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母校,美好的记忆

作者:尹海英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3-12
  在这个微信时代里,我有不少微信群,其中有初、高中的同学群。我是1986年从青岛贵州路小学考入青岛1中的,那时,还是报志愿参加小升初考试的年代,青岛1中是我的第一志愿。经过初中3年的学习,又被保送到了高中继续就读,我在1中苦读也乐读了六年,青春虽不再来,回忆却依旧美丽。


 
  童年时代我住在团岛4808厂宿舍,家里有两辆自行车,老爸老妈是骑车上的班族。考上初中后老爸给我买了一辆小金鹿自行车,是那种前面没有横梁的小型自行车,那年代还没有摩拜单车,我每天把书包放在后座上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学校与团岛之间。
 
  记得校园里有一片树林,专门存放学生自行车,早晨停进去,晚自习后再推出来,一路与同学狂奔,回家继续苦读。每天的必经之路是学校门口的汶水路大上坡,如今那里停车也很困难了。叮铃铃的车铃声伴随着闪亮的日子,拼搏与奋进,师恩与友谊,满满的就是六年。


 
  我初中的第一任班主任是聂麦花老师,她戴着眼镜,特别斯文,面对我们这个活泼热闹的班级,她不愠不火,用真诚与微笑征服了懵懵懂懂的我们,成了我们的知心姐姐,我至今还保存着她当年给我写的操行评语,我想告诉聂老师:我初二当上了班长,还入团了,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如今她在青岛少年科学院工作,热衷于青少年科技教育,业余时间还经常摄影,我在微信圈里经常看到她依旧青春的容颜。
 
  初二时,李桂美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就是传说中黄晓明的数学老师。她个子不高,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她教得几何形象生动,从此,我爱上了画辅助线,爱上了那些富有变化的几何图形。偏于文科的我数学成绩还算不错,最好的一次成绩是年级第二名,成了大家眼中的学霸。至今和同学聚会时还会被提到那时的“威武”。虽然乐此不疲地读书学习,但也没忘了参加体育活动,有时,我们放学后,还把课桌椅拼凑起来打打乒乓球。


 
  初三班主任是英语袁淑萍老师,我担任了英语课代表,每天早读都会站在讲台前领读课文,那时要做很多的英语选择题,我总是抢先高高地举起手说出正确的答案,没办法就是喜欢使然。我喜欢学习,还热衷于给周边前后位的同学出出小卷子做做练习,调动起大家的学习热情。1989年我被评为青岛市三好学生,我很珍惜那个荣誉,证书至今还保存完好。
 
  初中毕业后,有的同学考了财会、外贸中专等,有的考上了别的高中,而我和部分同学,还继续在1中学习。还是那辆自行车,还是每天中午可以一起放在蒸锅里的饭盒,午饭后我们几个女生会围拢到一起,哼唱起我们喜欢的港台流行歌曲。高二那年我当上了学生会的秘书长,和一群文学爱好者办起了“博潮”文学社,用那种钢板油印的设备印发着我们的青春诗歌。


 
  还有那宽阔的操场,虽然不是现在的塑胶跑道和绿茵足球场,但是我们文科班的男生组成的足球队,依旧会厮杀在尘土飞扬的足球场上,我和女生们混杂在啦啦队里看着喊着为他们加油。那时,每年都会组织一场冬季越野赛,我是班级主力队员,马路两旁也会有很多加油的同学,有的骑着自行车,给运动员拿着棉衣,在旁边跟着,喊着号子加油……想来,那真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天,看到一张毕业合影,如今,照片上的那些风华少年,也都四十多岁了,大家各自忙于事业。忙于工作和家庭,有的同学我们还会小聚一下,而有的同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谋面。我的老师们呢,你们还好吗?上次看到1中公众号里发的黄晓明回母校与老师们的合影,又看到了神采奕奕的李桂美老师,一股暖流便涌进了心头。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20多年过去,大家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耕耘、忙碌着。初中同学中有世界五百强企业书记老胡、服装厂财务总监老恺、房地产大咖龙总,高中同学中有岛城作家晓萌、商业精英老宽、海大教授老张……,而我也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实现了我儿时的梦想,也从中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与幸福。巧合的是,去年我的儿子也考入了1中艺术班,我俩竟成了校友。他学着他喜欢的播音主持专业,迎接着他的美好未来。
 
  母校,美好的记忆,我会珍存那些美好,她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衷心祝福我的母校,我的老师——芳华永驻,锦绣未来!
 
  (作者:尹海英 系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宁夏路第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