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漫笔德县路

作者:侯修圃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10-30
  一

  德县路像一条龙,龙头就是原总督府,昂首挺胸仰视大海,似乎显示出当年德国占领青岛的傲慢;龙爪一弯就把原胶澳法院拦在怀里。胶澳法院是德县路2号,解放初是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门对着小公园,旁边就是市南区法院,实际上一栋楼两个单位。随着市政府的东迁,青岛市中级法院和市南区法院相继迁走,市南区检察院把这座楼房全部收入囊中,成为一枝独秀。


 
  过了明水路,一座有名的历史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德县路4号,门口挂着黑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群——路德公寓旧址。日占时期,日本医生若规宽隆开办了若规医院,自然是名楼名医,服务的对象可想而知。抗战胜利后,成为青岛市教育局办公楼,局长孟云桥。1949年6月2日,跟随人民解放军入城的文教接管大队当晚宿在这里,睡地板是不言而喻的,第二天分赴各区实施接管工作。以后,改作青岛市卫生局办公楼,名医刘镜如局长曾坐镇这里。
 
  青岛市教育局只好迁到德县路1号。你很难想到,这座紧靠总督府的别墅楼曾是大名鼎鼎的李公馆,也就是逊清遗老李德顺的住宅。作为青岛市教育的最高领导机关,出过几位名局长,因而也有几度的辉煌期。不说30年代的雷法章,也不说40年代的孟云桥,单说解放后,就有张子石、唐瑞五、王锡衔、陈显青、邓云峰等,他们不啻是彪炳青岛市教育史册的人物。
 
  过了湖北路口,立即给人一种清爽、舒心的感觉,不仅仅是一株株百年法桐隐天蔽日,一扫秋老虎的余威,而一座座花园式别墅在绿树环绕中欲隐欲显,红瓦绿树,翠竹猎猎,花木扶疏,绿中有红,色彩搭配极为协调。为了招人喜欢,爬墙虎只好爬上墙头搔首弄姿,如不是汽车的“嘀嘀”声打破时空的宁静,你还真以为进入花园之中呢!
 
  虽然一座座别墅经过粉刷和修葺外表焕然一新,但掩饰不了室内磨损的地板和陈旧的窗牗,吱吱嘎嘎的楼梯也在诉说着昔日的故事。
 
  德县路3号是总督牧师宅第旧址,始建于1901年,有市政府立的牌子为证。给人的印象是,往往在幽静中蕴藏杀机,你不曾想到,德县路5号,在抗战期间曾是日本特务机关“武公馆”;抗战胜利后,又成为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所在地。有牢室和审讯室,夜深人静不时地传来审讯声,使行人毛骨悚然。7号的三层楼房,粉刷的米黄色,新鲜而不失古朴,日占时期曾是日本井上美畅的私宅,大门前,马路边,一棵法桐两人对抱粗,树皮斑驳,老树虬枝,见证了百年的沧桑。


 
  德县路9号,是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992年到新加坡培训,曾到那里检查身体并办过手续。据说解放前曾是一座宾馆。11号曾是逊清广西总督李家驹的私邸。人民医院东扩建时履为平地,新楼卓然而起,人民医院大门由安徽路改为德县路,威武不失气派。
 
  安徽路和德县路拐角的德县路23号,郁郁葱葱,绿树环绕,给人一种“侯门深似海”的感觉。大门赫然镶着黑牌:青岛市优秀建筑:德式建筑,1905年建,占地2000平米,建筑面积1000平米。德占时期为私人宅第。至于主人的变迁不得而知。解放后,为青岛市防疫站办公楼。
 
  二
 
  站在安徽路和德县路交角口,我仰视在绿树丛中的德县路小学,其背景是高耸云霄的天主教堂,在夕阳中朦朦胧胧的,似两枚待发的火箭,不啻是青岛标志性的建筑……
 
  德县路小学,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两所私立小学合并而成的,即晓光小学(前明德小学)和向群小学(前圣功小学)。其渊源是:
 
  私立明德小学。1900年建,德藉神父白明德在斯泰尔修会圣言会馆的东边(现德县路14号),建了一所专收男生的小学——德华学校,两栋楼房,三间平房,一个礼堂。始办时设3个班,学生60~70人。是青岛市最早的教会学校之一,同时也是进入城市化开发之后青岛最早的正规学校。在当时,青岛这样的学校(包括官办学校、教会学校、修道院女校)不超过5所。


 
  1922年,白明德以自己的中文名字将德华学校更名为私立明德小学校,教室有17间,办公室1间,杂用间6间,教员7人,职员4人,有学生159人。校长为翁格满,每年教育经费约1890元。
 
  1926年,学生增至200人,校长周国屏。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该校有11名教职工,159名学生。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经青岛市教育局通令,明德小学重新立案。1931年8月,校务改组,校董事会聘请天主教圣母文学会修士彭玉麟接办。民国政府接管青岛以后,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统”在青岛建立组织。1938年1月,日本占据青岛,“中统”转入地下,明德小学成为“中统”地下据点之一。中统青岛室主任韩亚夫是明德小学教师,交通员戚胜生是学校传达室的传达。在校内教师宿舍里,设有秘密电台与重庆联系。1939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及汪伪政权时期,日本宪兵队在明德小学查出1部电台和一些抗日书刊,将校长彭玉麟逮捕刑讯,并勒令该校停办1年。1940年8月复课,由圣母文学会修士何致中接办。1943年扩充校舍,学生增至600人。1944年,何致中患病辞职,由教务主任张春隆(修士)继任校长。1949年1月,天主教修士宇焕荣任校长。解放后,明德小学改为晓光小学。
 
