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湖南路——我曾工作过的地方

作者:侯修圃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06-28
  1970年8月,我从昌北五七干校回来,就被留在市南区教育局(那时叫区革委教育组、以下称教育局)工作。


 
  正是炎热的夏天,我穿着短袖衬衣走进湖南路31号那个小院,院内几棵梧桐叶子喘着粗气,冬青也无精打采的。也许,不是太阳的暴晒,而是“文革”使万物萧条。走上那个木质楼梯,二楼梯口有三个门,我敲开中间那个门,一位中年男子接待我。他叫曲乃孔,是教育局副局长。他说,经领导研究,让你留在局里工作。主要任务是,在政工组做文字之类工作。不久成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秦振华(他是军代表),副组长李文成,组员曲乃孔等。我任团委副书记(书记由曲乃孔兼),专职做团的工作。1975年,我不再做团的工作,出任教育组副组长兼教研室主任,直至1981年调到中共市南区委工作。期间,在天后宫办公5年,朋友戏说,你皈依“道门”。嘿嘿,玩笑而已。
 
  其实,湖南路31号这座楼房大部分是市南税务分局占用,市南区教育局只有四间房子,工作人员也就十来个人。


 
  这座楼也不是著名建筑,也没有文字记载。只记得上世纪60年代是市南区少年宫的地盘,文革初期,少年宫奉命迁到太平路天后宫,这里成了市南区税务局和市南区商业局的办公楼。1970年,区教育局和区商业局置换来到这里。变迁无常,全凭领导一句话。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座楼被拆迁盖成大楼,市南区教育局只占用270余平米,其余的都是市南税务分局的地盘。


 
  无巧不成书。1987年8月,我回到区教育局做领导工作,就踏上了湖南路31号新大楼的楼梯,在二楼办公。当时,诗人高伟还在税务局做税务员,我们一墙之隔。有一年教师节,在人民会堂召开全区教师庆祝大会,我让办公室秘书陈筱君写献词。陈说,我给请个人吧?谁?答曰:高伟。就这样那年教师节的大会献词是由高伟捉刀。往事已矣,只留下一些记忆的碎片而已。
 
  湖南路,是一条让人仰慕的马路。历史上曾叫太子街、久留米町,1922年中国收回主权后改名湖南路。这是一条与广西路平行的一条街,东起龙口路,西到泰安路,全长1447米,宽15米左右。街道美丽,环境幽雅,高大的法国梧桐构成绿色长廊,不仅平添了些许异域风情,而且初夏一些凉意使人感到特别凉爽,看到迷人的老建筑,使人流连忘返。
 
  正是5月底,我漫步在老街上,如今的湖南路并不多么华丽和显现,绿树掩映的老房子历经沧桑,墙皮有些斑驳,但掩饰不住旧时的风韵和辉煌。


 
  湖南路东段保留了一批青岛早期的欧式建筑,列入山东省优秀建筑名录的就有7座。湖南路1号院内那棵不知名字的高大树像巨型华盖高过三层楼房,不啻为楼房遮风挡雨,可以感受到上个世纪初,这里的宁静与优雅。
 
  湖南路3号是闻名遐迩的湖南路幼儿园。最早是俄罗斯人建的一座独体二层楼房。几经变迁,1945年以后是美国海军司令部子弟小学。1952年,市教育局组建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首任院长凌爱莲,凌爱莲是民主人士,据说曾任过省政协委员。1958年划归市南区教育局领导。现在,在苏卫晗园长带领来下,全园教职工齐心努力,打造成山东省规范化幼儿园。
 
  我站在门口,看到满院梧桐、玉兰、石榴掩映下的古老楼房焕发出新的生机,心中油然生出一种敬仰和爱怜。


 
  4号,是一座二层楼房,正在江苏路拐角。它是原英国汇丰银行青岛分行经理的住宅。7号,曾是著名作家、学者、教授顾随的旧居。过了江苏路口西南面是一座黑色清水砖建筑,看起来有些老旧,塔楼镌刻着“1899”字样,不言而喻已逾百年。它是天主教圣言会所建,曾是总督府教育委员会所在地。
 
  湖南路11号,高高的松树掩映着一座红紫色鑲白边的三层楼房,系建于1924年的黑氏饭店,建筑面积770平米,是一座山东省优秀建筑。解放后是市南区机关幼儿园。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区委办公室工作时,常去检查,当时没有特别关注,现在经过修葺一新,感到特别醒目。13号是一座没有特色的二层楼房,记忆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市教育局局长唐瑞五在此居住。15号曾是孙运旋的旧居;17号,是伪市长、大汉奸姚作宾的宅邸。
 
  16号,解放后是青岛市民政局办公楼,现在是一家饭店。


 
  29号,是原青岛铁路第一小学(简称青铁一小),始建于1925年9月。历经解放前后的变化。1997年,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新世纪后,划归地方领导。2004年,撤销青铁一小,改为榉园小学。虽然青铁一小已烟消云散,但也留下了精彩的一笔,这里留下了著名作家王统照的足迹,也留下了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足迹和墨宝。上个世纪70~80年代,教师李福云写了大量小说、散文,散见于《海鸥》《铁路文艺》《青岛日报》等报刊;作家张玲,1958年出生于青岛。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代初顶替她母亲进入青铁一小任教师,不久就调到广州路铁路俱乐部工作,后调到中央电视台住武警总部记者站任记者,中国司法部《法律与生活》高级记者。著有长篇小说《纯情少女》《一个女警官的情感世界》,中篇小说集《这里有死也有生》,长篇纪实文学《官司惊动中南海》《女记者江湖追踪佛子张小平》等。。曾获山东省文学奖、中国铁路第一届文学奖等。


