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利津路记忆

作者:戴新阁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3-29
  说起青岛利津路,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位于路南段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这里有各种小商品,从结婚用的酒、茶、糖果、各种喜庆用品到家庭生活用品、小家电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这里的大小商铺有100多家。小商品市场横跨滨县路、诸城路、昌邑路等街道,有文具街,文化用品,市场就业培训中心等。


 
  利津路南起辽宁路,北与沈阳路,洮南路相接,期间经过滨县路、诸城路、昌邑路、雒口路、埕口路、营口路、长春路等,全长约1100米。路上有宾馆酒店,汽车维修店等,北段有长途汽车站,长途车可发往全省40多个县市,买票乘车十分方便。


 
  笔者对利津路的记忆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记得当时周边有轧铁厂,自行车厂等,大炼钢铁过后,许多铁球像小山似的堆积在曹县路上,小伙伴们常在上面打闹玩耍。利津路南头距第二面粉厂不远,靠近青岛第二粮库,那里常有一些拉粮食的大车(地板车),利津路坡陡路长,拉车的常俩人合作,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面推,而放在坡下面大车上的货则会遭孩子们的“暗算",有一次看到几个孩子,用铁片把车上的麻袋划破了,摘下帽子盛着淌出来的地瓜干,转身离开,被拉车的大爷发现,追得他们满街跑。
 

(利津路)
 
  以前,利津路上因有几家著名的民族企业而知名。利津路8号是青岛制针厂,先前叫冀鲁制针厂,是我国制针工业创始人尹致中创办的,它是中国第一家制针企业 。
 

(制针厂标志)
 
  20世纪初期,德国和日本针垄断了中国的制针市场,国人用的缝纫钢针,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南方用德国针,北方用日本针。1926年山东莱阳人尹致中东渡扶桑,到日本制针厂当学徒,后来进入广岛高级工业学校学习,掌握了一些制针技术,期间他还为日本商人经销过日本针。
 
  目睹洋针的垄断,尹致中暗下决心,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制针企业。1928年他回国策划,当年又返回日本,购买制针设备,然而,设备运到下关时,却被日本海关以禁止制针机器出口为由没收了。后来,他再次购买设备时,将机器拆卸散装,避开了日本海关的检查,运回青岛。经多方游说募资,筹得天津、济南等商号4万元股本,在利津路8号筹建了冀鲁制针厂。因为有天津(河北人)、济南两家针商的股金,所以称“冀鲁”,尹致中任厂长。
 

(兽王牌商标)
 
  冀鲁制针厂的开办,填补了我国制针工业的空白,结束了仰赖洋针进口的历史,当时,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青岛市长沈鸿烈,都到厂参观题词,国民党的大人物宋子文、孙科也到厂参观,并拍成电影,大力宣传。
 
  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冀鲁制针厂被日商果分壮介以10.l万元联银券强行购买,改称青岛冀鲁制针厂株式会社。1946年,尹致中以归还财产所有权的名义,购买收回,并恢复原名。尹致中1949年去台湾,在台湾创办大东公司。后去香港,任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主席、名誉主席,又创建多家公司,1984年在香港病逝。
 

(青岛制针厂老厂房)
 
  青岛解放后,市政府派人参加青岛冀鲁制针厂管理委员会,参与管理。1955年,查出尹致中有隐瞒敌产行为,将青岛冀鲁制针厂收归国有,成为地方国营企业,改称国营青岛冀鲁制针厂。1966年,改为青岛制针厂。1979年针厂工业总产值达2279万元。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九十年代,经济效益下滑,1998年厂子进行改制,2007年厂房拆除,厂旧址用于了房地产开发。


(劳动市场培训中心)
 
  青岛火柴厂位于利津路20号,是我国民族资本家丛良弼创办。丛良弼是山东十大鲁商之一,也是青岛红卍字会的创始人,1943年,日军在第一体育场关押了两千多名无辜民众,丛良弼以红十字会名义,用身家性命担保,将他们救了出来,被人们誉为中国的辛德勒。日军曾对他威逼利诱让他担任伪青岛市长,但被他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丛良弼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义商。


 
  当初,(1913年)他在济南投资20万元,建成振业火柴公司,并以质优价廉的品质迅速占领了山东市场。随着一战的爆发,外国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又将民众抵制日货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丛良弼的“国火”也由此强大起来。
 

(民国时期的火柴商标)
 
  生产火柴需要的大量木材、设备和化学原料,当时,这些都要从东北和东洋、西洋水路进口。为了减少成本,他多次考察,决定在交通便利的青岛直接设厂,随后把家属也迁到了青岛。
 
