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青岛老村庄—杨家村

作者:戴新阁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12-18
  说起青岛最早的村落,人们大都认为是前海的会前村(汇泉),其实原台东的杨家庄迁入岛城的时间也不亚于会前村,同是明代永乐年间,会前村的移民来自山西洪洞县和云南乌撒卫,而杨家庄的移民则全都是来自云南边陲。


 
  明代建文年间(1399—1403),朱允炆(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燕王怒,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在河北和山东一带进行了三、四年大战,史称“靖难之战”。也称“燕王归北”。最终以燕王胜利告终,公元1403年,燕王攻占南京,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为明成祖。
 
  一场大规模的“燕王归北”战争,波及全国,南方边陲云南也未遭幸免,许多地方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百姓纷纷外出逃难。其中有一大群杨氏农民,无奈中,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扶老携幼,跋山涉水,来到北方寻找平安家园。


 
  他们历尽艰难、坎坷,经过数月长途跋涉,到了崂山脚下的乌衣巷(村)。乌衣巷在明代属即墨县,因此杨氏家谱称:祖先来到“即墨乌衣巷”。善良的乌衣巷村民,热情友好地收留了这群来自云南边陲的杨氏同胞,并主动关照,使他们渐渐恢复了正常的农民生活。他们开始学习北方人按季节播种粮食,学着用有烟道的大锅灶做饭,学做地瓜干、苞米面饼子、馒头等,学习北方人怎么盖有别于云南竹楼、板屋的砖石房子,慢慢融入了北方人的生活。


 
  可是,乌衣巷这个地方耕地有限,很难维持这么多难民的生活。于是他们打算另寻土地和家园。乌衣巷村民,热心地向他们推荐了一处开阔的荒野地带。那儿离海也不远,可务农,也可以去海上捕鱼。杨氏难民愉快地接受了乌衣巷人的建议,于是搬迁了过去,这就是现在的台东(市北)。据杨家村的“族谱”记载:杨姓自乌衣巷迁往今海泊河南边一带坡地,逐渐形成杨家村聚落。后又有村民移居村西平洼地带,形成下村(今道口路周边)。


 
  他们搬迁到台东后,用在乌衣巷学的盖房、耕种技术,搭窝棚,辟地建房,烧荒种地,建起了最初的杨家村。随着村民不断繁衍、房舍扩建、土地不断开垦,杨家村人丁兴旺起来,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有四百多户人家、结构较为完整的村庄。杨家村传统的老房子,是“乱插石”的泥土墙壁,厚60多厘米。因为他们来自炎热的南方,害怕北方的寒冬,所以,把墙垒厚便于保温,屋顶铺着老式月牙状的小黑瓦。每家都有门楼子、黑漆门,门外两侧各有一个香窝,逢年过节烧香用。
 
  五百年前,杨家村建村时,四面都是荒草野地,没有人家。杨家村是台东一带最早的村庄。在几百年的漫长岁月中,村民都是以种田为主,捕鱼为辅。随着村庄的扩大,移民的增加,附近又逐渐出现了亢家村、田家村、吴家村、海泊村、太平村等。
 

(现在的台东邮局)
 
  1891年清胶澳总兵章高元率兵驻防青岛,在前海一线屯兵、封海、设立炮台,1893年清政府在山东沿海铺设军讯电线,在青岛杨家村设立有线电报房(现台东邮局),供胶澳驻军使用”,通过电报接收山东巡抚的指示及来自北京内阁总理衙门的饬令。1897年11月14日德军侵占胶州湾的"大事变",就是清兵从杨家村电报房,通过摩尔斯码发往清政府的。


 
  当德国水兵乘船落地,从中山路、胶州路一路溜达到台东的时候。他们把台东人当成了青岛真正的原住民。在德国风俗学家当时的许多记述中,他们认为台东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中国式乡村"。如台东的一些棋盘式低矮小茅屋、留着大辫子的老乡、海泊河边洗衣服的农家妇女等。


