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带动全域消费突破1.2亿元
早报11月26日讯 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以“村企共建、强村富民”为主题,以“一体化、市场化、多元化”的“三化联营、共赢共富”为路径,依托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充分释放出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效能。
打造乡村振兴联营俱乐部
为破解资源分散、产业单一等乡村发展瓶颈,张家楼以“一体化”整合为抓手,将辖区内67家农文旅园区凝聚成北方首个“乡村振兴联营俱乐部”,打造出覆盖美食、购物、采摘、民宿、休闲、艺术六大板块的全域矩阵。游客手持一张文旅消费券,就能跨村跨园畅享30余种田园体验。从春日的烂漫樱花到秋日的层林尽染,“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爆点”的节庆体系,打造出“全时皆景、全域可游”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一年来,片区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带动全域消费突破1.2亿元,真正实现了从“点上美”到“全域兴”的转变。
整合是基础,运营是关键。张家楼街道创新构建“1+1+N”市场化运营机制——引入一个专业运营团队,联建一个强村共富公司,携手艺术家联盟、高校、旅行社、金融机构等N个共建方阵,形成“策划—招商—运营—分红”的全流程闭环。这一机制有效融合了政府引导力、市场驱动力和村民主体性,让专业力量扎根乡村,让村集体成为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新形态涌现新场景持续出圈
随着片区流量带动,“乡土特产”也在整合中焕发新生。张家楼街道聚焦蓝莓、樱桃、地瓜等30多个“楼里佳品”,打造“土特产金字招牌”运营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上链接天猫、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线下举办艺术“村拍会”、特产展销等20余场活动,推动农产品从“深在闺中”走向“广阔市场”。其中,紫斐蓝莓借助头部主播带货,单场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生动演绎了“一颗果子带动一个产业”的共富故事。
多元业态融合与人才集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春日经济、银发经济、大集经济、甜蜜经济等新形态不断涌现;“枫下露营”“围炉煮茶”“萌宠乐园”等新场景持续出圈;十大品牌节庆贯穿全年,樱花节、红枫节屡次登上区域热门榜单。在画美达尼片区,30多位艺术家在此建立工作室,80多位“土专家”施展技艺,13所高校设立实践基地和博士工作站,形成了人才“引育用留”的良好生态,推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与乡村运营深度融合。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念礼 刘雅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