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人民路,一条充满民情之路(7)

作者:戴新阁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06-23

  上世纪50年代初,宿舍北面有座“海军山”,驻有海军部队。每逢节假日,部队官兵要包饺子、擀面条,就到宿舍里来借面板、面杖之类的,一些热心的妇女就自发地跟随他们去营房,帮助他们包饺子、擀面条,这种自发的拥军活动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后来,家委会还经常组织职工家属,去给官兵们拆洗衣被等,部队的同志们也经常到宿舍里参加爱民劳动,帮助居民打扫卫生、买煤、买粮,那种军民如鱼水的融融之情,令人难以忘怀。

  那时,我国和前苏联友好,处处都在学苏联。这个宿舍的文体设施配套也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宿舍中央一块空地上建有两个篮球场,人们称之为“大球场”,大球场成了宿舍的文化体育中心,职工业余剧团也经常在这里演出柳腔、吕剧、京剧等,那时的地方戏很红火。

  另外,这里也兼做露天电影场,每逢放电影,场地上的人挤得满满的,连大幕的背面也挤满了人,人们戏称“看反片子”。在没有电视机,收音机也少的年代,看一场露天电影,就算一次最丰盛的文化晚餐了。当然,这里也难免上演一些闹剧。如“大跃进”时,这里便支满了“小钢炉”,风箱呼呼,煤烟滚滚,甚是热闹。厂里不少工人是炼钢内行,明知这是瞎折腾,但也不敢多言。

  上世纪70年代未,工厂在沿人民路的一边拆了一排平房,盖起了四座简易型的大楼,居住面积不大,厕所由几家人共同使用。不过在当时住房状况极为紧张的那个年代里,这给人们带来了欣喜和希望。马路边上的楼建成之后,二、三区的大楼也相继建起来了,房型越来越合理,房间也越来越大,人们住上了真正的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