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艺青岛 > 岛城故事 >

俞书记与青岛啤酒节

作者:林志伟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7-17
  啤酒节,啤酒城,以及由“啤酒”话题荡漾开来的涟渏,已融入了青岛这座城市的血脉,幻化为城市的特质,成为当代青岛记忆的一部分。 啤酒节初始,正值俞正声书记在青岛主政时期。回忆当年的情景,一件件亲民、爱民的故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啤酒节要办成市民的节日”
 
  按照市政府的意见,青岛国际啤酒节从初始,就采取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那时,岛城文化活动还比较贫乏,国际啤酒节作为唯一 一个市级旅游节庆活动,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作为旅游产品逐渐成熟要推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因此,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都十分重视,市民关注度和期望值也很高。每届国际啤酒节的工作方案都要提交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研究,征求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及市民的意见。时任市委书记兼市长的俞正声,虽然工作繁忙,但也亲自主持会议,听取汇报。他对办节的指导思想、大型活动安排以及公共安全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意见。
 
  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俞书记要求,青岛国际啤酒节要办成一个“市民节”,不搞铺张浪费,不花高价邀请明星大腕,啤酒节期间不专门邀请上级部门领导出席。


 
  俞书记还重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每次听取汇报方案时,总要询问是否征求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记得,1993年第三届啤酒节规划,将啤酒城临时搭建在市少体校田径训练场上。由于事前没有与体育部门充分沟通,有的人大代表认为占用了体育用地,违反了相关法规,提出异议。在向市长办公会汇报时,俞书记仔细询问情况,在没有其它合适地方选择的情况下,他要求尊重市人大代表的意见,搭建啤酒城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田径训练跑道免受损坏。待啤酒节结束后,要原样修复。并请市人大组织相关代表现场视察,直到满意为止。
 
  按俞书记的要求,我们将场地全部加铺了六角砖,搭建啤酒大棚时,让出田径跑道。啤酒节结束后临时搭建清理完毕,再组织人员拉网式地检查,清理干净地面上的每一块碎玻璃、碎石块,然后请市人大组织相关代表现场视察并出具报告。我们将落实情况和代表视察结果呈报给俞市长,俞市长在报告上批复“很好”,这件事情才告结束。
 
  俞书记每次听取啤酒节方案,都特别关注和强调安全细节。1993年啤酒节开幕前夕,俞书记和部分市领导利用会议间隙,在市人民会堂后台会议室,听取啤酒节开幕式的准备情况。当听说开幕式晚会在户外搭建了5000人的观众席时,立刻询问搭建的观众席安不安全,你们这些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去没去现场检查。散会后,我和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市长闵祥超、公安局分管局长直接赶到现场。在已经搭建好了的座椅上试了一下,由于搭建的观众席用的是三角铁和一米半长的木板,中间没加横撑,部分座椅使劲一跺便出现了塌陷或倾斜,存在严重的不安全因素。我立即找来市建委和施工单位负责同志,连夜组织紧急返工,避免了一场恶性事故的发生。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用终身。以后,每次举办大型活动,我都会把安全放在首位。
 
  俞书记要求节庆期间不专门邀请上级部门领导参加。但对那些适逢在青岛工作或疗养的离退休老领导,都会做出周到的安排,让他们有机会参加啤酒节的活动。
 
  1994年,第四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在新搬迁到东部的市政府广场举行。烈日当头,气温高达30多度。开幕式现场,主席台上突然来了七八位“不速之客”。经了解,是一些在青岛某部队疗养院疗养的离休老干部。俞书记发现后立即起身,指挥我们加椅子,逐一安排他们就座后,才返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幕式结束,数十位省市级老领导兴致勃勃的跟我们一起赶赴崂山,参加新落成的青岛国际啤酒城剪彩活动。刚刚投入使用的啤酒城被市民挤得水泄不通,各项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很容易被人挤倒。俞书记见此情况,立即让我们把老领导们逐一护送出啤酒城,乘车返回。待安全措施切实得到保障后,再重新安排这些老同志进城体验啤酒节的欢乐气氛。


