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一波三折汶上路

作者:侯修圃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2-07
  汶上路像一条河,从西岭高埠一波三折流到贵州路进入大海。为什么说“一波三折”呢?从濮县路开始基本分三段:濮县路到云南路一段比较平坦;从云南路到费县路有飞流直下的味道;从费县路到贵州路缓缓流入大海,所以说,一波三折,看官如不赞同,就算一家之言吧。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政治术语似乎也适用一个城市和一条马路,如其不信,请看汶上路之变化。濮县路至云南路一段,几十层高楼迭起,像森林一样,让你目不暇接,过去的里院荡然无存,这也许会勾起老年人对过去岁月的记忆。
 
  记忆中濮县路和汶上路交角是一个里院,这个里院是二层楼房,大门在汶上路上,进入里院是石头楼梯,起点在院子中间,上到二楼转角式的楼房形成圆弧形。楼梯口斜对着我的朋友山文琛的家,他家大约有20多平方,两个后窗户,一个正对着坐落在濮县路上的市南区商业局的宿舍和大茅房,正是西北方向,冬天的风特别大,山老师自己做了双窗户,就暖和许多。上个世纪70年代,当普通百姓家里还是木板床、坐方凳的时候,人家就布置得颇为儒雅:正面一对沙发,中间是茶几,墙上挂着鲁迅的大幅画像,两边竖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书法遒劲有力,出自山文琛之手;一张方桌,四把椅子,一张双人床,用屏风隔出一个小厨房,显得干净利索,颇有书卷气。那些年,每到下雪,我和好友黄元凯就到山老师家叨扰,饮酒赏雪,指战、对诗,直到夜深,颇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况味。


 
  山文琛,1927年生于黄县,1950年代,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任长春某中学教师,1957年错划右派。60年代,回到青岛与在小学工作的妻子团聚。不久妻子得绝症早逝,两个女儿下乡。他无有正式工作,在街道以6级木匠打工混饭吃。业余教小提琴,名声在外,学生济济。虽然政治上受压,但他个人业余生活颇为丰富多彩。1978年之后,平反恢复工作,任青岛幼儿师范学校高级语文兼书法教师。2014年,87岁高龄仙逝。有《山文琛书法集》两卷传世。这一段故事,姑且作为百姓之中一段小小的插曲。


 
  人们不会忘记,斜对面是电业局宿舍,知名文史专家王铎曾住这里,也曾是濮县路小学的学生。王铎的母亲曾是濮县路小学的教师。
 
  从电业局宿舍向东叉出一条路直到滋阳路,也叫汶上路,与主干汶上路垂直,类似大河叉出一条小沟。
 
  其实,汶上路大部是二层里院结构。比如,裕德里、西安里、华芳里、慎余里、马德西里、祥云里、鸿德里、裕长里、魁文理、安顺里、复鹤里、珍德里等(见《里院》一书)。居民最能感受到的是,其中的里院背依青岛24中学的校墙,琅琅读书声,也成为他们每天必不可缺少的乐章。


 
  解放前,这里多是做小买卖的,门头林立,什么杂货铺、茶炉、理发馆、土产店、茶叶铺等老百姓日用品都有,也有小酒馆。家住汶上路78号的赵居名先生回忆,解放前74号有一家酒馆,老板姓郭,店面约10平方米,只有两张桌子和几把木头椅子,柜台上摆着几个酒坛子,出卖几种高粱老烧或地瓜干酒,也有即墨老酒。用红绸子包裹的酒坛盖子特别醒目,打酒用酒提子,一提一两和一提二两。如果你用瓶子打酒,就用漏斗放在瓶子口上,要几两打几辆;如果现喝,不妨坐下,有煮花生米、炸蚕豆、五香花生米,还有刚出锅的猪头肉、口条、猪耳朵、猪肝、大肠等下货佐酒,现吃现切,非常方便。常常看到晚上,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当啷在半空,烟雾缭绕,朦朦胧胧的,三五顾客喝酒猜拳,声震门外。这也是西镇一带的酒风。


