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消失了的双山老水塔

作者:王 銓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05-04
       路过台柳路双山,又看到了那座在我眼中已是不伦不类的赝品建筑,每次看到,心里都颇不是滋味。作为曾经青岛的一个地面航空标志,曾经的双山村标志和历史岁月的印迹,双山水塔已然彻底从老青岛的心中消失了,而现今这座全新的仿制赝品,扎眼的矗立在道路一侧,也仿佛是在明显讽刺着什么.....


 

    上世纪20年代初,一白俄妇女领着女儿来到青岛欲建一家葡萄酒厂,选择了双山,因为这里水质好,且青岛最早的一条公路——台柳路穿村而过,在当时可以说交通极为便利。

葡萄酒厂先后建起了水塔与厂房,双山村外,台柳路旁,有一口优质的水井,可供酿造使用,据说当初水塔就是从这里汲水上塔的。

    酒厂刚建好恰逢沙俄卢布大贬值,这座水塔及厂没来得及生产,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母女俩万般无奈,只好将厂房转卖后忍痛离开。

     双山水塔高约9米,总体为三层,外层系砖砌而成。水塔顶部为中国古代城墙的“垛口”状,但比正常“垛口”要低矮。有木梯通往上层,2004年楼梯塌陷,失去了连接作用。但顶部木板依旧坚固,这也与一般同类建筑有所差异。
 


 

    日本二次入侵青岛后,双山也未能幸免。日军将双山水塔大门前面设了马厩,在这里养马,并放养了大型恶犬,水塔当时之所以没有被拆除,是因为日军将其辟作碉堡,成了日军的观望“哨所”,水塔成了双山村民不敢靠近的“禁地”。

    后来国民党兵和外地难民们都在厂房和水塔里居住过,作为当时附近最高的建筑物,水塔也成了当时一个标志,那时双山可以说是青岛市区与郊区分界的地方,从外边来的,如果说看到了双山的这座水塔,那就知道已经进青岛了。双山水塔一度成为青岛的航空标志性建筑,甚至在军事地图上也有标注。然而,由于年久失修,水塔内部的楼梯逐渐损毁塌陷,之后就少有人接近了。

      2000年后随着双山村旧村改造,附近民宅厂房纷纷拆除,惟有水塔保留了下来。
 


 

     2009年6月份,青岛万科竞得双山保儿片区改造项目,同年9月,青岛万科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双山水塔将被保护性修复,“双山水塔今后将就地保护起来,周围还有可能建个城市广场”。

     2011年11月份,双山水塔等四处不可移动单位被青岛市四方区列为首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之前双山水塔由于位于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它的命运备受关注,四方文化局也表示,此次双山水塔列入四方区首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2012年3月,双山水塔竟被“保护性拆除”了,此事引起了部分市民及媒体的关注。拆迁单位青岛四方新都心开发建设指挥部对媒体表示,会将水塔的红砖一块一块小心拆下,并在专门区域存放。对于新都心指挥部的这个说法,当地居民均表示怀疑,“高达9米多的水塔一夜就没了,谁能相信是一砖一瓦拆下来的。”
 


 

    四方文化局曾专门予以答复,该文物拆除没有进行“迁建申报”,手续不合法。为此,他们去拆除现场发过停止函,由于没有执法权,没能保护住这座承载百年回忆的文保建筑......

     2015年10月,曾经的标志性水塔“复原建设完工”......“双山水塔代表了一段历史,它曾经是划分青岛城区和北部郊区的重要地标,新都心建设伊始,为了保护这个遗迹,我们将水塔砖逐一编号拆除,现在它已经复建完工了。”新都心管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现今,复原的水塔孤独另类的矗立在台柳路宁乡路口,差不多的高度,颜色相仿却感觉不同的的红砖,只是,老建筑身上的斑斑历史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青岛作为开埠仅100多年历史的一座新城市,难得能保留下来许多的优秀建筑,不管是私人宅邸还是洋行别墅,也不论是望火楼和双山水塔,这些无声的建筑物,都是有生命的,留给我们的是记忆、是历史,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

     真的不希望,那一座座的标志性历史建筑,成为青岛城市档案里的一页,仅仅是讲给后来人的一个故事以及老青岛的一个记忆!(王 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