  私立圣功女子小学。1922年9月,天主教德籍神父维昌禄于德县路13号创建私立圣功女子小学。这个地址是据《青岛教育纪事长编》记载。据1952年两校合并见证人徐静贤记忆,1952年,她任德县路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校长杨茂赞。她参与两校合并,她亲自到圣功小学领学生,地址是修道院(浙江路28号)靠德县路一边,门窗在德县路上。当时学生不太多,全是女生。她整好队伍,看到一年级小学生哭泣,做了一番安抚,就领着小学生的手,排着队走,由于两校相隔不远,德县路小学这边师生敲锣打鼓列队欢迎,圣功小学的学生看到此景此情,才破涕为笑。笔者最近考察一番,认为,单号在7中那一边,双号在德县路小学一边,徐静贤校长提供的地址更合情理的;另有一个解释就是,开始圣功小学在13号,后来迁到修道院内靠德县路一边。
 
  抗战期间,圣功小学人事变动频繁不去说它。1947年2月,聘高杼泉任校长,1948年2月,高杼泉因病辞职,由教务主任代理校长。青岛解放后,教务主任辞职,校董事会聘校内教员尹抱初任校长。
 
  解放后,圣功女子小学改为向群小学。1951年3月12日,国家收回私立向群小学的办学权,由青岛市教育局主办。1952年,晓光小学和向群小学合并,成立德县路小学。总计30个班。从此,德县路小学走向新生。


 
  德县路小学培养了许多栋梁人才,如著名钢琴家刘诗昆毕业于此校(明德小学),原青岛市教育局长陈显青、副局长、主任督学李殿芳均毕业该校。
 
  谈德县路,教育是绕不开的话题。
 
  上个世纪30年代,在这里有一块空地,恰巧,天主教主教维昌禄热心教育,1929年,派魏若望司铎回美国,向美国天主教反映并请求在青岛设立一所女子中学,获准。经申请,市政府拨给这块土地,建立了这所中学,定名为:青岛圣功女子中学。1931年9月,设立校董事会,共11人,曹树声为董事长,聘请林黄倩英任校长,9月14日正式开学,只收女生,经费由美国教会拨给。林黄倩英任职两年,由周铭洗女士继任校长,1934年9月主持校务。周铭洗的妹妹是许地山的夫人,所以,那时的校歌是由许地山捉刀。
 
  圣功女子中学,对教师要求很高,英语教师一般是美国人,音乐教师多是科班出身,有专门音乐琴房。当年音乐教师谭抒真,解放后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沦陷期间,著名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一度在该校任国文教师。当时号称“贵族学校”,在这里读书的学生,多为富人家的女孩,穷人的孩子只能望校兴叹。1952年,收归国有,改名青岛第七中学。


 
  从这里也走出不少杰殊人才,诸如著名微循环专家修瑞娟、作家刘真骅、原江西省副省长黄愗衡;还有在1933年华北运动会上,包揽女子50米自由泳前三名的何文静、何文雅、何文锦的何氏三杰。
 
  三
 
  青岛七中以及对面的天主教堂是这座丘陵的制高点,由此向下一溜下坡,保留了马牙石铺的路面,走在上面似乎有一种沧桑感和厚重感。
 
  如果把德县路比作一条龙,那么马牙石恰似一片片龙鳞,尾巴一甩就到了中山路。潍县路和德县路交角是一座高五层的现代建筑,楼下是“馅饼粥”。馅饼粥,始创于1926年,是岛城历史最悠久的清真饭店。过去是三层楼房,重新建造装修后,保留了传统清真小吃羊肉馅饼和粥饭,手抓羊肉、烤羊腿、清炖羔羊肉、烤羊肉串等均居独有特色,纯正的清真风味。


 
  馅饼粥原经理铁子珍是回族人,是铁杆京剧票友。“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也是回族人,他与铁子珍是朋友,所以马连良每次到青岛演出,都在馅饼粥用餐。同时,铁子珍也与尚小云是朋友,所以,1950年,尚小云的儿子尚长荣在青岛拜陈富瑞为师,其仪式就是在馅饼粥举行的。尚长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协会会长。
 
  德县路47号是乐口福饭店,始创于上个世纪40年代。该店菜系以鲁菜为主,兼营其他菜系,其清蒸佳吉鱼、炸蠣黄、油炸全蝎等享誉岛城。以后改为商校的实习基地。


 
  馅饼粥的斜对面,曾有一家叫小礼查的西餐馆,还有一家照相馆。解放后,市南区防疫站和市南区文化馆分占对面两座楼房,防疫站在东,文化馆在西。老年人不会忘记文革期间,在文化馆门前一溜橱窗里布展着“街头诗画”,虽然面积不大,却成为当时文化界的热点(也包括其他区的街头诗画),曾被称为荒漠里的绿洲。主编就是知名作家吕铭康(因有专门文章谈及此事,这里不赘)。如今这里成为小吃店、茶行、烧烤店等。到了夜晚,霓虹灯闪烁,人流如潮,无疑是游人游玩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