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怀旧嘉祥路

作者:侯修圃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4-17
  我认识嘉祥路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那时,我在青岛西部一所学校任教师,我们的公费医疗特约单位是台西医院,这就和台西医院有了联系的纽带。
 
  第一次去医院是看感冒。我住四川路,四川路还是土路,汽车来往,尘土飞扬,地排车像蜗牛一样爬行,爬坡处不乏有中学生高声喊着:“拉着吧,大牙(爷)!”有几分调皮,但又希望拉崖挣几分钱。路上行人为躲避尘土,匆匆而过。拐到东平路就是柏油路,清爽了许多。约走50米,再右拐就是嘉祥路,大门口挂着“3号蓝牌”就是台西医院。一进门大院,迎面是一座德式建筑,楼房大门是在屋山上,虽然是一层楼,但高大雄伟,前脸下宽上窄、尖尖的红顶,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进去是拐尺形走廊,宽敞、舒服而没有压抑感。


 
  这座医院建于德占时期,当时这里比较荒凉,人烟稀少,把此医院定为传染病医院不无道理。解放后仍叫台西医院,属于综合性医院。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改成青岛第五人民医院,同时成立院属中西医结合研究所。1986年8月11日,山东省卫生厅批准命名为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刘镜如任院长,后任青岛市卫生局局长。我妻子的初中同学楚玉香,青岛护校毕业分配到台西医院做护士。上个世纪60年代,我经常犯感冒,少不了打屁股针,常常是楚玉香打,虽然认识,但没有交流。我和妻子结婚后,有一次,妻子领我到楚玉香家串门,我们对视一愣,出乎意料竟然是楚玉香。她,1990年代坐到副院长的位子。人世间的事就是如此巧合。


 
  医院对面似乎曾是小山岗,褐红色山石裸露显眼,现在想想依然历历在目,山石上坐落着二层楼房。
 
  资料显示,这里曾是“救世军”所在地,所谓救世军,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除了传道,也做慈善活动,比如开办诊所,免费诊病等。除此,这里有石德贸易行,由外国人所办,从事青岛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另有子正贸易行,从事中德及欧洲进出口贸易,经理郭子正文人出身,所以出资办了一份《海风周刊》杂志,聘请宁公介出任主编。这本《海风周刊》创办于1946年,是一本较有影响的文学刊物。
 
  旁边还有茂兴祥、石记等商行。白驹过隙,往事如烟。这里已是参天高楼拔地而起。唐代诗人贺知章有“唯有门前镜泊湖,春风不减旧时波”的感叹,而我们连“旧时波”也找不到了,只好望楼兴叹!
 
  滋阳路口地势较高,斜坡下来就是五叉路口,右面是民众五院,紧靠台西医院一片棚户区,这里过去比较热闹,做过农贸市场(包括滋阳路、濮县路、汶上路、嘉祥路等),各种菜蔬,土产杂货,什么茶炉、小铺、理发、煤店、小吃等应有尽有。不过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几度兴衰。上个世纪80年代,我住濮县路1号,常到这里买菜。


 
  抬头望,濮县路和嘉祥路交叉的尖角上是一座大茅房,也有年头了,功能是便于农贸市场的人员方便。大茅房把一条路分成两条路。左边是濮县路,右边是嘉祥路。沿着嘉祥路走,看不完的风景,浏览不尽的市井生活,依稀看到旧的痕迹。在嘉祥路和云南路拐弯处,现在也是高楼林立,过去可是一片平房。1922年,青岛收回主权后,各地商人纷纷来青岛建厂经商。浙江绍兴商人高金荣,看到商机,他联合同乡集资2千元,在嘉祥路66号建起“万通酱园”,以生产酱油为主。开始有技师2人,职工20余人,均是绍兴人。万通酱油面世后,受到客户的好评,销路不断攀升,直到解放后一直引领市场。1956年,公私合营,万通酱园并入青岛酿造二厂。万通酱油、万通米醋铁定的青岛老字号。然而,2007年,却被外地注册,存在74年的“万通”老字号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怪谁?只能怪青岛人商标意识不强。


