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麦收时节

作者:侯修圃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6-07
  过了芒种,小麦就进入收割阶段。俗语说:麦从西熟。换句说,麦子先从我国西部,诸如陕西河南一带成熟。麦子成熟一片金黄,南风一吹麦浪翻滚,煞是好看。中午头热辣辣的太阳晒着,你会听到麦穗“嘎巴嘎巴”的脆响,那是麦子晒弯头了,再不收割就遭受损失了。常常从电视上看到,山东的联合收割机驰骋于河南大地收割麦子,金黄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儿,收割机进入麦田“突突”唱着歌谣,把麦子吃进去,另一边巨型管子喷出瀑布似的麦雨。河南收完,再返回山东收割。山东也是先从济南地区收割,西熟东渐,到了青岛地区快到夏至了。


 
  农谚曰:麦熟一晌,谷熟一秋。就是说,麦子成熟也就是一二个中午,金黄的麦子虽然喜人,但随后就会麦头弯曲,用农民的话说,麦子掉头了。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收获迟了麦粒掉地里;二是连阴下雨麦子发霉,到了口的粮食失掉了。而谷子成熟期较长,早一天晚一天收割无关紧要。所以割麦子是乡村最忙的时刻。现代人割麦机械化,自然体会不到农耕时代农人的辛酸。最有名的唐代白居易的《观刈麦》,其中几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从这首诗里最能看出农民的忙碌,不分男女老幼齐上阵的景象浮现眼前。


 
  农人说:三秋不如一春忙,三春不如一秋长。春忙在于时间短,得抢收。所谓“抢”,就是抢速度,抢时间。记得童年时代在故乡,到了割麦子时节,连在青岛的哥哥都要回家割麦子,恰如现在的农民工,到了麦收都要回家一样。
 
  有一年,大哥回家带着一块做买卖的张大哥,张大哥三十多岁,大哥二十多岁。天微微发亮,我跟着他俩就上坡了,因夜间有点雾,草上、麦芒上还擎着晶融露珠。那时候不是割麦子,而是拔麦子,拔麦子更辛苦,双手攒住一把麦子用力拔,连根拔出来,自然带着一坨泥土,一只脚站立,犹如金鸡独立,双手用力把麦子根在另一只脚的内侧摔打,泥土甩打净了,整齐地放在地上,然后再捆成一捆捆的。为什么要麦根呢?铡刀铡下来晒干,冬天当柴火烧饭。


 
  早晨风凉,正是拔麦子好时机。老张领头,大哥第二,他们每人拔三垄,我小,拔一垄。大哥毕竟多年没有干农活了,被我撵得喘粗气,我摔打的泥土不断甩他身上。他直直腰对我说:“小三,你不能隔我远点,泥土都甩我身上了!”我嘻嘻笑笑,放慢了节奏。太阳一竿子高,母亲挑着担子来了,一头挑着稀饭罐子,一头挑着篮子,里面不外装着饭碗,还有玉米饼子,咸鸭蛋、大葱、面酱,小咸菜之类的可以佐饭。我们吃饭,母亲就开始拔麦子。


 
  忙是忙,先打场。这不啻是乡村人们的经验结晶。不然来了连阴天,蒸熟的鸭子也会飞了。打场是重头戏,一般放在下午,上午掐下的麦穗摊在场院晒干,下午两三点钟,用小毛驴拉着王子碌碡碾压,碾压的差不多,就赶成一堆。好戏压轴,主角上场——扬场。扬场可是个技术活,大哥不会扬,就请本家大叔,大叔是农业老把式,农活无所不能,他四十多岁,大高个,红脸膛,是无人不敬人物。木锨在大叔手里就是像魔棍,一锨扬上天去像扇子面,麦子如雨而落,麦糠飘在一边,泾渭分明,那个漂亮就甭提了。看到大叔露出漂亮一手,大家一齐感叹。扬完场,麦子堆成小山,最后装袋扛回家,农民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时代在前进,机械化在发展。如今联合收割机一开,麦子在地里就收回仓,再不用担心虎口夺粮了。现在,别说白居易写的场面不见了,就是我的童年经历也成为一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