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也说青岛花石楼

作者:戴新阁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6-26
  6月下旬,青岛的气温还不算热,八大关里的游客、拍婚纱照的新人络绎不绝,上合青岛峰会结束不久,来青岛旅游的人也明显增多了。沿着汇泉路到东海饭店门前拐弯往东去,一路有三座对外开放的历史名楼:山海关路21号蝴蝶楼、居庸关路10号公主楼、黄海路18号花石楼。在八大关景区内三百多座风格各异的知名建筑中,对外开放的也就这么几座,三座历史名楼中,“花石楼”大概是最著名、最有故事的建筑。站在第二海水浴场西面往东眺望,花石楼屹立于绿树葱荫中,地处海岸岬角部位,三面临海,地势突兀,在苍树包围中,兀然伫立。


 
  花石楼是一个俗称,因为这栋楼内房间墙壁上覆盖了光滑的石板,外墙又是用花岗岩装饰的,“花石楼"与“滑石”谐音,所以得名花石楼。楼内共分五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第五层是塔楼:一层是会客厅、餐厅,二层是卧室,三层是咖啡室和书房。花石楼建筑由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既有欧洲古堡式风格,又融入了希腊式和罗马式的特点。


 
  花石楼是谁建的呢,说法不一。前些年,我在楼前看到两块不同的标志。一块是花岗岩石碑,1984年青岛市文物局设置,上注:花石楼1903年由德国人所建;另一块是不锈钢制作的标志牌,1997年6月青岛市旅游局设置,此牌记载的建造时间:1930年至1931年,由白俄贵族涞比池所建。两种不同的说法,究竟哪种对,一直尚无定论。但,现在石碑、标志牌均不见了,院内只有一块书形的标志,上面有中、英文书写的简介,注明是白俄贵族涞比池始建于1930年。但底下却没有落款单位。


 
  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沙皇时期一些贵族有钱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白俄贵族涞比池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保命,他逃到了中国,先去上海,在那里办了一份报纸。当时办报经营主要有两条领导线,一条是总编辑、一条是经理人,涞比池是位经理人,经理人只管出钱出思路,他老婆则懂业务又喜欢办报,所以操办主要事务。上世纪20年代下旬的一个夏天,他来到青岛度假,感觉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面对碧海蓝天,瞬间心动,决定在此建一处别墅。


 
  俄国的贵族一般都有冬天打猎、夏天度假的习惯,涞比池也不例外,他觉得这里是暑天消夏的好地方。于是在1929年8月31日,向“青岛特别市土地局”呈报了修建别墅的申请书:“太平山黄海路西南角,有12号地皮一段,约千余方步,尚属空地。窃以为,该处地势临近海滨,风致优雅,极宜于建筑,故拟在该段地内建筑楼房,以作消夏处所”。
 
  一年后,申请被批准,即筹备建设。1930年11月正式开工,至1931年10月3日建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建筑投资八千银元。由岛城著名设计师刘耀宸设计,王云飞组织施工。其院落中的八角亭、马厩、传达室等附属建筑,均为建筑师王义朋设计,整个配套建筑直到1932年2月21日才全部完成。


 
  然而,建成后不久涞比池却病了,三年后(1936年)撒手人寰,去世了,他选择的别墅建成后竟然一天也没来住。其遗孀心生忌讳,且睹物伤情,于是将花石楼以4.25万银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英国保险业老板埃非哈利司,之后自己回到了俄国。后来,花石楼又被转卖了五六次,但一直没有人长期住过。


 
  在青岛民间传说有9个灵异的地方,花石楼也在其中。《胶州志》曾经描述过这所房子:“中正公(蒋介石)下榻在黄海路靠海朝北花石楼中一日,然一夜便觉为甚怪,中正公已然也不得知上为谁人府邸,故不免有时变怪,然不为人害也,厅西小房两楹,曰‘好春轩’,北壁一门,横通小屋地下,仆夜宿其中,睡后多为魅出,不知是鬼是狐,故再无敢下榻其中。”
 

(地下室)
 
  据以前八大关久居的人说,在这里住的人,时间长了都会在夜里听到花石楼的地下室传来丝竹之声,其中夹杂有年轻女人幽怨的吟诗声……
 
  1946年蒋介石与宋美龄来青岛,但是否在此住过,说法不一。有一说:花石楼建成初期,周边是一片空地,不利于警卫,从安全出发,当时蒋宋在青下榻的地方应是现在的北舰幼儿园。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在1943年的散文《水云》中曾这样叙述:“走过了浴场,走过了炮台,走过了那个建筑在海湾石堆上俄国什么公爵的大房子……一直到太平角凸出海中那个黛色大石堆上,方不再向前进。”可见当时花石楼周边还是比较偏僻的。
 
  但原蒋介石警卫队的韩士杰(山东济南人)1998年5月重游花石楼时却证实蒋宋确实在此住过一天,他说他担任蒋先生的特别警卫,警戒的位置就在花石楼墙外东南角的暗堡里。蒋在此住过一天,所以有人也称其为“蒋介石楼”。


 
  传说特务头子戴笠及当时的电影名星白光来青岛时也在这里住过,戴笠与白光幽会后,从青岛乘坐飞机回南京在江宁县岱山撞机而亡。后来,也有人将这一巧合归于花石楼灵异之说,这有点牵强附会。其实,戴笠之死一直是个谜,后来人们解密说是由汉奸马汉三安排心腹死党刘玉珠,在戴笠的专机上安置定时炸弹,制造出的一场空难事故。
 

(电影演员:白光)
 
  1946年3月17日,戴笠在青岛决定上午11时飞往上海。刘玉珠获悉后,驱车来到机场,提出要登机检查安全。刘玉珠有华北督导员的身份,因此警卫没怀疑他。刘登上专机后,将一颗高爆定时炸弹放入一个木箱中,并将引爆时针拨到飞机飞临上海上空时爆炸,以造成飞机降落时失事的假象。专机起飞后,上海正下着倾盆大雨,飞机无法降落,遂决定改飞南京,然而,南京上空同样也是大雨倾盆,能见度极低,由此飞机偏离了航线。下午1时13分,当飞机抵达南京郊县江宁县板桥镇上空时,定时炸弹引爆飞机失控,一头栽到板桥镇以南一座不到200米的小土山——岱山的山腰上。飞机坠毁燃烧,无一人幸免。
 

(江宁县岱山)
 
  新中国成立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也都曾在花石楼下榻过。陈毅第一次来青岛时住在这里,对青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五四”运动时就知道中国有个青岛,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打了许多年的仗,终于来到了青岛。他还借来《胶澳志》,详细阅读了青岛的历史,并写下了长诗《初游青岛》。


 
  花石楼与电影艺术也有不解之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内景和外景。
 

(《总统行动》剧照)
 
  花石楼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对青岛人来说也颇为神秘。80年代后,几经装修正式对外开放,揭开了室内的神秘面纱。现在门票8.5元,60岁以上老人免费。如今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走进花石楼,对这里及岛城的有关历史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