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先生在《忆青岛》一文中写到:“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我想,梁先生当时大概最喜欢徜徉的就是大学路了,因为闻一多先生就住在这里。那个时代的大学路附近可谓是文人名家荟萃云集,沈从文、老舍、洪深等在此任教,来青岛讲学的大师则有章太炎、胡适、陈寅恪、冯友兰等,一时间,青岛港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码头。
据说,大学路是青岛市的第一条街道。其实,这条街最早叫做“东关街”,后来被德国人改为“奥斯帕斯街”,此后因1924年青岛私立大学在此建立,遂名为大学路。1930年山东大学搬迁来与此合并成立国立山东大学,1958年山东大学迁回济南后,1959年在原址上建立山东海洋学院,1985年改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在青岛,一提起大学路,人们就会告诉你:海大墙外的那条路就是了。
如今的大学路,窄窄的一条街,既不长且是单行道。路的一边是海洋大学那长长的朱红色的校园西墙,另一边则是翻新的老楼院,有低层的楼房,间或座落着德式风格的红色拱形屋顶小楼院。大学路最令人喜爱的是道路两边高大粗壮的法国梧桐,有的已经有百年树龄了。
在浅秋的午后,阳光是淡淡的浅黄色,树叶如微微嵌入黄色的丝线一般,绿得不再纯粹了。浓荫蔽日,树影斑斑中,偶尔飘落一片手掌大的梧桐树叶,拾起来一看,树叶一圈儿微黄的干枯,似乎是岁月深远的记忆。
近几年,大大小小的咖啡馆,随着年轻人对大学路的喜爱之情,纷纷如花朵般开放,大学路因此在历史的星空中便飘出了西式的别样风情。那浓香的咖啡,那欧式的雕塑,那尖尖的屋顶……古老与年轻的缠绕,怀旧与希翼的深情,青春的迷惘与渴盼……都拖曳在年轻人探寻的脚下,闪烁在他们明亮的眸中。
大学路,当之无愧成为青岛最文艺的一条街。
大学路边的海洋大学门口那些一人不能合抱的大树,枝干虬龙老苍,树叶硕大若盖,像饱读诗书的智慧老者令人肃然起敬。跨入大学校门,这里是人类知识与理性的殿堂,对个人可熔炼独立之思考、人格之自由,对社会若人类进步、文明递进的助力火箭,是关乎形而上的静默火山,总有一天会勃然迸发能量巨大,在人类智慧的花园中成为一株炽烈燃烧的花朵。
尤其是当下中国的富裕与发展,大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年轻人都能跨入大学之门,他们能够站在世界先贤的肩膀上沉思与眺望,触摸到思维思想的隐秘花园,形成人生哲学的思考脉络,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而年轻人聚聚的地方一定是标新立异活力四射的,咖啡馆这种西方舶来品来此扎堆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咖啡馆的兴起,让大学路成为青岛一个现代派加洋派味道十足的旅游景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若“隐隐飞桥隔野烟”一般消弥殆尽了,因此茶文化在大学路也就鲜有立锥之地。
虽说老舍纪念馆就在大学路上的一个小胡同里,很多人却并不去探访,往往流连于街景,拍一通很文艺的照片发朋友圈。还有拍婚纱的新婚燕尔小夫妻,在摄影师的指挥下,对着镜头绽放着对未来甜蜜和幸福生活的各色微笑,笑得那么笃定,夸张,沉醉。
逛累了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来一杯咖啡,体会一番法国式的浪漫风情。
谈起咖啡,绕不过的是法国咖啡。白色的桌子、蓝色的咖啡杯、随风飘扬的遮阳棚、忙碌的服务生、悠闲的风琴……定格成法国典型的咖啡文化意象。
据说巴黎有12000多家咖啡馆,何以法国人如此酷爱咖啡?其实,咖啡馆不是吃喝消遣那么简单,而是法国人精神追求的理想之地,与中国人心目中的桃花源有相似之处。
咖啡本是希腊语,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它的故乡是非洲,到法国之后枝繁叶茂起来。中世纪旧王朝时代,法国的文化中心在宫廷,而18世纪的启蒙时代,文化中心开始转移到各种沙龙、俱乐部和咖啡馆。因此咖啡馆成为社会活动聚集地,成为各种思想、思潮甚至大革命的孕育温床。
普罗科普咖啡馆里,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学者们决定,以人文和科学精神向中世纪神学和蒙昧传统挑战。著名的丁香咖啡馆,活动着海明威、毕加索等一大批文化巨擎。花神咖啡馆里,萨特在咖啡桌上写出来《存在与虚无》的哲学巨著。
法国咖啡馆开放出法国文化、艺术、思想交汇、碰撞、燃烧的人类智慧花朵,咖啡馆成为法国人精神享受的象征。
咖啡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西风东渐漫步而来,时间其实不长,大规模渗入是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中外合作,君不见外资企业的咖啡机是员工标配,货架上的雀巢咖啡给中国人扫了盲。
现在有许多人爱上了咖啡,尤其是年轻人。茶、可乐、咖啡是全世界的三大饮品,比起喝茶的许许多多讲究,咖啡简单快捷,香气浓郁纯粹,又有各色花式咖啡,再加上奶泡儿拉花儿,配以精致娇艳香腻的甜点,色香味俱全,也难怪年轻人喜欢。
虽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泡咖啡馆,但真正的咖啡馆文化远没有形成。中国大部分人的社交还是在酒桌饭席上,何时能把咖啡馆当做聚会交流分享学习的场所,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与范式,才算深得咖啡文化的真蕴。
总喜欢到大学路上走一走,在浓荫的暖阳中感受初秋的清爽,那些青春洋溢的笑脸,那些肆无忌惮的笑闹声,一下子就涤荡濯清了内心的些许的无奈与惆怅,心情立刻开阔了起来。
走进一家咖啡馆,坐在院子里,阳光刚好,不冷也不热。虽说树下一杯咖啡,独酌无友人,也很知足了。
但愿大学路的咖啡馆不仅打磨咖啡,也打磨人们的思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