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海岸路---一条红色历史之路

作者:郝守杰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08-10
  上世纪80年代曾多少次开着“130”货车到国棉一厂、二厂去送国内铁路小箱,那时从海岸路两头的铁路桥下过,得小心又小心。90年代又开着东风“141”货车去二厂干包车活儿,从8号码头将进口集装箱里的原料掏箱后,装车从二厂后门进去。那时旁边有个农药厂,散发着刺鼻的农药味,现在农药厂已搬往郊区了,原来的厂址处盖起了一片小区,叫“联成小区”,前年我临买新房子前,租住在120号楼的一个单元的14楼,没了难闻的气味,但海岸路还是那样貌不惊人。路两旁的老职工宿舍,四方火车站还在,只是多了些工贸公司、饭店、汽修厂、商铺。从东往西,右边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下一个人走。国棉一厂、二厂早已不在了,那里已是海岸路18号,叫“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先不讲大道理,老青岛人,你听说过你奶奶或老奶奶在日本纱厂当纺织工的故事吗?一百年前不只是太平路靠大海,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沿着四方一带的海边,建成的四方火车站也对着大海,人们去火车站时要经过海边的海岸路,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以后,因山东是原棉产地,青岛交通又方便,劳动力低廉,便在青岛兴建纱厂,先把大康纱厂(国棉一厂)建在海泊河入海口处,填海建厂。在它的北边又填海建了内、外棉纱厂(国棉二厂)。解放后,进一步填海造地,现在的海岸路已远离大海了。工厂建成后,行人、车辆多了起来,工人们有的住四方、沧口、台东镇和码头。每天早、晚两班交班前后,海岸路口人流如潮。


 
  那时的纺织女工,青岛人叫“纱厂大嫚儿”,因为女工一结婚就要被开除。所以结了婚的妇女,也是大姑娘打扮,怀孕之后用布条勒住肚子,不让“把头”、“工头”看出来,每天工作12小时,从早6点到晚6点,到后期就得请病假,把头张口就骂,动手就打。上厕所要领牌,有时连水都喝不上,下班时要解开衣裳上下检查,这时日本的男人把头趁机污辱中国女工。


 
  女工们干活很累,工资却很低,1922年青岛工人总数已超4万人,产业工人2万人。1924年3月28日,王象午从胶澳督办署工程科调至四方机厂,担任绘图员,并住进了此院。在这里王象午与中共“一大”代表邓恩名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青岛支部,王象午是中共地下党员,邓恩铭任书记。1925年5月29日日本枪杀纱厂中国工人,以沪青惨案为导火线,引发了全国性的反帝群众运动,史称“五卅运动”。当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会长的刘少奇来青岛视察工人运动就住在王象午他们革命的地方,海岸路18号。当时是青岛大学学生会负责人的罗荣桓领导全市学生支援工人运动,“五卅运动”成为青岛百年史上规模最大的群众运动。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决定放弃青岛,只是临撤退时炸毁了内、外棉等几座日本工厂。1938年1月,日本占领青岛,又重建了当年厂房被炸的地方,解放后又建了新的工厂,上世纪90年代国棉一厂、二厂注重产品,更换产品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海岸路18号,四排平方,呈方圆形围合面成德式大院,原为四机四公司职员宿舍,王尽美、李慰农也在这工作过,国棉一厂、二厂址也在此,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青岛革命的发源地,海岸路,一条不长的路,却是一条有着红色历史之路。
 
  (作者:郝守杰系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