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举办小戏小剧展演超100场 惠及群众数万人次
早报10月29日讯 10月27日上午,即墨区龙泉街道的文化广场上人声鼎沸。舞台上,演员们身着传统戏服,以韵味醇厚的唱腔、朴实鲜活的肢体语言演绎生活百态,一开场便将现场观众的热情彻底点燃。今年以来,即墨区统筹专业艺术院团与基层文艺力量,持续开展多门类、常态化小戏小剧展演,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深耕现实题材创作,推出《火种》《花落谁家》《面子》等一批精品剧目,在区文化中心剧场、移风店镇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专场展演,让非遗艺术走进群众生活。《火种》以即墨革命烈士周浩然为原型,用柳腔特有的婉转韵律讲述红色故事,让家国情怀在戏文中代代相传;《花落谁家》聚焦乡村振兴实践,通过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产业兴则乡村兴”的时代主题;《面子》则以轻喜剧形式聚焦“人情攀比”现象,用生活化的台词、诙谐的情节倡导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实现“以小见大”的价值传递。
为让小戏小剧真正“源于群众、服务群众”,即墨区将展演与“即墨春晚直通车”小戏小剧选拔活动深度联动,搭建“启动报名—作品初评—集中展演”完整链条,挖掘出一大批贴近乡土、充满烟火气的优质作品。这些作品从百姓视角出发,用真情实感演绎生活百态,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截至目前,即墨区小戏小剧展演已累计演出100余场,惠及群众数万人次。从非遗传承的守正创新到基层创作的百姓视角,从集中展演的声势营造到常态驻演的持续浸润,小戏小剧不仅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更以文化之力滋养社会文明,成为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促进社区和谐的鲜活缩影。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康晓欢 袁超 通讯员 孙莉莉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