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漫话青岛拳击

作者:戴新阁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12-11
  青岛的拳击运动曾经名声显赫,20世纪八十年代与上海、南京、哈尔滨同称为中国“四大铁拳城市”,而当时青岛的拳击水平比其它三个城市又略高一筹,那时,拳击是岛城年轻人十分喜欢的体育项目。


 
  青岛的拳击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97年,青岛被德国人占领后,这种带有洋人色彩的运动,渐渐流传到了青岛。当时这项运动大都在洋人和水手间开展,青岛人称其为“捣鲍克斯”。
 
  一九四五年秋,日本侵略者投降,美国太平洋舰队,以护送国民党青岛保安大队为名,从崂山进驻青岛,从此美国水兵也把拳击带了进来。


 
  每到星期天,那些美国水兵,就会在前海沿一带的军舰甲板上打拳击,他们自己有时玩的不过瘾,就找几个青岛人上去对打,美国兵让青岛人轮番上阵,几个回合下来,青岛人常常被打的鼻青脸肿,这些人由此会得到几美分的补偿,或得到几个过期的鱼肉罐头、一堆“洋垃圾”之类的东西。
 
  为了养家糊口,一些胆大的青岛人,还主动应招到军舰上去对打,去当美国水兵的“人肉盾牌”,在对打的过程中,他们打掉了惧怕,增长了勇气,也提高了自己的拳击技艺,在当时码头人的眼里,这些人是青岛第一代拳击手,是码头上的“老大”。旧青岛有名的“八大锤”“四小锤”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


 
  后来,那些闯码头的人还把拳击手套带回家,甘愿为人家当“陪练员”。那时,拳击的活动大都在观海路、金口路一带。每到盛夏的夜晚,在那里就会听到隔墙传出来“嘭嘭嘭”的拳击声。这就是青岛拳击的开始,也是民族屈辱下,一段民间自发的体育运动的开始,后来有人称青岛是中国“拳击的故乡”。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始,到1958年我国先后举办过四次拳击比赛, 1958年, 在北京举行的比赛,是中国拳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锦标赛, 有21个城市的142名拳击选手参赛。 1959年3月, 由于种种原因(1运动员在比赛中伤亡), 中国的拳击运动被迫停止开展,并取消拳击运动正式比赛。直到20年以后,才重新恢复起来。


 
  青岛人喜欢拳击运动,有一段时间,年轻人对拳击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单一,那时岛城调皮的男孩喜欢练武术、摔跤,有时聚在一起打架,经常是一对一的“单挑”。拳击相比武术见效快,实战性强,为了提高“单挑”水平,出现了拳击热。在街院小巷深处经常有孩子们,带着棉手套(那时没有拳套)比划着捣“鲍克斯”。因为拳击是我国禁止的项目,所以练拳击也只能在暗地里进行。
 
  那时,敢于私下授徒的有江志壁、杜学礼、于学恕、蘧 峰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他们当中有的在省拳击队中训练过,有的是自学成才,颇受拳击爱好者的追捧,很多青少年也都以拜他们为师而荣。后来青岛的许多著名拳击手都出自于他们的门下,或是受到过他们的提携或指点。


 
  1979年邓小平在北京,接见了来华访问的世界拳王阿里,此事在我国拳击界引起了反响,打破了我国沉寂多年的拳击运动。1981年青岛老一代拳击运动员江志壁、于化贤等人,率先在青岛海泊河体育场组织了首届“青岛市业余拳击比赛”,因为是岛城首次公开的的拳击比赛,前来观看的人数众多,盛况空前。这也是全国正式恢复拳击运动之前的首次地区性的比赛。
 
  随后,青岛拳击几乎成了中国拳坛的代名词。从1981年青岛与上海的拳击对抗赛,到1988年“洛玻杯”全国邀请赛,1989年“密封杯”全国拳击大奖赛,92年的青岛“狮王杯”全国拳击邀请赛等,十几年间青岛共举办了十几届全国性的拳击比赛,而且几乎都是民间赞助。并先后十几次参加了外城市举办的全国级拳击邀请赛,青岛拳击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竞技水平大大提高。1989年在海泊河体育场篮球场内举行的青岛“密封杯”全国拳击大奖赛,三千人的看台座无虚席,省体委竞赛处的高建民处长感慨地对我说:青岛人真喜欢拳击呀!


 
  青岛拳击始于民间,因而有着极强的生命力。1985年,世界拳王阿里应国家体委邀请来华,在上海体院、精武体育总会授课时,青岛应邀派杜学礼、蘧峰、刘东利等近20名运动员。参加学习,阿里当时称,他希望在青岛创办一个“中美拳击友好协会”。
 
  同年,日本职业拳击队,应北京体院邀请来华讲学,传授拳击技术,期间,日本队邀请中国运动员上台进行拳击技术示范对抗,我市业余运动员司建占与日本职业拳击联赛亚军田敬对抗比赛,司以凌厉的攻势使田敬只坚持了两个回合就弃权,宣告失败。这次对抗,国家体委派官员观摩,青岛运动员的斗志和技术水平,大大鼓舞了到场人员,为恢复我国拳击运动树立了信心,不久国家体委在青岛、上海、南京、哈尔滨四城市试点,进而正式恢复了拳击比赛项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是青岛市拳击最辉煌的时期,笔者当时在四方区体委任职,兼任青岛市拳击协会副主席,因儿时爱好拳击,对拳击项目也格外青睐,先后组织过全国以及市级以上拳击比赛十多次,如全国“密封杯”拳击大奖赛、市“保险杯”拳击大奖赛,市“税务杯”拳击争霸赛等,连续八年举办了闫家山"企业杯"拳击比赛,虽是市级比赛,但参加执法的大都是国家级裁判员或全国优秀裁判,如陈占元、刘青盛、曲建民、王跃进等,青岛的拳击裁判人才济济,整体水平可以承办正规的国家级拳击比赛,至今还有不少裁判活跃在全国及国际拳击比赛的赛场上。


 
  青岛的拳击运动员,八、九十年代在全国各类拳击比赛及国际比赛中,曾获得过几十个全国冠军,夺得几百枚奖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拳击运动员,如王亚伟、于川、司建占、于德顺、李嘉铮、孙洪琪、王亚伟、赵树鹏、陈克历、于联志、张增胜、王立海、江照、黄斌、宋效臣、陈正君、李海等,如今他们中大部分都已成为国家队、省、市专业队、解放军、武警或大学体院的拳击教练,教授,在我国的拳击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岛的拳击自九十年代后期始,也一度出现过低潮,比赛成绩不尽人意,但不久又雄风重现,涌现出了不少优秀运动员,其中最为杰出的是张君龙,他生于1981年,16岁获全国青年冠军,2001年获全运动会冠军,2012年以中国体制内重量级冠军身份转世界职业拳坛。2016年4月,获得WBA大洋洲重量级金腰带,并连续6个月位列WBA前15,成为世界重量级拳王的有力竞争者。今年已四连胜,有望实现WBA大洋洲金腰带的第六度卫冕。


 
  老青岛人青睐拳击运动,大概与岛城人的性格有关,不甘示弱,争强好胜。而拳击表现出来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成为勇敢者喜欢的项目,青岛的拳击有历史的屈辱也有昔日的辉煌,更有美好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