 
  亲民、爱民,市民喜欢的事情就是俞书记关心的事情,为此他也受到了市民的爱戴。1995年,第五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俞书记未打招呼,下午在秘书的陪同下直接进了啤酒城,因为是工作日啤酒城广场游客不多,但一号楼啤酒棚里却座无虚席,数百名市民在室内兴致盎然地喝着刚刚酿制出来的扎啤,俞书记一踏进门就被他们发现了,市民们很快地就聚集上来,上百人把俞书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人群中高喊着“俞书记青岛市民热爱您”,“俞书记净为老百姓办好事”,“俞书记希望您永远不离开青岛!……”,握手的、敬酒的,气氛热烈。俞书记高兴地接过一位市民递给他的扎啤,与市民热情交流,并与在场的市民共同干杯,气氛高涨。走出啤酒吧,被市民情绪深深感染了的俞书记,对我说了句“小林啊,你们为青岛市民做了件好事”,书记一句温暖鼓励的话,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劳顿与烦恼。
 

1994年在济南俞书记(中)与省、市旅游局干部合影。(右一:本文作者)
 
  “加快建设永久性青岛国际啤酒城”
 
  青岛国际啤酒节从诞生就受到各方好评,但每届临时搭建啤酒城耗资巨大,为企业造成的浪费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91年7月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还未结束时,接到了俞正声市长委托时任常务副市长秦家浩交代给我的任务,要求啤酒节结束后,尽快拿出一份建设一处永久性啤酒城的方案,解决啤酒节场地问题。根据秦家浩市长的提议,我立即主持起草了《关于建立永久性青岛国际啤酒城的设想方案》,并委托第一届啤酒节,临时啤酒城的设计者做了一个规划图。“方案”建议将啤酒城选址在石老人旅游经济开发区内,西北端20、21小区,共计20.6公顷。遗憾的是,这份方案在市委常委会上,因为建设永久性啤酒城时机不成熟而未通过。
 
  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随后发表了"南巡讲话”。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再次涌动。市委、市政府在市体育馆召开了六千人大会,拉开了青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幕,紧接着5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决定》,确定青岛啤酒城等23个建设项目为对外开放的重点项目。
 
  1993年3月,组织上确定由我主持旅游局的工作。5月份,市政府研究室派人调研啤酒城项目的推进情况,再次燃起了我对承担永久性啤酒城建设的热情。
 
  5月26日,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主持召开了“对外开放重点项目进度协调会议”,着重就23个对外开放重点项目遇到困难和问题的11个项目,进行了研究和协调。会上明确青岛国际啤酒城建设交由市旅游局负责,啤酒城建设项目列入A类重大项目,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当年12月24日奠基开工。


 
  会议结束后,我去北京出差,刚返回青岛就接到了市政府会议通知,市政府两位副市长要再次召集会议研究啤酒城建设相关事宜,据说高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啤酒城项目情有独钟,想继续直接运作啤酒城项目。
 
  得知此消息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为了保住这个项目,我放下行李,直奔俞正声书记宿舍,大门是紧闭,楼上家里的窗户没有灯光,在俞书记家门口等到十一点多,两个治安巡逻的老大爷告知,俞书记家这么晚没灯光一般是不能回来了。我立即与秘书晓峰通了电话,方知俞书记在胶州调研,孙秘书建议明早与俞书记通个电话。回家后我碾转反侧,无法入睡,电话汇报难以预测结果。为确保项目到手,清晨五点多钟,我从青岛出发,直奔胶州。
 
  六点半到达胶州后,在孙秘书的帮助下,顺利地见到了正准备去吃早餐的俞书记。我简短的汇报后,俞书记没立即回答却留我一起吃早餐,因为急于赶回去参加8:30的会议,也没心思多吃就匆忙离开,当我在政府会议室喘息末定地坐下后,市长们也陆续进入会议室。
 
