是未来感IP形象“钉钉”,里面除了月饼、咖啡、螺丝钉椪糖外,还搭配了冰箱贴和鲁班尺,既特别又实用。
值得一提的是,店铺还注入环保理念,将咖啡渣创新再利用,制成蜡烛、香皂等产品,并通过“商圈研学课堂”带领孩子们践行环保,手工制作咖啡蜡烛。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店铺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家庭顾客提供了有意义的亲子体验,进一步扩大了店铺的影响力。
“台东五金始终坚持‘做生意先做人’的理念,咖啡豆品质好、价格合适,延续的正是这份诚信。”赵洋说,“比如,‘青啤美式’采用一厂啤酒,无任何添加剂;番茄、青瓜冰萃选用盒马新鲜食材。”
零售新场景带来双向引流效应,咖啡订单持续不断,五金产品也借机获得更多曝光。从消费端看,“咖啡+五金”满足消费者对新奇体验的追求,以独特场景、业态和产品提供情感价值;从生产端看,新业态为“老字号”注入新的生命力,改变了消费者对传统五金店的刻板印象,为行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这不是终点。据了解,未来,店铺还将根据需求持续调整,通过扩大咖啡区、优化五金产品结构、推进产品生活化分类等措施,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家用五金的需求,同时兼顾咖啡区域“第三空间”的文化休闲功能,真正实现“有用”与“有趣”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