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名人聚集的鱼山路

作者:戴新阁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1-30
  初冬,阵阵北风挟着微微的寒意,迎面扑来,登上海拔仅有60米的小鱼山,身上竟然冒出汗来。下午的云雾淡了许多,站在"览潮阁"观景台上,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景色尽收眼底。


 
  此时的汇泉湾风平浪静,远处的太平山薄雾缭绕,那边信号山,三栋红色蘑菇建筑宛如三把燃烧的火炬,格外分明。小鱼山,这座小山,以前是一个无名的山头,而今建成一座小公园,成了岛城的十大景点之一。小鱼山,因鱼山路而得名。


 
  以前,青岛是个小渔村,人们靠捕鱼为生。源于青岛山的一条河流(人称青岛河),从渔村中穿过,汇入前海。青岛河将渔村分为东西两岸,西岸在今人民会堂至龙口路一带,后来成了一个小市镇,而且日益繁荣。东岸在今莱阳路、金口路一带,仍为渔村,渔民在山上织网、晒鱼。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入海口商贸不断,小渔村也热闹起来,后来河流入海口开发成了海运港口,叫“青岛口”。


 
  1981年清政府在青岛口设总兵衙门(今太平路人民会堂位置),在小鱼山建立炮台,那时,人们叫它“衙门山”。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劈山凿石,修出一条山路来,路东南端在衙门山南麓,靠近海边。路的北端在总兵衙门身后约一百米处。日本人把这条沙石路叫“名町”。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将“明町”改名为鱼山路,据说是源自东阿县的鱼山,那座山因曹植曾攀登而闻名。


 
  鱼山路南起文登路,西北至大学路,在这条蜿蜒起伏,不足900米的路上,聚集了众多的名人故居。
 
  鱼山路1号,小鱼山的南麓,现是小鱼山公园的一个入口。


 
  1号乙,是一座德国三段式建筑,建于1899年。小楼居高临下,在楼上可以观览汇泉湾、汇泉广场,这曾是德国人恩斯特·阿里文的住宅。他任胶海关首任税务司时,盖了此楼。


 
  阿里文,1847年出生于德国,爱好航海,少年时就开始远洋航行,因船只失事,流落到中国,靠给人照相谋生。21岁时,大清海关“改制”,老外也可当公务员,便应聘进入海关。担任了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私人秘书。30岁时,奉命调来青岛筹办设关事宜,来青后,修建了临近前海栈桥码头的海关公署办公楼及职工宿舍。草拟了《青岛设关征税办法》,1899年,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正式会订实施。同年7月,胶海关正式对外办公,阿里文为首任税务司。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前夕,他带走了所收集的大量中国瓷器,返回德国。现瓷器收藏于其家乡希尔德斯海姆博物馆。


 
  鱼山路2号是海关副税司艾瑞时的住宅。1912年,中国海关第三任总税司安格联买下了这栋住宅区,把它作为来青岛度假的别墅。现在是青岛海底世界的办公大楼。


 
  鱼山路3号,建在山坡上的老建筑,院里有两座老楼, 一直归海军管,现在门口还挂着军事管理区的牌子。上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北海舰队司令易耀彩曾住在这里。
 
  鱼山路5号由两组建筑群构成。一是德占时期的俾斯麦兵营旧址,日占青岛后成为日军兵营,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此处又作为北洋军队的兵营。另一处是日本中学旧址。


 
  现在,这两组建筑群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海洋大学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创建于1924年8月。当时,直系要员高恩洪任青岛胶澳商埠督办。在士绅刘子山、孙广钦等倡议和支持下,高恩洪选用俾斯麦兵营为校址,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


 
  这是国人在山东创办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高等学府。学校实行董事会制,高恩洪出任校长,聘任国内学界名流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为名誉董事。"以教授高深学术、培养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要为宗旨。"学制四年,修业期满实验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首届在15个省市各招收学生40名,其中有罗荣桓等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


 
  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校址就选在原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4月,教育部任命著名作家杨振声为校长,正式成立国立青岛大学。杨效法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广聘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当时闻一多、梁实秋、宋春舫、杜光埙、黄敬思、汤藤汉、曾省之、黄际遇、王恒守、宋君复等知名教授都应聘执教,国立青大声誉大增。


 
  1932年9月,国立青大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原国立青大教务长赵太侔任校长,他赞同杨振声的办学方针,接任后又增聘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任教,师资阵容更为壮大。
 
