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沧口人挖蛤蜊(往事)

作者:胡宝星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7-11
  “哈啤酒、吃蛤蜊(音嘎啦)”这句地道的青岛话一不小心却成了宣传青岛的一句品牌语,那些来过青岛的外地游客、以及还没来得及到青岛的人,基本上都能听懂这句地地道道的青岛土话。
 
  蛤蜊是青岛、大连、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海岸滩涂生长的一种独特海鲜,大连人叫蚬子,青岛叫蛤蜊(音嘎啦)、烟台叫蛤(音嘎)。蛤蜊的种类很多,主要有花蛤、文蛤、西施舌。花蛤蜊的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和“百味之冠”,青岛沿海的滩涂盛产花蛤蜊,也就是青岛人说的“花嘎啦”。


 
  在青岛,只要聊起下海挖蛤蜊这个话题,50岁以上的老沧口人都会感到有一种亲切感,因为那曾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个年代的沧口人没有下海挖蛤蜊的不多,因为当时青岛最主要的四条下海挖蛤蜊的海路都在沧口沿海一线。这四条海路从南到北分布在胶州湾的东海岸,依次是沙岭庄、八厂南山、八厂北山、外贸粮油。
 
  下海挖蛤蜊是根据潮汐来的,而潮汐则是受月亮的吸引而变化着的,每个月初和月中那不到10天的时间是落大潮时间最长的,那是沧口人下海的最佳时间段。挖蛤蜊也是要碰运气的,遇到哪天落大潮,海水退到海里面很远去了,原本那些离着岸边比较远的蛤蜊都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下海的人们大丰收的时刻到了!
 
  滩涂上一片一片的蛤蜊很快就装满了竹篓子,怎么办?就这样走了不甘心哪!于是,人们就脱掉裤子,把两个裤脚打上死结,捧起蛤蜊就往里面装,一直把两条长长的裤腿里都装满了蛤蜊,才恋恋不舍地把装满了蛤蜊的两条裤腿搭在肩膀上,手里再提留着装满了蛤蜊的竹篓和挖蛤蜊的工具,走向岸边。当然,这种机会并不是很多,反正我一次也没有遇到过。
 
  春夏季节是蛤蜊的生长和繁殖旺季,从每年初春开始,一直到中秋季节,每逢月初和月中那不到10天的黄金时间段,这四条海路都像逢大集一样,人山人海、浩浩荡荡,下海挖蛤蜊的人们行进在那一条条坚硬的水中之路上。


 
  因为潮汐的关系,每一天都有两次潮涨潮落,白天一次晚上一次,而且一天比一天往后推迟半个多小时。每一次的落潮时间基本上是两个多小时,落大潮的时候时间会长一些,因为潮水退进去的距离也远一些,落小潮的时候时间就短一些,海水退进去的距离也近一些。
 
  所以,下海挖蛤蜊也分为白天和晚上两次,在白天和晚上这两个跌大潮的时间段里,整条四流中路上,南到二航校北侧的太原路、北到烟墩山北边的外贸粮油,就好像是几支部队行军路过一般,有的朝南行进、有的往北走去。这些人一共分为四路人马,大家去往四个不同的滩涂海岸,也就是沙岭庄、八厂南山、八厂北山、外贸粮油。尽管每支队伍都很零散,但绝对不乱。
 
  最南边的那条海路是沙岭庄滩涂,沙岭庄当时属于沧口区的地界,那片滩涂是沙滩硬地,蛤蜊的品质也不错。那片滩涂隔着四方区的湖岛子比较近,湖岛子那边也有一片挖蛤蜊的海岸滩涂,是四方人挖蛤蜊的地盘。


 
  沙岭庄往北就是八厂南山滩涂,那里也叫“正下”,因为海岸离着挖蛤蜊的地点比较近,从岸边往海里走不远就可以蹲下来挖蛤蜊了,所以“正下”的人气比较旺。但是这片滩涂是淤泥软地,挖蛤蜊的时候基本上是空手道,也就是不用任何工具,单凭两只手在海水漫过小腿,甚至是漫过膝盖深浅的海水里试探着、摸索着找蛤蜊,摸到蛤蜊之后就放到小竹筐里。这种淤泥滩涂蛤蜊不太好洗,掺杂的泥蛤蜊太多,如果有一个泥蛤蜊拣选不出来,一锅的蛤蜊就会坏在那一个泥蛤蜊上了,简直没法吃。
 
