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青岛的使馆街沂水路

作者:郝守杰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7-12-22
  街,东西走向,300米长,12米宽,路两旁古老的法国梧桐葳蕤地生长。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调登州总兵章高无移驻青岛口,青岛市开始建制。有个德国海军上将奥托冯、迪德里希斯于1897年11月14日率领舰队占领胶州湾,因此这条街就以上将的名字命名,也叫地利街、赤羽町,那是后来的事。


 
  街很短,却是一条使馆街,是青岛被德、日殖民的缩影。1902—1906年,德国殖民统治的最高机构—总督府建在葫芦埠(观海山)的南坡上,面对青岛湾和小青岛,整座建筑俯视图呈“凹”字型。楼前大空间,有大花坛,正南正北,7500平方米,向周边放射出六条道路,在周边街道旁建了法院,看守所、高级住宅,再前方是广西路和太平路,该建筑是砖石和钢混结构,采用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四层楼方,一、四层系辅助性房间,窗户偏小,二、三层为主要办公室,门窗很大。


 
  1914—1922年,1938—1945年,日本两次入侵青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在青岛的统治地位,日本驻青岛守备司令部在此楼办公。1919年“五四”运动,美法等国在巴黎开“和会”,将青岛的主权和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引起国人愤慨,中日双方多次会谈,1922年12月10日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青岛回归典礼,这是被帝国主义侵占城市中,第一个回归祖国的,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


 
  典礼在中午12时整举行,北洋军阀的中国士兵持枪走上台阶,向日方士兵敬礼,日方士兵撤下,中国士兵站入岗位,日方士兵按规矩定,应向中国士兵敬礼再走下台阶,日方士兵却骄横地不顾中国士兵,傲然走下台阶,一时间众皆哗然。
 
  1929年4月后,本楼相继成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青岛特别市政府,伪“青岛特别市公署”等机构办公所在地,1949年6月2日,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后是青岛市人大常委和青岛市政协自用办公楼,1995年,国务院批准这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楼就是沂水路11号。


 
  许多国家曾在青岛设过领事馆,沂水路的“头”1号曾是美国领事馆,“尾”14号曾是英国领事馆。沂水路1号正门面朝东南,顺着石阶拐弯向上进入花园别墅,别墅共1376、92平方米,围墙在沂水路和平原路的拐弯处,从西面看,与沂水路,江苏路丁字路口的小山上基督教堂隔街相望。1934年起为美国青岛领事馆,初在当年的汉堡街(现河南路8号),1946年升格为总领馆。总领馆1949年10月15日被新中国政府关闭,领馆人员于1950年1月23日离开青岛。
 
  1910年德国人齐默尔曼来青岛做律师和公证人,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办公兼居住的楼,是青岛最早的律师楼。该楼始建于1907年,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1027.2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花岗石、蘑菇石砌基,东南侧为建筑主立面,呈“山”字型。楼内设有南北通道门,木地板,木门窗、木扶梯,这就是沂水路14号。日德战争后,律师成了日本人的战俘,该楼后为英国驻青领事馆,1935年10月,升格为总领事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领事馆于1941年12月封闭,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馆务。1951年4月闭馆,馆舍被青岛市政府收回,后为民宅。


 
  沂水路6号是青岛最早的消防队,临街一层是有了部消防车的车库,地下一层住着日夜值班的消防队员,沂水路7号,是1907年建的迪德瑞希别墅,1933年作为中鲁银行经理宅,中鲁银行是当时青岛一家二流的私营银行。
 
  沂水路8号的老院子有口老井,系石上钻凿而成,老井深不可测,吊半桶水下去,水桶下坠后失踪,有人讲是“无底洞”,老楼还在,老井消失了,传说颇多,市长“文革”名人曾住这里。


 
  公元1996年时的沂水路9号挂着铁路局招待所的牌子,那时的我开一辆“金狮”面包车天天走入这个大院,一个镇江籍的吴姓老板要在沧口开一家叫“南方商厦”的商场,办公地租住在这,我在这上班,进门左拐是个大院,院内有几棵老树,院内这座楼很洋气,有很多木门,楼内有很多房间,木板地走上去“嗄吱”响,沿一旋转面的木梯上楼,楼梯扶手上一上一下有两个狮子,这处建筑始建于1899年,初为德国高层官员官邸,亦称“十一号官邸”1912年改称“营部大楼”是德国海军营部大楼。后交给胶济铁路局管理、使用。我在那工作时,对面8号是《青岛早报》前身—《青岛生活导报》的办公楼。
 
  街,沂水路街,100年弹指一挥间,十九大后,中华民族正在为两个200年而奋斗,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让我们不忘国耻,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