  1951年3月,在济南的华东大学奉命迁至青岛,与国立山大合并,定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此时,学校已形成了5个学院、18个系、两个研究所的格局。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校区内有许多名人旧居,如著名诗人、民主斗士闻一多当年的旧居:“一多楼”,校园靠近红岛路围墙附近 ,有一座花坛,正中是闻一多半身的大理石雕塑。


 
  鱼山路6号在路的转角处,这里曾是吕海寰的旧居。吕是举人出身,曾出使德国,后任大清工部、兵部、外务部尚书。他除了从政之外,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第一任会长。1912年3月,吕海寰一家来到青岛,在清亡混乱的时侯,仍忙于红十字会,在青通过函电进行工作。这期间,他将其从政期间的部分史料编为《庚子海外纪事》四卷出版。


 
  鱼山路7号,像树叉般从主路上分出来,似鱼山路附属的一条弄堂,两边大多是些独居的小楼,7号是这条青石小路的第一栋建筑,是诗人吕美荪的故居。她1930年来青岛,在这里修建了此宅,自题为“寒碧山庄”。1934年,青岛下了一场大雪,小鱼山上银装素裹,山下白雪皑皑,妖娆美丽,吕美荪即兴写了《甲戌二月既望青岛喜见春雪爱赋长句就正诗家并乞雅和》,其中有:“此际酒暖歌风诗,一唱齐和阳春词。”并将诗作寄送给全国各地的诗友。后收到同好回信,有诗40多首。于是吕将自己和诗友的诗汇集在一起,编成《阳春白雪词》出版。


 
  吕美荪定居青岛后,写了不少诗文,和全国诗词家经常有信函交流,并创有全国性诗社。当时,她和康有为、梁启超、赵尔巽、吴郁生、于元芳、黄公渚等人经常来往,互有诗词唱答。诗人在青岛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1945年病逝。


 
  与鱼山路7号相连的是鱼山路9号甲,这是我国物理海洋学家、教育家赫崇本的故居。他1948年来青,任山大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后任所长。他多次参加制定海洋科学长远规划,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海洋科学教育事业,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的创建者之一。

 
  鱼山路33号(以前的7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作家、翻译家梁实秋的故居。1930年,梁实秋在上海与闻一多同时接到杨振声的邀约,二人乘船赶到青岛,住下不久,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梁实秋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他与家人租用了这栋房子,一待就是4年。晚年,他在文章中多次说,青岛是他最想选择居住一生的城市,是君子国,甚至把女儿梁文茜从国立青岛大学所在地带回台北的一瓶海沙视为珍品,置于案头,日夜相视以慰浓浓的思念之情。


 
  鱼山路36号是路尾的“名人大院”,以前是日本人的东拓会社,这是一组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建筑,采用了欧式风格技巧和手法,细部处理仍有日本建筑的意味。日本投降后,成为国立山东大学的教师宿舍,当年,童第周、冯沅君、陆侃如、束星北都曾在这里住过。


 
  1934年,童第周获博士学位回国,在国立山东大学任生物系教授,住在36号1号楼的最东头。1950年他受命与曾呈奎、张玺等组建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科院海洋所前身),并任研究室主任。他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教育家。


 
  冯沅君和陆侃如住在1号楼中间。1947年俩人应校长赵太侔之邀任教文学院。陆侃如于1956年当选为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首任主席,冯沅君于1955年出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夫妇两人著有《中国文学理论简史》、《古剧说汇》等,文末均署:“写于青岛鱼山别墅”。


 
  2号楼在1号楼的西侧,物理学家束星北住在2号楼最左边。他1929年在剑桥和爱丁堡大学分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与爱因斯坦一起从事过相对论的研究。1952年来青,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1979年为航天工业部计算了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弹头的数据。1983年病逝于青岛。


 
  上世纪30年代初,丁西林,张道藩也在鱼山路住过。丁西林是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60年代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等。张道藩,时任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949年去台湾,当了10年民国“立法院"院长,病逝于台湾。


 
  鱼山路37号,始建于1937年,建设时,把当初的青岛河用石板盖了起来。这是世界红十字会青岛分会办公楼,是一个宗教慈善组织,脱胎并受控于道院。解放后,世界红十字青岛分会由青岛中华救济总会接管,办公楼由青岛市图书馆使用。图书馆一直对外开放,上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期间,有一段时间,笔者经常到图书馆看书度日,那时开放的书籍很少,大都是报纸、政治刊物之类的,但也有中医以及鲁迅的作品。后来图书馆迁到山东路,这里并入青岛市博物馆,博物馆迁到崂山区后,这里成了青岛市美术馆。


 
  鱼山路,一条名人聚集,文人荟萃的老路,见证了青岛殖民的历史,留下了文化名人的足迹、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和民主思想的璀璨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