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名不见经传的观城路

作者:侯修圃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4-27
  观城路是与东平路平行的一条路。西起四川路,东到云南路,向南拐了一个弯,折向单县路。全长估摸有两华里。
 
  深秋的一个下午,我从江苏路北头坐214公交车到广州路下车,再从云南路步行到观城路,走到四川路又折回云南路。一路走来,感慨良多。除了肉类加工厂那座红顶主楼及临街那座专家小楼保留下来,其他的里院也好,大杂院也罢,全被新楼所替代。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世事所变,翻天覆地。


 
  打开记忆的闸门,民众四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位置在四川路第一小学的后面,这也是三十年代沈鸿烈主政青岛所建的“十大公馆”之一。砖混泥结构的平房,原本成排,但被急剧增加的人口所打破。居住困难,困则思变,或内设吊铺,或外盖小房,里竪外拐,整个大院的通道就不规则了。这个院的孩子一般都在“四一小”读书。1974年,我曾去采访当时的居委会,写过一篇《市南区观城路民众四院居委会----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校外教育》的报道,发表在1974年6月1日《青岛日报》上。据四川路一小的领导介绍,当时居住在大院里有一百多名学生,分26个校外小组,在居民家学习、活动。这样推算,居民至少也有一百多户吧。1966年,这个大院出过一名“大人物”,好像是居委会主任,她成立一个组织叫“红老兵”。1967年初,参加市南区的夺权,成立“革委会”时,她居然坐上了市南区革委会常委的椅子。她出身贫农,丈夫是一号幸福楼理发馆的理发员,她本人没有工作,居委会主任补贴很少,又没有文化,让她当区革委常委那不是难为她吗?但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就有荒唐事。她分管劳动就业,大权在握,所以闹出许多笑话,成为人们茶后饭余的谈资。随着大院的改造,那些故事连同那些小房也都灰飞烟灭了。


 
  其实,观城路的重头戏不是民众四院,而是坐落在65号的青岛肉类加工厂。这座始建于1903年的总督府屠宰场,老百姓习惯称“打牛房”。德国人建设这座屠宰场的本意是为德国人服务的,所有屠宰的牲口必须检疫合格才能屠杀。很难想象在德国人占领青岛的五年中他们吃的牛肉是否“放心”。据说,之前在小泥洼(团岛一带)设一个临时屠宰场,场内设有屠宰大小牲畜的公共屠宰台和兽医办公室。一年后,由于屠宰工作的繁忙,又新增附属建筑,规模扩大,应付正规屠宰场建成之前还是绰绰有余的。
 
  新屠宰场的建设在1903年动工,1906年6月竣工并开始营业。当一个人口急剧增加的城市,原有的屠宰设施难以满足需要,1908年再度扩建,使其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到1913年,牛的出口达20627头,到达海参崴、菲律宾等地。1915年畅销日本。据1946年11月7日《青岛晚报》报道,“屠宰场,规模之大,屠牛之多,仅次于美国的芝加哥,在世界上占第二位”。


 
  笔者的岳父曾在打牛房工作过。1929年,岳父的哥哥王忠村在日本东京学徒期满回到青岛,开始在打牛房工作。由于他头脑灵活,加之业务熟练,见过大世面,又会日语,所以就给他一份验牛工作。换句话说,客户送来的牛,必须经过他的验收才能进入屠杀程序。这就有一定的权力性。那时他每月工资28元,要知道当年的面粉2元一袋。可见他的收入还是不菲的。所以他在枣庄路住了很大的房子。1930年,岳父王忠桥从即墨来到青岛,跟随哥哥在打牛房工作。1931年,岳父和岳母结婚后,就住在枣庄路大哥家里。几年后,岳父岳母搬离了枣庄路,岳父也离开打牛房,到大港一家木箱厂干供销工作。
 
  解放后,打牛房改为青岛肉类联合加工厂,所谓联合加工,就是牛羊猪都宰的意思。青岛有名的万香斋也合并其内。新时期后,主建筑改为饭店。其他的厂房成为房地产开发的唐僧肉。现在摆在面前的是林立的居民楼。
 
  没曾想到,肉类加工厂斜对面,上个世纪50年代初,曾是青岛邮电学校的校址。据黄元凯先生回忆,他的同学吴广生1956年小学毕业考入该校,毕业后分在邮电局电报科工作。该校后来不知何故撤销,原址做了台西中学。台西中学也可以说是民办中学,当时每区都有一处民办中学。比如,现在的青岛幼儿师范学校,是原台东中学(先改成青岛第35中学)的地盘;青岛艺术学校前身是市北中学(先改成青岛52中学)。