  那时,在青岛有几家日商火柴厂,如1916年在华阳路建的山东磷寸株式会社等,但规模都不大。而青岛振业火柴厂,一开始筹建就显示出大企业的气魄。厂子在曹县路四大方地皮上筹建,将曹县路29号作为火柴厂区,其中包括管理机构、仓库和职员宿舍,31号是工人宿舍,33号是梗片厂,计划生产的火柴,除自给之外,还供出口。这在当时来说,日本工厂望尘莫及。经过三年筹建,1928年初,青岛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厂内生产设备齐全,而且还修建了图书馆、医务室、运动场、澡堂等,人性化的管理吸引了大批工人 ,工资虽比日商的企业低点,但人们都愿意来振业上班。
 
  同年,华北火柴公司在利津路(青岛火柴厂址)筹建,翌年正式投产。这是民族资本在青岛市创办的第二家火柴企业。此后,在东镇一带,大大小小的火柴厂及火柴原材料厂相继开张,形成了一个以东镇为核心的火柴生产辐射圈,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青岛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振业火柴厂与青岛几家民族工业火柴厂合并,成立了“公私合营振华火柴厂”,生产“先进”、“崂山”、“火车”等商标的火柴。后又并入“青岛实业火柴厂”,1958年,在利津路20号组建成立了“青岛火柴厂”。


 
  青岛火柴厂曾红红火火了几十年,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燃气、电子打火机的流行,火柴的使用越来越少,经济效益下滑。 2006年青岛火柴厂解体,旧厂址成了劳动力市场、加油站和利津路部分小商品市场。火柴,这种曾经的生活必需品,也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蝴蝶牌火柴)
 
  当年,振业火柴厂的职工大院,在岛城大院中也颇有名气,大院的居民来自山东各地,带来了各自的风土人情。解放初期,各大剧院经常上演一些控诉旧社会、颂扬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戏,工厂、街道也鼓励、支持工人结合自己的生活,自编自演一些文娱节目。据大院老人介绍,院里人积极响应政府和工厂的号召,成立了自己的小剧团,院里的杜守勤和卢文栋,吹拉弹唱无师自通,与青年人排出歌舞剧《改造二流子》演出很受欢迎。卢文栋扮演的老头,惟妙惟肖,令观众捧腹大笑。他们演出的歌舞剧《自由花才更香》,还被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录了音并对外播出。这一出戏,演遍了岛城火柴行业,并且还到李村集、台东礼拜集上演出,前后演了三十多场。
 

(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火柴盒)
 
  大院虽然住房简陋,但邻里和睦相处,十分团结。后来随着市政府棚户区改造,1990年火柴厂大院200余户人家,整体搬迁到了安阳路新盖的六栋楼房。大院经过改造,成了颐中集团下属的一个公司。
 
  与利津路相邻的曹县路有知名的自行车厂。解放前,青岛有40多个生产自行车零件的小厂,但却造不出一辆完整的自行车。解放后,市工业局将这些小厂组成了两个联营单位,分别组装出一批“青岛牌”、“国防牌”自行车,投放了市场。
 

(国防牌商标)
 
  1954年,市召开自行车行业公私合营大会,市政府把曹县路29号,火柴厂的大块地皮,划给了“公私合营自行车厂"。1956年,全市49家私营厂并入合营的青岛自行车厂,职工过千人。1966年更名为“国营青岛自行车厂”。生产的大飞轮自行车,最适合在起伏不平的岛城路上骑行,特点是用脚闸刹车,刹车灵便平稳,且载重量大,素有“铁驴子”的美誉。
 

(大金鹿自行车)
 
  该厂兴盛时,年产自行车百万辆,是全国五大自行车厂之一。产品商标,由“青岛”、“国防”,改为“金鹿”,另外还有“曙光”、“红旗”等商标。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行车厂改为“青岛自行车公司”,不久,又与山东省内多家自行车企业联合成立了“山东自行车联合公司”。1993年后,公司破产,并入了青岛钢厂。如今青岛自行车厂已销声匿迹了。

(金鹿商标)
 
  利津路,这条市北区的老街,与以往相比,如今已物是人非了,昔日的荣耀与沧桑,已被今日矗起的楼宇、频繁的商贸而取代,当年民族企业的建筑和工厂已经消失殆尽。然而,作为历史,那些往事却不会忘记,它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作者:戴新阁 系散文作家 著有《善待人生》,《浪漫不如平凡》散文集等
  (金鹿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