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回想刻蜡板和油印机

作者:吕铭康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11-15
  现在,电脑已是司空见惯,随之而来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也是比比皆是,连我这样的极其普通的家庭,也都是一应俱全。前不久,在青岛昌乐路文化市场的一个旧书摊,突然发现了我在1967年亲自刻印的一本《中央首长讲话》,顿令我喜出望外,那时我才23岁啊!于是,我毫不犹豫花了十块钱买了回来。望着这47年前的油印本,浮想联翩,不由得回想起与刻蜡板和油印机的缘分了……


 
  在新世纪到来之前,电脑还很不普及。刻蜡板,是我们各行各业的办公人员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一般单位,要打印出一个书面材料,就得有专人把专用的打印蜡纸铺在一块30×10厘米的钢板上,用铁笔刻上必要的文字,然后再把刻好的蜡纸贴在油印机的纱网上,用蘸着油墨的滚子,一压一滚,一张一张印制出来。那时的政府部门或是大型企业,有的则有汉字打字机,把字敲打在蜡纸上即可,显得非常的工整;有的还有手摇油印机或高速油印机,这些都很令我艳羡不已。


 
  我是1960年开始接触刻蜡板和油印机的。当时是在一所小学代课,要给学生印发一些语文辅导材料。事前,我就关注到刻蜡板多是书写扁扁的魏碑体,故而我就专门练习过魏碑体。刻蜡板,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要均匀用力地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写,必须轻重有致,用力轻,印出来的字就模糊;用力太重又会划破蜡纸;同时还得格外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刻错则需涂上改正液。一般是每刻一张满满当当文字的蜡纸,得费用大半天的时间,完工后手指和手腕都感到酸痛。此时,位于安徽路的誊印厂就是专门刻印油印材料的,有时他们的活多,就请外面的人刻写,每张四角钱。当时收入微薄的我,就千方百计主动要来了一点活,偷偷地赚点外快。


 
  “文革”初期,作为一家业余学校教师的我赶上“停课闹革命”。我就把当时的一些所谓的信息,刻印成小本本免费发放,很类似于现今网络的“转帖”。尽管完全是义务劳动,倒也乐在其中。1973年,我主编市南区的“街头诗画”月刊,每期都要亲自刻印一册油印本,并补充上一些略长的诗歌以及散文、小说。据我所知,有些当年的老文友还保存着呢。时为青岛十九中学生的李洁还帮忙刻印了一期,字迹非常清秀美观,而今他已是知名作家、资深编辑,著有颇有影响的《文武北洋》。


 
  到了“文革”后期,某作家欲请人把他写的电影文学剧本刻印成册,一位老朋友就找到了我。我提出了一些具体困难后,对方让我们自己去买蜡纸、油墨和纸张,并说:一切放心,不会白干。于是就与两位文友合作,我主要刻板,他俩主要在家里印刷、装订。因文字太多,我独自一人忙不过来,就请誊印厂的朋友帮忙刻板,允诺也是每张四毛。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三个人夜以继日,同心协力,终于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但后来则是好不容易才问那位作家要来的钱,根本就不够成本,还得为之垫付他人的刻板费。而出乎意料的是,那位作家竟说我们是“投机倒把”,出了一大顿力,却蒙受这不白之冤,确实是苦不堪言,吃力不讨好!


 
  上世纪80年代,我所在单位在某宾馆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专业会议,我刻写了一份《会议流程》拟发给与会代表。我就请一位刚调来的年轻人,找宾馆的油印机给印出来。不料,竟将蜡纸贴反,印出来的字全是倒着的。因为参会人员即将到来,钢板和铁笔又在单位,根本来不及再行刻印了。怎么办?灵机一动,我就请司机弄点汽油,从宾馆医务室拿来棉球,仔仔细细把蜡纸的油墨擦得一干二净,总算是印了出来。当时,我确实有些急躁。唉,后来才知道此人是个有路子调来的“官二代”!
 
  如今,有了电脑文档和文字输入法,字体、大小、色彩完全可以各取所需,既能复制又可下载,还能够插上各类图片,简直是便捷极啦。显然,刻蜡板和油印机都已成了过去,这就是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自然规律。
 
  (吕铭康: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