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从青岛出发——“辉煌号”旅游记

作者:郝守杰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07-17
  一
 
  船在行,向东。挈妇将雏,十七人已在三楼三个房间安顿好(有五个不到四岁的孩子)。邮轮长一百九十米,宽二十二米,七层楼高,以二十节左右的航速前行。船上有22个团,共一千多人。6月27日11点,“辉煌号”从青岛港小港邮轮码头启航。


 
  午饭后,各自活动。孩子们追逐玩耍,与日本产的机器人对话。大人们上到五、六、七楼船尾平台观海拍照。也有在五、六楼餐厅“斗地主”、“够级”、“五人保”的。下午三点《一见钟情》节目张雯于六层船头大厅搞相亲节目演习,采访几个单男独女。之后来到七层船尾,平台,看“青岛市南音乐之帆演唱团”唱红歌,有团长、主持、独唱、合唱《四渡赤水》、《几度夕阳红》,联唱《敖包相会》,团长独唱《天边》,这是一只业余团队,在青岛已义务献演唱十五年,闲下来到六楼休闲酒吧ISNACK,点伏特加(三点五美元一杯)威士忌(三美元一杯)、拿铁咖啡(二美元一杯)Woiter来自印度尼西亚咖喱岛,月薪五百多美金(三千三百元),每跑十个航次可休一天。晚8点,女将们去了六层,“琥珀剧场”由船长Mr.xiong来领肤色各异的船员与旅客见面会,喝特制鸡尾酒,十元一杯,我们连襟四个来七层船尾平台加入“红歌”大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微山湖畔”,还有吹萨克斯的。与这些退休的老哥老姐放开歌喉从黄海唱至公海,心情舒畅,之后,我到七层健身房“燃烧”脂肪。
 
  6月28日,历时二十八个小时到达日本下关港。不很高的山上树木茂盛,山旁的楼房不很高,没有青岛港那样的高楼大厦。这里三面环海,风景秀丽,位于本州最西端,是山口县最大一个城市,建于一八八九年,是青岛的友好城市,这里道路很窄,左行道石舵车,鲜有超车和按喇叭的,无绿灯的路上,车子老早停下让行人,行人按行人红绿灯行。大巴车停在一非常干净的海边,去超市逛,蔬菜都得合人民币几十元一斤,一个苹果十几元,马路上跑的多是零点六六排量带窝轮增压器的“盒子”车。车子很便宜且适应,多是“丰田”、“日野”类日产车,几乎看不到别国车,日本人用车子,就象日本人穿衣服一样朴素,从不以买贵车显示身份。


 
  日本人月均收入22万日元左右(一万日元合六百二十元人民币)。地导小南二十九岁,来日本工作九年了,月收入二十四万日元,东北人,也是一个什么旗族人。小南教我们两句日语:“我哈腰”(上午好)!“他大姨妈”(我回家了)!他给我们讲了一些日本的事情:这边的点心很甜,且无添加剂,因此保质期短,日本人特爱吃甜,那是因为二战前日本不生产糖。
 
  在日本待一个月,你的鞋子不会脏,汽车上也是灰尘不染。出租车特贵:四百五日元起步费,三百米一跳字。日本人见中国人含饴弄孙,爷爷姥姥抱着孙子,外甥会很惊讶,年轻人的孩子自己抚养,老人不管。日本六、七十岁还有工作的。他们很少存钱,即时消费。在日本各地消费,百分之七十的地方可刷信用卡和银联卡,只收日元,不收人民币、美元等。
 
  大街上不设垃圾箱,每个人自带方便袋,将垃圾带回家,再分类投放,日本的废旧回收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三,街面上见不到污物,非常洁净。十八点回船,十九点至二十点,七楼船尾天幕酒吧ITALASSA,与青岛的老哥,老姐们在日本下关的大海上,同唱红歌:《我和我的祖国》、《蓝莓颂》、《党啊,我的母亲》,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真是别样的滋味,二十点(这边时间早一小时)船起锚了,奔向下一站。二十一点,到六楼船头琥珀剧场,一马来西亚小伙表演简易的魔术:“三根长短不一的绳子弄成一样齐”、“找一女观众猜扑克牌”、“再找一姑娘碎酒瓶在哪个纸袋子里”。二十一点五十分这里放电影:《湄公河惨案》,我看睡了,连襟拖我回三零二零房间睡觉。
 
  二
 
  六月29日,二十二至二十六摄氏度,星期四,小雨。船行十二小时于上午八点到达左世保。这个港口楼舍建筑转宏伟,也显得富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左世保是长崎县北初辟为军事基地。一八八六年设海军守府,后发展为军港,一九零二年设市,日侵华战争和二战期间为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基地,一九四五年美国海军进驻。朝鲜战争为美国海军主要不给基地。为黄海与日本海间交通要冲,扼朝鲜海峡咽喉。从一九六四年起常泊美核动力潜艇和航空母舰。美第七舰队基地。站甲板上望出去,见有航空母舰在海上游弋,不是很大。八点四十坐大巴出发,十二点到达长崎的和平公园。公园中央有一个巨型裸男石像坐在石基上,右手指天,左手伸着。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八月六日美国空军在广岛投下一颗叫“男孩”的原子弹。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十一点零二分美国空军第二次在长崎投下一颗叫“胖子”的原子弹,四十四多度的高温,伤亡八点六万人,占长崎总人口二十四万人的百分之三十七,战后死伤十四点九万人,留下了癌症、白血病、皮肤灼伤等后遗症。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国、美国、英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日本在吃下两颗原子弹后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无条件投降,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往前走,有各个国家立的悼念死者的石碑,中国一九八五年也立了碑。
 