 
  湖南路26号建于1903年,它的楼上有一个2米高的狗熊,坊间称“狗熊楼”,它的对面曾有两个“人头雕塑”坊间叫“洋人楼”。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越是好的东西越难以保存。这些漂亮的石雕命运不济,终久香消玉损……
 
  浙江路以西的老楼都已拆除盖成高楼,原来的建筑荡然无存。记忆中湖南路31号对面的老楼是眼镜钟表店和糕点店。1990年,我曾在这里配过一副眼镜。湖南路34号老建筑,是1902年德国人所建,是生产葡萄酒的老作坊,后发展成美口酒厂。解放后酒厂迁到水清沟,改名青岛葡萄酒厂,生产各种葡萄酒。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喝的葡萄酒,都是出自该厂。其中“青岛白葡萄酒”评为中国“十八名酒”之一。


 
  据鲁海先生回忆,湖南路和中山路交角坐落着青岛最早的旅馆之一----胶州旅馆(中山路17号)。大约建于1908年,欧洲古典复兴式的建筑。整座楼设计精细,装饰华丽,塔楼、尖角处理巧妙,以白、红、黄、灰色为主调色的中山路上,这座红砖小楼也是一个标志性建筑。需说明一点,这里的胶州,不是现在的胶州,而是《胶澳租借条约》“胶澳”二字。德文KLAUTSCHOU,音译成中文为“胶州”。青岛名人张道邨曾在楼底开过至诚药房,还办过一份《青岛快报》。鲜为人知的是,1945年,日本人还在楼底建了一座暗堡。
 
  行走在这条路上,不免产生许多联想。就说湖南路拐角的育婴医院吧,解放后是北京委托商行。1964年,笔者戴的第一块上海半钢手表就是在这里买的,因为是第一次,所以记忆深刻。后来妻子的二姨花120元,为我买上一块上海全钢手表,这在当时相当于我的三个月的薪水。1990年代后期,这座二层楼房被拆除盖成五层现代楼房。


 
  过了中山路,右面是原青岛市机械工业局,现已拆建。解放前,是贝克学生公寓、《民国日报》社址,后是一所海滨医院。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湖南路39号。这座楼不仅有特色,而且也很有故事。就建筑风格来说,是典型的欧式建筑,然而却是山东掖县人,号称青岛刘半城的首富刘子山所建。此楼始建于1923年,石砖木钢筋结构,坐北向南,占地792平米,高27.6米,楼内有34个房间。墙壁上的铭牌显示,最初是“东莱银行大楼”。至于刘子山的详细经历,建议读读文史专家贺伟先生写的《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
 
  和其他老建筑一样,这座老建筑也历经沧桑,几移其主。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成为日本宪兵队地址,无数中国人和革命志士被抓进去,遭受到严刑拷打,多少人站着进去躺着出来,这座楼见证了日本侵略青岛的罪证。抗战胜利后,又成为国民党的宪兵队。解放后,是青岛市档案馆办公楼,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档案馆搬走,暂时闲置。1993年出让给平安保险公司作办公楼。2011年8月10日,被寿光企业家李宗章以9000万收入囊中。这座建筑经过修葺一新,成为一家博物馆,这也是为青岛文化事业做了一份善举。


 
  不说洪述祖(著名戏剧家、作家洪深的父亲)的旧居,单说新新公寓的故事。湖南楼72号是有名的新新公寓,可惜已经拆除。此楼始建于1935年,是由刘子山的大哥刘文山所建。建筑为三层楼房,半圆形外观,银灰色,看起来挺洋气的。新楼竣工后,整体出租给商人王德亨,开办了旅馆和饭店。开业不久青岛沦陷,由张好古租赁开了一家绿洲游艺社,说是“游艺社”,实则就是赌场,一楼设有当铺,二楼是赌博室,三楼是鸦片室,都是妖艳女招待,集黄、睹、毒于一体。许多人输得家财耗尽,妻离子散。后因一个日本人赌博输光,跳海自杀,引起日伪当局不满,被迫关闭。旋即,被日本人依势强行低价收购。抗战胜利后,作为敌伪产被没收。出租给一商人,开设一家歌厅,萨克斯、小号、爵士鼓等乐队伴奏,歌女唱歌,其中紫光是当红的明星,许多歌迷趋之若鹜;几十对舞伴翩翩起舞,酒醉金迷,夜夜笙歌。
 
  解放后,恢复新新公寓名号,作为旅馆对外开放。1965年夏,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来青岛演出就下榻新新公寓。那次演员阵营强大,赵丹、白杨、上官云珠、王心刚、舒绣文、王丹凤等悉数来到。演出剧目是《雷雨》《上海屋檐下》等。每天晚上在青岛影剧院演出。为此还出了一则笑话:每天下午4点多钟,演员坐大面包车从新新公寓出发到青岛影剧院前下车,当时影院前面小广场是泥土地,刚刚下过一场暴雨,广场地面冲了一道小沟。演员一下车,无数影迷向前拥挤一睹演员芳容,不巧,把上官云珠挤得脚踏小沟边崴了脚脖子。此事成为岛城市民饭后茶余的谈资。上个世纪70年代,划归市侨办领导,改为华侨饭店。


 
  2005年此楼被拆除盖了新楼。同时被拆除的还有刘廷琛的“潜楼”、于式枚、商衍鎏的故居等。
 
  有人说,湖南路可以写一本大书,其实青岛的每一条路都是一本书,承载着青岛百多年的历史,只要我们认真读,就能读出味道来。
 
  (作者简介:侯修圃,作家、青岛教育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