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安然恬静上海路

作者:戴新阁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11-27
  说到上海路,人们自然会想起繁华的大上海,然而青岛的上海路却不是商业街。以前,它是以学校,办公,居住为主的一条路,安然静谧,默默地经历了一百年多的变迁。


 
  德占时期,上海路叫“上海街”,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改为“上海町”,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将这条路定命名为“上海路”。
 
  上海路从胶州路口,市立医院旁边起,穿过阳信路、济阳路、城阳路、甘肃路等十几个路口,转而下坡,穿过馆陶路,再经过胶济铁路到冠县路止,它是市区内唯一的一条有铁路穿过的马路,每当火车经过时,路口就会暂时停止交通,等待火车隆隆而过。


 
  上海路初始建在大鲍岛的东山上,如今这座山早已被高楼大厦所覆盖,已经找不到东山的痕迹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路的南半段可谓是学校街,当时青岛仅有7所中学,这条街上就聚集着3所。其中最知名的是礼贤中学。


 
  1887年11月,德国强占胶澳,出于长期霸占目的,1898年8月成立了所谓的教育委员会。第二年在东镇和李村成立蒙养学堂。1901年,又在附近农村建立了26处蒙养学堂。德国传教牧师卫礼贤毛遂自荐,提议办一所师范学堂,为蒙养学堂培养师资,得到德国殖民当局赞赏。随后在胶州路因陋就简办起了德华神学校(礼贤书院前身),招收了20余名学生,卫礼贤夫妇自任德文教师,经费由同善会负担。1903年,学校迁于上海路,正式命名为礼贤书院。


 
  当时这所新建的学院孤零零的伫立在上海路大鲍岛东山上,格外显眼。1912年,校舍旁边还建了一个尊孔文社,文社请清末的著名学者,学部副大臣、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总监(相当现校长),劳乃宣主持社务,进行中西文化交流。1914年建了尊孔文学社藏书楼,藏书楼图书3万余册曾与青岛市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并列为青岛三大图书馆。


 
  1923年礼贤学院,改名为礼贤中学,设初高中,下设高级小学。后又改为"私立礼贤中学",高中设普科、工程科、德文科。与同济大学签订教育协议,优秀毕业生直接升入同济大学。
 
  礼贤中学曾是青岛最好的中学,总成绩屡获全市会考第一名。解放后,195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接管礼贤中学,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1978年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省重点中学。


 
  九中是我国百名百年老校之一,是青岛市办学历史最长的学校。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历年来,一直是全市的热点学校,近些年,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青岛市政府,2012年9月在黄岛开发区投资7个亿,于2016年9月建成了青岛九中新校区,并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面积270多亩,是原来九中南北校区总面积的5倍。这所百年老校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礼贤中学旁边曾是中华基督教教会及附属的尚德学校,1920年由青岛市中华基督教长老刘寿山创立,后改为"胶澳商埠中华基督教私立尚德小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解放后,私立尚德小学改为私立民光小学,
 
  1952年与私立鸾台小学合并。同年12月,市人民政府接管,校名改为“青岛上海路小学”。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市重点小学。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解决周边居民入学问题,1966年市政府在上海支路8号建了上海支路小学,该校与上海路小学招生互补,如今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学校。
 
  抗日战争时期,礼贤中学对面有一家兴亚新报社,出版日文报纸《兴亚新报》,它的南边是陆军军官俱乐部,里面有礼堂和娱乐室,抗战胜利后改成民言报社,是国民党青岛市党部机关报,俱乐部成了盐务局。


 
  解放后两处建筑以及原先的第三公园合在一块,改成了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作为职工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颇有名气,人气也很旺。那时,人们经常过去看电影,单位也在体育场里举办运动会。至今文化宫里的文化气息依然浓厚,举办文化沙龙、笔会、每周一讲社会大课堂等,许多文友经常参与活动。


 
  上海路上的楼院建筑多为日式房屋,如上海路8号,原为日本神庙(已实施房屋征收)49号是铃木医院,在上海路和陵县路交叉口,大门设在上海路上,这座位于上海路西端的日式建筑始建于1922年,那年正是青岛主权回归祖国,日军在一战后首次全面撤军回国。
 
  1928年日本人回国并将铃木医院的房产转让给当时富甲岛城的刘子山。刘接手后,这座日式建筑也就更换了新主人,成为民居建筑并一直保持了下来。铃木医院旧址,随着时光的消磨,已变的破旧不堪,不久也许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该建筑的斜对面有座三层楼的拐弯大楼,那是解放前有名的裕得利酱菜园,以腌制的各色酱菜而闻名岛城。该建筑也建于1922年,酱菜园在轻藻町(今甘肃路)上还有腌制酱菜的大排作坊。酱菜园一直维持经营到上世纪90年代才彻底消失,随后成为一家保健品商店。


 
  上海路与馆陶路交界处,以前有五座建筑格外瞩目,东北角是英国的汇丰银行,东南角是日本的三菱株式会社,西北角是日本的朝鲜银行,西南角由两座建筑,一个是当年日本人的警察署,一个是日占时期开办的青岛学院实业学校。


 
  日占时,在青开办的学校有两种,一种只收日本侨民子弟,如青岛中学,一种是兼收中国学生,如青岛学院,青岛学院下设商业学校,旧址是现在的青岛第一中学,实业学校就在这里,后来是青岛第十中学。


 
  上海路是一条百年老街,由东往西,两侧的建筑有许多已破旧不堪了,有的已人去楼空,等待拆除。历史总是在波浪式的前行,旧的建筑逐渐消失了,留下的却是一段抹不去的历史记忆,路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