  会议直切主题研究啤酒城地价问题。分管规划的副市长和规划局等部门考虑到啤酒城建设属于政府项目,政府不投资,应以国拨地价格支持旅游局将项目运作起来,招商项目资金用于啤酒城建设。高科园则坚持按照国拨价加配套费,大约36.7万元一亩,旅游局能干就干,不能干则退出。我大体测算了一下,按照啤酒城34.5公顷的用地规划,天文数字啊,其时,我手里分文没有。好马不吃回头草,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一口应下。事后得知,俞书记在从胶州赶往胶南的路上,跟主持会议的副市长通了电话,再次强调项目由旅游局主管,常委会意见不得更改,助力我拿到了啤酒城建设项目。
 
  经过找资金、做规划、建项目,紧张的忙碌,1993年12月24日啤酒城奠基,1994年3月20日,啤酒城一期工程开工,青岛国际啤酒城交付使用锁定在8月14日第四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


 
  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占地1.5公顷的带有大型演出舞台的啤酒广场; 1、2号楼的建设;啤酒城道路、大型主题雕塑、啤酒城门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举办啤酒节所需的临时设施。啤酒城建设工地是一处低洼的沼泽地,里面长满了芦苇和杂草,工作人员要穿着高腰水靴出入。排水、用电等市政设施几乎是空白,连“大哥大”都在浮山的遮挡下经常没有信号,传呼机也常常不响。周边的道路全部都是临时性的。处于大洼地的啤酒城,周边没有雨水管网,啤酒城在开工建设之初就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环顾啤酒城左右,南面的弄海园工地悄无声息,东面的日不落大酒店(现麒麟大酒店)工地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只有啤酒城的工地在轰响和忙碌着,在艰难中坚持前行。这时有的市领导却动议“1994年第四届啤酒节应该在新落成的市政府前广场搭建临时啤酒城举行为宜”,为刚刚完成的市政府大楼东迁做宣传。
 
  听到这个消息,我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如果就此“听从领导指挥,服从上级决定”无疑对自己,对啤酒城建设是“借梯子下楼”,是一种解脱。但是,坦率地讲,当时啤酒城基础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贷款,如不按期投入使用,不仅资金沉淀,而且影响到对外招商进度。我清醒地意识到:只要劲儿一泄,工程耽搁,啤酒城建设停滞,啤酒城投入使用将会遥遥无期,会像那个年代的一些烂尾工程一样,难有回头之日。
 
  5月23日,我飞赴香港参加中国旅游交易会,在广州停留一夜,再次向时任市委书记兼市长的俞正声求助,连夜给俞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陈述了第四届啤酒节必须如期在啤酒城举行的理由,再次表达了我们对于啤酒城建设的信心与决心,保证啤酒城如期完工,请求市政府尽早确定第四届啤酒节的举办地点。
 
  当我还在香港参加旅游交易会的时候,这封信俞书记已迅速批转给了秦市长,经过几位市长在啤酒城建设现场调研,市政府正式拍板第四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新落成的青岛国际啤酒城内举行!同时,啤酒节开幕式大型演出在新落成的市政府广场上举行,也达到市政府东迁的宣传目的,一举两得。


 
  1994年8月14日,仅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青岛国际啤酒城交付使用,在第四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当天举行了开城仪式,虽然条件简陋,但远近赶来的市民把啤酒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郝建秀、市委书记兼市长俞正声等领导在参加完第四届国际啤酒节开幕式之后,集体到达啤酒城,为啤酒城开城剪彩。参加啤酒节的市民,人如潮涌,大家兴高采烈地涌进了啤酒城。自此,“城节”合一,青岛国际啤酒节迈进了一个新时代。
 
  如今,青岛国际啤酒节已经走过了二十八年的历程,啤酒节,已经成为青岛美丽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是青岛的一张城市名片,一个国际友好往来交流的平台,是展示青岛发展的一扇窗口。“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让人看到的是青岛秀丽的城市面貌,而国际啤酒节则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了青岛的活力和热情。
 
  (作者:林志伟 女 原青岛市旅游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