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老青岛的“凤点头”锣鼓

作者:吕铭康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11-06
  人说“凤阳花鼓好”,我道“青岛锣鼓绝”。我是1950年来青岛定居,逢年过节总是爱看锣鼓队的精彩表演。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正是“公私合营”掀高潮的时节。在当时最热闹的“街里”(即中山路一带),天天是锣鼓喧天。主要是出自江宁路的“劈柴院”和胶州路116号的“积厚里”的一些锣鼓队。他们击打的“凤凰三点头”(简称:凤点头)的锣鼓点,格外优美悦耳,非常震撼肺腑。


 
  “凤点头”只需要五件锣鼓家什,其中是堂鼓、大锣和铙钹三大件,以及小钹、小锣两小件。五个人一凑,就是一台戏。堂鼓是总指挥,鼓点有时如同暴风骤雨,有时恰似闲庭信步,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抑扬顿挫。开始舒缓,接下来是“幺二三”、“三二幺”,再就是“四个幺”,一切都是堂鼓说了算,其他的都是聚精会神看着鼓手的动作。大锣则是听着鼓点,该敲就敲,该放就放,该捂就捂。而铙钹就颇有难度,操作者就得紧密配合堂鼓,专门在空间咔钹,既要咔得完美,又要上下反复搓钹,甚费气力。至于那小钹和小锣这两小件,一板一眼打着节拍即可,但堂鼓一停,就必须立即鸦雀无声。有时为了配合“跑旱船”、“踩高跷”,还加上唢呐。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节庆气氛愈加浓郁,此时必定观者如堵。当年孩提的我也曾经邯郸学步上街游行打过“凤点头”锣鼓,因而对这个锣鼓点一直是难以忘怀。


 
  据了解,“凤点头”锣鼓点是上世纪40年代,由住在积厚里的青岛商家李凤阁出资,京剧鼓师蓝宝仁以及林松涛等,在当时的“胶澳锣鼓秧歌点”的基础上,与京剧锣鼓相结合而创作出来的。是典型的老青岛“土产”。
 
  当时,劈柴院和积厚里的许多年轻人,都对“凤点头”锣鼓点有着极其浓郁的兴趣,还经常进行PK,相互取长补短,使其更加完美动听和引人注目。以致“凤点头”锣鼓在1956年达到高峰。那时劈柴院“凤点头”锣鼓队的最佳组合是:王良智的堂鼓、李建章的大锣和张鸿禄的铙钹。恰恰那时13岁的我住家临近积厚里,耳濡目染就学会了“凤点头”锣鼓,堂鼓、大锣、铙钹我都能上手,因此时至今日我还能熟练地重操旧业……


 
  后来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文革”中,凡是“最新最高指示”发表,各单位就必须立即上街游行,敲锣打鼓表示庆祝。为了壮大声势,虽然打的都是“凤点头”锣鼓,但不再是五个人,而是50人,甚至上百人。尽管是人多势众声势浩大,难免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仔细听来便会感到锣鼓杂乱,这种“人海战术”是弄巧成拙极不悦耳。近年来,“凤点头”几乎销声匿迹,锣鼓队只讲气势,而缺技艺,我对此一直深为忧虑。现在,青岛一些当年擅长“凤点头”锣鼓的古稀老人,为了防止我们老青岛独有的“凤点头”锣鼓失传,至今依然雄心未泯,组建了“凤点头”鼓乐团,经常聚在一起回顾、切磋、练习。近年来,作为一直担任青岛国际沙滩节艺术总监的我,就连续三年邀请他们参加了青岛国际沙滩节开幕式的表演,深受人们的关注。为此,他们正在竭力寻觅着机缘,争取能够申报“非遗”……


 
  吕铭康: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著有《青岛与京剧》《青岛与曲艺》《青岛京剧艺术》,出版个人散文集《缘分》《求乐》,主编《2000青岛儿童文学选》(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等。曾任青岛广播电台主持人,直播主持了14年以京剧为主的戏曲节目,创办并直播主持《文联之声》(与文化名人对话节目);并任电视台编导,拍摄200余部电视专题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