 
  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想创造一个欧洲风格的城市,在中山路东部设立欧人区,这些区域,有完备的上下水系统,家家户户有自来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在东镇建设风格却大不相同。1899年10月11日,胶澳总督府正式公告,杨家村以东形成的新居民区域命名为台东镇。“台东镇”这个名字,寓意高于台东边的集市。高台指的是凤台岭(今天的贮水山)因为这个村镇位于凤台岭东面,故取名台东镇。不久,周边的杨家村和下村也括入台东地界。
 
 
  此时,台东集市已现雏形,杨家村做小买卖的也多了起来,《山东德邑村镇志》记载:“一开始,人们并无信心,个别多事之人小心地、蹑手蹑脚地挨门逐户吆喝,带着笑脸向男人们推销他们的廉价货。如果东西卖光了,他们便会带着空篮子跑到其它集市去,再弄一些货来。人们在这里会遇到亲戚、熟人和朋友,似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有许多。他们在这里闲聊着,相互交流卖货经验。赚钱的诱惑,使有的人胆子大了起来,想到了当商人。于是,他们寻找最好的街角、热闹的场地和可以遮挡风雨的大门作为落脚点。一张旧桌子,甚至是一个空箱子或一个破筐子,在上面打上“货栈”的字号就成了铺子,就开张了。接下来,就是随心所欲地经营,似乎销售额和赚头都不错。这样的货栈越来越多,筐子逐渐排成了行,而且出现了卖鸡、卖狗、卖猪崽的了,甚至有些人用驴或者骡子往这里运商品、食品和木材。杨家村,已然演奏出集市的乐章”。


 
  德国人基于种族优越感,把台东镇建筑标准设定得很低,街道密度大,容积率高,空间较小,既没有行道树,也没有公共绿地。有上水无下水,居民多用公共水龙头。下水道直到上世纪30年代末才有所改善。在街道布局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棋盘式布局,台东镇的所有街道都横平竖直。整个区域规划了长400米x宽400米的居住区,划分成84个建筑地块。即今天台东一路至台东八路,清和路到菜市路之间的区域。这种街道布局在青岛很特殊。德国人贝麦称之为“上帝扔下棋盘”。多年来,青岛市南北差距很大,如果追溯根源,除地理因素外,与德国人在青岛推行华洋分治,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建设标准有直接的关系。


 
  杨家村以前,地处现在的辽宁路东头200米一段的两侧一带。南侧面积大,约占全村的三分之二。南北长300米,全村总面积有6万平方米。北侧呈斜坡形,北高南低。南侧地势低较平坦,当年杨氏难民建村时,选择这样一片土地,也许是考虑这里背着凛冽的北风,暖和一些。杨家村具体的方位:南至道口路,北到滨县路,东至郭口路、清和路,西到山口路(现道口路)。包括平定路、道口路及姜沟路的大部分、顺兴路一部分和滨县支路。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工业快速发展,杨家村的村民开始到附近的工厂做工。杨家村的工商业也开始兴起。到上世纪40年代,杨家村的经济收入,由农业、渔业转变为工商业。杨家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到大工厂去做工了,如瑞丰丝织厂(青岛丝织厂)、大英烟草公司(青岛卷烟厂)、大裕橡胶厂(同泰)、青岛啤酒厂等。日伪时期,日本人在顺兴路杨家村路段开了几家洋行,有于高洋行、大青洋行等。主要是修理自行车,加工黑白铁制品;大青洋行也是小铁工厂。杨家村人也有在洋行做工的。但工资很低,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
(以前马车总店旧址)
 
  辽宁路是青岛的交通大动脉。解放前,台东邮电局西侧的山口路有一马车总站。车是那种带篷的拉客马车,除了车夫,能坐4位乘客。马车路经辽宁路、胶州路、中山路,直到台西区的云南路。为了不污脏马路,马屁股上系着接马粪的布兜,这就是过去年青人背的“马粪兜”的来历。清和路靠近台东一路处,还有拉客的小卧车(轿车)的始发站。小卧车路经辽宁路,终点站在中山路。
 
  那时,杨家村中的那段辽宁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是杨家村的商业街,街上店、馆相连。有源盛栈酒馆,自家酿造黄酒;有外村杨氏开的“烩锅饼”;陈氏开的中药铺。还有顺天馆酒吧(舞厅)、照相馆等。另外,在滨县支路有兴隆货栈,卖米面油盐等食品。还有推小麦、苞米的磨房。