 
  所谓民办中学,就是经费来源不同:公办中学是由市财政直接拨款;民办中学,是由各区政府自己筹措。接受的学生一般是公立中学的落榜生或者不愿考公立中学直接报考民办中学的学生,毕业后享受公立中学同等待遇。1963年台西区撤销,大部划归市南区。台西中学改为市南区第三工读中学,简称“工读三中”。文革期间,学校撤销,改成市南区红旗电机厂。红旗电机厂虽然解决了不少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但地处居民之间,毕竟发展空间有限,加之也有扰民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搬迁合并,盖成居民大楼。
 
  西去的太阳光线愈来愈弱,秋风中的法桐树枝摇曳,被扫落的黄叶飘飘悠悠,为马路增添一道亮色。


 
  不经意间,梨园小学旧址出现在我的脑屏。梨园小学是一所私立小学,坐落在肉类加工厂东面。上个世纪40年代,青岛戏剧界成立梨园工会,地址在李村路,会长是周麟昆,周麟昆是著名麒派老生。当时有会员328人。演艺界跑码头,飘忽不定,特别是夫妻都是演员者孩子没法照顾。在周麟昆的努力下成立了梨园小学。生源主要演职员的子女,免收学费;也有少量业外人士的孩子。经费来源是多方面筹集:一是名角捐款;二是富商权贵(一般是戏迷)的赞助;三是名角义演,收入全部捐给梨园小学。也有票友社义演捐款者。所以,条件简陋,办学艰难。
 
  周麟昆,1949年到宝岛台湾演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回来。在台湾组织了一个崂山京剧团和专演麒派戏的“麒麟厅”。
 
  青岛解放时,梨园小学有教职工9人,学生6个班,292人。由于梨园工会自行消亡,政府就把梨园小学划归广州路小学作分校。1952年,撤销梨园小学,合并到广州路小学。其房屋一部分作为教师宿舍,一部分划拨给青岛食品厂。自此,梨园小学就是一个符号而载教育史册。
 
  一阵秋风打了一个旋,卷起的尘沙迷了我的眼睛,揉揉眼睛一看,已过了云南路。
 
  过了云南路,观城路向南一折就和朝城路平行。


 
  这一段小工厂比较多。记得1982年,我在区委工作,有一天,办公室小芦领我去一家在观城路上的区办工厂,那个工厂靠朝城路一边,忘记厂子的名字。只记得买了一个单杠洗衣机,不怎么好使,因不能甩干,洗衣还得靠人工扭,所以特别费劲,使了两年就淘汰了。再前走就是民政局假肢厂。我的同学王先臣从部队转业后先在毛巾厂当厂长,后来调到这个厂子干厂长。据说假肢厂吸收一些残疾人工作,这样可以免税。不管怎么说,也为残疾人提供就业的机会。1980年代,在这里还办过转业军人培训班。
 
  也许你会记得,在观城路和东平路拐角曾是市南环卫管理处,管理市南区的垃圾运送和处理,并负责环境卫生的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这些单位一律外迁,让位于房地产的开发。


 
  最难忘的是观城路菜店。1977年,我在广州路居住时经常来买菜。那个店从东平路走上来一眼就望见,坐落在定陶路拐弯的观城路上。店是平房,虽不大,蔬菜还比较齐全,居家过日子离不开油盐酱醋菜,这个店就为你提供。
 
  过了菜店,向南直到费县路一律普通二层楼房,里院结构。不过这段马路两边的法桐高大粗壮,到了夏天遮天蔽日,行人感到十分凉爽,号称马路绿洲。不过这些几十年前的记忆,随着摩天高楼的凸起,颇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之感。


 
  玉泉春饭店曾在费县路与观城路拐角,作为台西三大名店之一而享誉西镇,如今只是一个历史符号而已;斜对面的云光照相馆也不复存在了。西面的文化局宿舍照旧屹立那里慢慢老去。只留下了费县路、观城路和滋阳路构成的三角花园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而苟延残喘。那些曾在这里居住过的居民们也许远走高飞了,但我这篇小文也许因提供一些历史的碎片而触发您的童年记忆。
 
  夕阳的余晖撒漫高楼屋顶、树梢,仰望天空,蓝天白云。旧地重游,思绪良多。城市也许就是一块泥巴,设计者们愿意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作者简介:侯修圃,散文作家、青岛教育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