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浪花啊 可爱的浪花

作者:任忠山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1-24
  盛夏,燕雀狂躁地在天空中盘旋回绕,我领着孙女向石老人海水浴场走去。
 
  我们不是第一次到这里来,从家乘坐二十分钟的公交车,下车只需走五分钟就到了。大概海上起风了,我们越走越凉爽,但是“跨过去”的声音越来越热烈,倒感到炎热起来。


 
  当我们走进石老人浴场那松软的沙滩上,“跨过去”的喊声就更响亮起来。我是老花眼加远视,颇利于观海。我随着声音望去,一群孩子正迎着上升的海潮呼唤。他们的身体前后俯仰,左右摇动,有时作出握手的姿势,有时作出拥抱的姿势。他们边喊边笑,喊声震荡着辽阔的海空。
 
  孙女赤着小脚,迫不急待地在沙滩上奔跑,很快就加入了那群孩子当中,为了保护她,我紧跟其后。


 
  当时,海上的风力大概三四级左右,推动一排排雪白的浪花扑向海滩。前一排消失了,后一排又跟上,循环往复,有增无己,“跨过去”的声音也越喊越起劲。原来他们并非要跨过海水中游动的海带海草和水中奔跑的小鱼,而是要跨过波浪相互冲击,激起的一排排亮闪闪的浪花。孩子们不忍心踩碎浪花,想让浪花尽情的开放。浪花是江、河、湖、海和风孕育的结晶,无风不起浪,无浪又怎么能产生浪花呢!而且浪花开放的大小与风的大小息息相关,风大产生的浪花就大,相反,风小产生的浪花就小。波浪起伏的大海,在夕阳照射下,像一个笑皱了脸红光满面的巨人,喷吐雪白的唾沫,扑向人们的胸怀。


 
  浪花一闪而过,有些像昙花,但又决非“昙花一现”,而是反复涌现,具有不断增长的生命力。它虽然没有清香,却令人感到清凉。在酷热窒人,挥汗如雨的盛夏,人们急需“清凉”是远远胜过“清香”的。无怪乎跑得浑身冒汗的孩子,一见浪花成排而来,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无数次的“拥抱”,无数次的“握手”。雪白的浪花成排地扑来,孩子们也成排地向浪花伸开双臂。浪花蒙头盖脑汹涌而来,好像咆哮的巨人撒开了银线的网。孩子们首当其冲,脸蛋儿虽然有点发麻,甚至有点痛感,但总的感觉是凉爽、舒畅、痛快。他们成排屹立,仿佛岿然不动的海滩堤坝,浑身插上了开而又败,败而又开的雪浪花。浪花虽然不像桃花、杏花、梅花、樱花能成枝、成束、成朵地带回家去。但是,海上的浪花却像成排开放的花,能歌善舞,永开不败,富有生命力的花。暮春的柳絮虽然也漫天飞舞,但它给人以混乱的感觉,给人以燥热的感觉,给人以春意阑珊的感觉。不像海上的浪花,如同盛开在孩子们的心田,给人以生机蓬勃,心旷神怡的感觉。难怪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要“跨过去”,用这样的举措来保护浪花。


 
  孩子们在感受酷暑时,要跨过大海的浪花,虽然是一时的兴之所致,却也给人以启示: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中,孩子们竟敢站在浩瀚无边,深不可测的大海之边,与浪花“握手”,与浪花“拥抱”。当夕阳西下之时,却显示出一种意气风发的朝气。要是饱经世故的成年人,谁能像孩子们那样在海潮上涨的黄昏时节,高喊“跨过去”、“跨过去”呢?孩子们的心灵真像浪花那么透明、纯净,一尘不染。


 
  在阵阵“跨过去”的欢呼声中,我这个老小孩简直被陶醉了,不知不觉地也伸出了双手,做出握手和拥抱的姿势。我拥抱什么呢?是孩子?还是浪花?我不禁轻声地呼唤:可爱的浪花!可爱的孩子!


 
  世界上的歌舞已经有很多很多,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舞。然而,似乎还没有一支以浪花的旋律谱成的交响乐。也似乎还没有呼唤“跨过去”的浪花舞。而孩子们的兴之所致,却表演了这么一场海阔天空,勾心摄魄的交响乐与浪花舞。遗憾的是无人为之录像,录音,只能储存于我的秃笔之下。


 
  夜幕的渐渐垂下和潮水的上涨,把我和孩子们赶上了岸。我领着有些疲惫的孙女朝公交车站走去,不知不觉走到了站点。在公交车上,我静静地想着;想起《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此时此刻,我的心灵深处刻下了一首有声有色的抒情诗——浪花啊,可爱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