 
  杨家村早年在清和路与台东一路拐角处建了一座祠堂。堂内挂着黑漆金字的“敬修堂”大匾,供桌上摆放着杨氏祖先的牌位,墙上张贴着杨氏家谱。每逢除夕夜,村里人都要去祠堂烧香、磕头。祭奠祖宗之后,再给本家的长辈拜年。“文革”时,祠堂被拆除,如今已成了居民楼。
 
  对于祖先从云南长途跋涉来到青岛的杨家村人来说,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基于这种心理,杨家村的人对敬神拜佛特别虔诚。那时台东五路有座胡三太爷庙。原来是狐仙庙,因为跪拜狐仙不太符合民间的习俗,“狐仙”就演变成了“胡三”。变成胡三太爷庙。每年正月初三,杨家村的人都去进香。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庙拆除了,在原址建了台东五路小学,后改名台东六路小学。


 
  每年正月初九,杨家村的人还要去道口路的下村庙烧香朝拜,赶萝卜会。下村庙和萝卜会,都是在杨家村里。下村庙也叫清溪庵,从正门进去,中间是玉皇大帝殿,东有关帝圣君殿,西有火帝真君殿。还有青龙白虎殿,送子观音菩萨殿,以及土地庙。当时,这里的佛像比湛山寺的还要高大。庙东角挂着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钟。庙门外有两根大旗杆,旗杆上挂着长条黄旗。


 
  正月初九,庙会那天,同泰(大裕)橡胶厂墙外的道口路,东至郭口路,北至辽宁路,人山人海。杨家村的人在家门口赶萝卜会,萝卜会也就成了杨家村的大节日。萝卜会上不仅有许多卖青、红瓤萝卜的,还有麦芽糖瓜、棉花糖、糖球、熟元宵、热年糕之类的小食品,以及卖泥老虎、双管小竹笛、玻璃鼓鼓咚、叭哒猴、小老鼠、皮猴等玩具的。庙会上还有变戏法、练气功、唱小戏、打拳摔跤,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玩杂耍的,锣鼓喧天,鞭炮阵阵,热闹非凡。
 

(院里的厢房)
 
  1949年青岛解放后,这一民俗也保留了下来,但文革”时,“破四旧,立四新”下村庙被砸,殿堂、神像也拆除了,庙会萝卜会也随之取消。后来下村庙改成台东少年宫,半导体零件厂,台东文化馆,市北文化馆、等,但院子里还保留着两栋当年道士居住的厢房,厢房屋顶上的月牙形小黑瓦,也因年代太久破损漏雨,已被换成现代样式的太平瓦。但是屋檐的精工细作的多层次多插夹黑砖、支撑屋檐的14根朱红色的方形木柱、和近1米高的朱红色的护板,似乎还流露着当年庙宇的庄重与华美。


 
  如今这一切都荡然无存了,新建的三栋居民楼替代了昔日的庙宇,往日求神拜佛,枭枭的香火随风而去,不会在这儿出现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四方区政府率先修复海云庵,恢复了正月十六的糖球会,台东、市北区也相继恢复了萝卜会、元宵会。1991年正月初九在南山市场举办了第一届萝卜会,区政府在人和路和桑梓路口、东山路和延安路口各建了石质的牌坊,每个牌坊有三门,上面雕刻着龙的形象,栩栩如生。过去的庙会成了现在的“萝卜元宵糖球会”,糖球、萝卜元宵会自1991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7届,成为岛城民俗重大活动之一。


 
  昔日杨家村的老式平房,都早已变成了楼房,现在已经寻不到早年杨家村的痕迹了。在台东一路与清和路拐弯处,还有两栋老房子。最后还保留着些老式风格。分别经营摩托车修理部和美容院,如今这里也面貌全非了,大概不需要多长时间,这儿也要拆除了。


 
  城市的变化演示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从一个古老的村庄演变成一个小镇,从一个小镇演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市区,这是历史的变迁,也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一个真实的缩影。“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