  广场上有几队穿白校服的中学生,手拿调查表,分日文、英文,我给学生们填了表,问原子弹的爆炸时间,核公约,远离战争的呼吁,这些孩子英语讲得并不好,却彬彬有礼,腼腆得很。十三点三十分,到达长崎新地中华街,门楼上是一九八五年王震题的字,地导小南推荐我们喝第五种、柠檬水、特茶(七点八元人民币一瓶),带我们来旁边一小店各自要了生鱼片加米饭(七十八元人民币一盒)喝了散啤(约四十元人民币一杯),没青岛的有杀头儿,广场上有成群的鸽子在群里挪步觅食,并不怕人,人鸟共处。十四点到免税店,这时下开了雨。购物者全为中国人,有导游推荐的东西,象DHA保健品,马油洗发精,虎牌水壶、水素电热杯、松下剃须刀,也有盲目购物的,大多只是看看,每个人限购不能超五千元,大买东西的并不踊跃。日本有三大支柱产业:电子、吃车、生物科技,现实的生物科技比较发达。十八点回船。六楼船头在放原版《金瓶梅》票付二十美金,我来七楼船尾平台与青岛老哥唱了会红歌。海上的大雨不期而至,棚内灯火璀璨,棚外光柱里急雨飞泻。
 
  三
 
  雨驻了,临窗深思。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公元前二百一十年徐福东渡来到平原光泽(九州岛),知道寻不到长生不老药,回到中国,秦始皇绕不了他,决定留下来。徐福不仅教会了当地人农耕、捕鱼、锻冶、制盐,还将先秦文化带来了,徐福被当地人奉为“司农耕神”、“医药神”。现在的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有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七千二百个小岛,三十七点八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土地的二十六分之一,人口一点二六亿。公元三世纪中叶成立“大和国”,公元六百四十五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大化改新,12世纪后期,幕府时代。一八六八年,日本又向欧美列强学习,明治维新,跻身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军国主义,多次侵略中国、朝鲜。九十年代经济长期低迷,老龄化、少子化。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良好的教育,较高的国民素质,是仅此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从西汉之雄钟巨鼎旁走来的中国人,从盛唐之金宫玉殿下走来的中国人,从南宋之画舫笙歌粉雾中走来的中国人,遥望九州岛往日的简朴岁月,难免有一种面对化外之地的不以为然。这当然是一种轻薄。成熟常常通向腐烂,粗粝可能更具有强大生力,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山姆挫败英伦,蛮族征服罗马,满洲之了大明,都是所谓成熟,不敌粗粝和中心不敌边缘的例证。在这里,我不知道是日本的清苦逼出了日本的崛起,还是日本的崛起反过来要求国民们节衣缩食习惯清苦。但日本在二十世纪成为全球经济巨人,原因方方面面,我们面前一件件传统器物至少能提供一部分可供侦破的最初密码。这一个岛国昔日确实没有大唐的繁荣乃至奢靡,古代的日本很可能清贫乃至清苦,但苦能生忍耐之力,苦能生奋发之志,苦能生尚智勤学之风,苦能生守纪抱团之习,大和民族在世界的东方最先强大起来,最先交出了亚洲人跨入现代经济的高分答卷,如果不是发端子一个粗粝的边缘的清苦的过往,倒会成了一件不合常理的事情。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内有粮荒外有敌患之际,教育法规已严厉推行,孩子不读书,父母必须入狱服刑。如此严峻法显然透出了一个民族瓦薪尝胆的决绝之心。直到今天,日本这一教育神圣的传统仍在习惯性延续,体现为对教育的巨大投入,教师的优厚待遇,每位读书人的浩繁藏书,还有全社会不分男女老幼的读书风尚:一天上下班坐车时间读完一本书司空见惯,一个少女用七、八个进修项目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全部填满纯属正常,一个退休者不常常花点钱去学点什么,很可能被邻人和友人侧目白眼,即便这种学习有时既无明确目的,也排不上什么用场。日本人似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存危机感,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过,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知识一股脑儿地学完,永远不落人后。


 
  6月30日,晴星期五,海霞红,山烟翠。晚,十八点,中旅商旅分社辛总为我岳母安排了八十岁生日party.岳母一九三七年生人,经历了从日本入侵到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子孙满堂。《市南音乐之帆演唱团》放歌。《今日》、《一见钟情》栏目组现场录像:我代表这十七人讲了话。红歌响亮,辛总献歌,我让服务生放了迪斯科曲,全平台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这是一个异样的生日,这是在公海上,一帮青岛爱乐人一起happy的生日。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中国人要不断做强自己,这样才不怕军国主义,做好自己就是爱国。《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在公海的上空回荡。明天是中国共产党96岁生日,也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让我们的歌声更加嘹亮!二零一七年七月一日晴,上午十点“辉煌号”邮轮缓缓返回青岛小港邮轮码头。
 
  (作者:郝守杰,系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