 
  每天一大早,只要茶炉哨子“吱吱”一响,家家提着竹皮暖壶、铁壶去接水,竹皮暖壶1份钱一壶,铁壶2分钱一壶,时有排队也是一景。其实,开茶炉的一般兼营烟酒茶糖,有的还兼压面条。那个年代,不少人家为了改善生活,吃个面条也是打个牙祭。于是乎,星期天派孩子端着面粉,到小铺去压面条。店主人调好面,放进机器里,手摇机器把子转呀转,面条像银丝扭着身姿淌到盆里。小朋友递上票子,端着面条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全家不啻是美餐一顿。
 
  有文友回忆,50年代初,汶上路六十几号,有一个里院,院子较大,每到夏天夜晚,自发地举办乘凉晚会。那时居住的都比较窄巴,夏天闷热难忍。吃完晚饭,大人孩子拿着马扎子、小板凳,托着凉席子,到大院一围,这一堆,那一簇,说话拉呱,讲故事,颇为热闹。也有几位京剧爱好者,搬出椅子一坐,琴师用一块白布垫在腿上,调调弦,拉起西皮或二黄,胡琴一响就有人清唱,不管老生、青衣,还是花脸、老旦,唱得有板有眼,婉转动听的唱腔响彻里院上空,引得附近戏迷们趋之若鹜。那些年,民间自娱自乐,使人们度过一个有滋有味的夏天。


 
  曾有“美玲诊所”坐落汶上路上,后又迁到云南路。大夫叫张美玲,姐姐张美卿都是市南区第二医院大夫。张美玲妇产科大夫,可说接生专家,服务态度有口皆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随叫随到。解放前后,西镇许多孩子都是她的作品。张美玲长相漂亮,身段窈窕,吸引不少男人的眼球,但因某种缺陷,一度招致绯闻。
 
  汶上路21号是共和楼饭店,也是西镇有名的饭店,前文介绍过,不赘。对面就是理发店,也是西镇最大的一家。解放前,这里也是洋车候客的场所,几辆洋车排在饭店门前,洋车夫躺在车上懒洋洋地晒太阳,帽子盖在脸上。只听一声“洋车!”一个个掀开帽子瞪起眼睛,谁的动作麻利,谁就捷足先登。直到1955年后,洋车销声匿迹。
 
  过去云南路,西面拐角是土产店。这个店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什么锅碗瓢盆、白铁烟筒、炉子煤铲,居家过日子所需东西都有,似是西镇老店。
 
  从这里一溜下坡属第二折。


 
  寿张路由西向东与汶上路交叉。西面过去是平房,东面是定陶路小学。
 
  定陶路小学,始建于1921年。青岛开埠以后,有许多宁波人来青岛谋生,为了凝聚宁波人的力量和为宁波人服务,他们集资建立了宁波会馆,叫“宁波同乡会”。同时成立了附设小学。这就是定陶路小学的前身。抗战胜利后,因蒋介石是宁波奉化人,当局就把附设小学改成中正小学,校长周钦华。1948年9月扩大了建筑面积,周边加了围墙。1949年,改为私立培才小学。1952年,正式改为公立 定陶路小学。近百年的历史,培养不少栋梁人才。仅艺术界就有著名表演艺术家黄晓明,他1990年毕业于定陶路小学;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骞,1986年毕业于定陶路小学;青岛市中级法院常务副院长梁作民,1965年毕业于该校。
 
  与定陶路小学一街之隔的汶上路15号是市南区第二幼儿园(原名定陶路幼儿园)。这座二层楼房面积297平方米,解放初是台西区人民法院,虽然门头不大,但对建国初期稳定台西区的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1963年,台西区撤销,与市南区合并,楼房交给教育使用。教育部门把太平路小学、朝城路小学附设幼儿园合并改成定陶路小学附设幼儿园,地址设在汶上路15号,专收教师子女入园。新世纪之后,进行了扩建,面积增多,设施更新,成为青岛市优秀幼儿园。