 
  嘉祥路71号也不平凡,解放前是新华化学工厂,厂长杨新生。1956年公私合营时,由6个小厂,分别是华东肥皂厂、崂山肥皂厂、裕生造胰厂、久纶行、复兴工业社等合并成为“华东肥皂厂”,地址在巨野路,嘉祥路是生产车间,主要生产香皂、肥皂及少量蜡烛。产品销路很好,声誉鹊起,仅肥皂、香皂年销售达612吨。1961年,青岛利兴染厂和青岛纺绳厂合并进来,改名公私合营台西化工厂,工厂分作两个车间,一个在巨野路15号,一个在嘉祥路71号。全部职工280人,归青岛化工局领导。如今虽然不复存在,但他的历史功绩焉能能抹杀?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随我继续前走,嘉祥路像拐尺,向右一拐就是嘉祥路103号,墙上的衰草诉说着青岛嘉祥路小学的历史。
 
  嘉祥路小学是由西藏路和嘉祥路交角形成的三角形地带,小学西边就是民众二院。该校始建于1957年,其原址是1946年建的私立青村小学。1952年,青村小学作为濮县路小学分校而存在的。1957年,随着人口增加,入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台西区人民政府出资扩大了地盘,加盖了教室,把濮县路小学分校独立出来,命名为嘉祥路小学。体育是该校的名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管是市南区,还是青岛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掉不下前六名,几度拿过第一或第二。嘉祥路小学因体育名声鹊起。


 
  嘉祥路小学虽然从地图上抹掉了,但它为教育作出的贡献依然熠熠生辉。
 
  “嘀!嘀1”一辆汽车从我身边经过,打破我的沉思。定睛一看民众二院矗立眼前。
 
  民众二院的规划建设还应感谢沈鸿烈主政青岛。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青岛近郊县,如高密、平度、胶州、日照、即墨等破产农民纷纷来到青岛讨生活,他们用硫钢、纸壳搭建住所遮风挡雨,当时比较杂乱无章,脏乱差成为主旋律。为了改善贫民的居住条件,市政当局研究,由规划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资金分三种方式:一是由老板赞助,三是民办公助,三是自筹资金的方式建设贫民院。比如1933年5月,刘子山捐款5万元,建设贵州路24号民众院。当时所建房屋一律采用砖灰结构的平房,一间一户,开始比较整齐划一,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有的一户住五六口乃至七八口人。困难思变。就有人在房内打满吊铺,在门口盖小厨房。当然各自为政,厨房自然大小不一,走道就显得里竪外拐、曲径通幽。原来的格局随着自建小房而变得复杂起来,也引来些许邻里纠纷,不过街坊邻居劝劝,和好如初,毕竟远亲不如近邻。


 
  娱乐乃是人之常情。贫民院也有说书的、演肘鼓子戏的,理发的、小卖部、杂货铺也开在院内,茶炉哨子像夏日蝉一样“吱吱”叫个不停。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民众二院大门有两个:一个在四川路,一个在嘉祥路,是台西十大院中最大的一个。它的出名不是因为大,而是因为人。旧社会,民众二院的贫民受压抑、受歧视最大,因而反抗、复仇心理重。他们性格豪爽、野性、好斗,喜欢抱团,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霸气闻名遐迩。解放后,虽然好了许多,但这种风气有所传承。台西一带一提二院,人们不由得不竪大拇指:“青岛小哥不好惹!”不过,碰上好时候,上个世纪80年代,是青岛市最早改造的棚户区,随着人员的变化,民风焕然一新。


 
  透露一个小秘密,妻子住在台西四路,当年鄙人娶妻,就是从嘉祥路上抱得美人归的。我用“怀旧”做题就有双关的意思。嘿嘿!怀旧并非是留恋过去,也不是津津乐道那些旧的故事,而是在回忆过去那些故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为今后青岛区街的建设保留一份文化元素。
 
  (作者简介:侯修圃,原任青岛市南区教体局长,现任青岛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散文作家、青岛教育名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