 
  其南面原是煤店,煤和木柴放在一起自然有些杂乱,对供应附近居民却是须臾不可缺少的,每到星期天,你会看到推自行车的,拉钢铃车的,孩子老婆齐上阵,买煤、担劈柴来来往往也是一景。
 
  费县路和西藏路交角是西藏路烟糖店。
 
  其对面拐角处是理发店,店面比较大,有五六张椅子,三五个理发师,“负责人是位日照人,理发时互相说笑话,调侃,很有乐趣。”从这里到寿张路全是平房,是大杂院。现在被参天大楼所取代。如不是老西镇人很难想象这里的原始面貌。
 
  城市的发展往往打破原来的格局,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造了坐落在汶上路的纸盒厂,不仅盖了五六层的高楼,楼底也给菜店、粮店一席之地,这是关系到老百姓之需。连单县路街道办事处也在成武路和汶上路拐角谋得办公之房。特别是那个菜店,我住濮县路24中学宿舍,下班推着自行车回家常常进去一看,顺便捎点菜,割点肉,回家聊做晚饭之炊。
 
  过了单县路,东面是青岛铁路分局外墙,早年也是德华大学西边界。汶上路3号院有著名画家赫保真的故居。


 
  赫保真,1904年生于山东潍县一个书艺世家。父亲赫明儒精于木工艺术,潍县大型著名的木牌坊建筑,多出自他的设计。赫保真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酷爱绘画艺术。因战乱频仍,仅小学毕业就辍学谋生。初学生意,业余时间奋力演习作画。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之风吹到潍县,是年15岁的赫保真,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与郭兰村、傅柳坪组织“益壮”社,研究国画,并出刊《益壮画刊》两期。有少年画家之誉。1921年参加上海美专的函授学习,拜县内著名画家丁东斋、刘秋东为师,系统地学习传统绘画。1924年来青岛,出任青岛模范小学美术教师。1926年,加入中国画研究团体“少海书画社”,1928年,举办个人画展。1937年,任青岛市立中学美术兼音乐教师。建国初期,他创作的《星期日早晨》《青岛海产博物馆》《白毛女》等,入选1954年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195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满堂红》《十里荷香》,盛名隆起。出版《赫宝真画辑》《赫保真画集》两卷。赫保真,50年代后期调到青岛市教师进修学院任教,直至退休。1987年,因病去世。一代大画家、美术教育家虽然离世,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留人间。


 
  站在这里浮想联翩,妻子上个世纪50年代在青岛一中上学时,有幸成为赫保真先生的学生,不过妻子不才,仅仅是学生而已。纵观赫保真先生可以说自学成才。一个人成才必备的两个条件:一是有天赋,二是刻苦学习,百折不挠。赫先生都具备,应该说他是天才的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女儿赫宝生,受其家庭的熏陶,美术、音乐出类拔萃,曾任朝城路小学音乐教师。
 
  我仰脸看看天空,一行大雁向南飞去,喔,秋天正浓了。不经意间,看到对面的青岛市教育局宿舍。虽已陈旧,仍不失是上个世纪90年代所建。当年有不少教育精英住在这里,随着居住条件的提高,大多:“孔雀东南飞”了。这里似乎成为过客的驿站。
 
  其南面曾是青岛第一中学操场。那些年,台西一带的小学业余训练、运动会多在此举行,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此操场为青岛市的体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后来改成超市,十几层大楼伫立眼前,这“伟大的创举”也许最能说明问题。教育毕竟是软实力,商业才是硬货。往事已矣,留下的是我们对城市建设的思索。
 
  作者简介:侯修圃,作家、青岛教育名家。现任青岛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