  后来,在八厂南山那片滩涂的南侧建了一个拆船厂,离海岸不太远的地方经常停泊着一艘或两艘从国外买回来的旧货轮。当这些旧货轮从海上往岸边牵引的时候,船的底部就在滩涂上拖出一条又深又长的大海沟。潮涨潮落时,一些淤泥就被卷进海沟里去了,由此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后来有几个下海挖蛤蜊的人在跨越那条海沟的时候陷进去了,被淤泥吞噬了,抢救都来不及。
 
  因为货轮阻断了海水的流动,八厂南山滩涂的蛤蜊少了,但依然有人坚守着“正下”这片蛤蜊集结地,因为蛤蜊很多,挺诱惑人的,而且蛤蜊的集结地点离着岸边很近。有人发明制作了一种类似于“铁高跷”的大长腿,穿上之后就可以在死亡陷阱附近转悠着挖蛤蜊,倒也相安无事。但是敢于冒险的人毕竟不是很多,很多人往八厂北山滩涂和粮油滩涂那两片海滩集结了。
 
  八厂南山和八厂北山,其实就是国棉八厂厂区墙外的南北两条路,南山那片日本人当年盖的楼房是职员宿舍区,北山那一大片居住区是职工宿舍区。相比较起南山的那片淤泥滩涂,北山的滩涂却是一片沙滩硬地,而且往海里面走的那条海路也比较长一些,再加上北山的滩涂面积不是很大,蛤蜊相对也少一些,慢慢就冷清下来了。
 
  下海挖蛤蜊的人群开始向最后的一个滩涂,也就是北边的粮油滩涂集结了。所谓的粮油滩涂,是因为那条去下海的路上有一家专门压榨花生米的工厂,是山东省外贸的粮油加工厂。走那条路的时候,基本上是花生的芳香伴随着一路,一直走到海里挖蛤蜊的地方,所以人们就把那片下海挖蛤蜊的滩涂叫作粮油。


 
  粮油是老沧口沿海一线最大的一片海岸滩涂,从岸边走下海滩开始,沿着坚硬的沙滩海路往海里面至少要走5、6里路远,最后才能走到挖蛤蜊的地方,也就是蛤蜊们的集结地。而且这条海路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又分为左右两条路,左边的那条海路到达的挖蛤蜊地点是淤泥滩涂,往右边的那条海路走下去是沙滩滩涂,那个位置基本上与北边的双埠海滩滩涂连接起来了。
 
  双埠那片滩涂的蛤蜊品质很好,但双埠属于崂山县的地盘,不归沧口管辖,所以双埠那片滩涂被双埠村给圈起来了,外人进去挖蛤蜊必须给钱,也就是挖到蛤蜊上岸之后,必须按照蛤蜊的重量每斤付多少钱,可见当时双埠人的思想意识是很超前的,尽管那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但人家知道利用当地资源来为村民们赚钱。
 
  现在,大家都知道红岛的蛤蜊是青岛地区最好吃的品种,但当年的红岛蛤蜊并不怎么出名,甚至很少有人提起红岛蛤蜊。当时交通不便,从红岛到青岛沿公路走的话要绕一个大圈子,起码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沧口,谁能跑这么远的路跑到青岛来卖蛤蜊呢?而且那时候的蛤蜊很便宜,蔬菜店里有时候也有卖的,三五分钱就可以买一斤。


 
  再说了,那年代还没有自由市场,红岛蛤蜊即便是运过来了也没有地方去卖。更何况那时候谁家愿意花钱去买蛤蜊吃呢?海边滩涂有的是蛤蜊,想吃就下海挖去!那时候谁家里不晒上几斤甚至几十斤的干蛤蜊肉呢?要知道蛤蜊做菜是百搭的,随便什么大白菜、青萝卜、土豆条什么的,抓上一把干蛤蜊肉,在锅里一炖就是一顿好菜。
 
  在当时那个年代,因为实行食品供应制度,猪肉和花生油之类的都是凭票供应,人们的肚子里缺少油水,所以蛤蜊就成了“靠海吃海”的沧口人们饭桌上的主打菜。老沧口人就把晒好的干蛤蜊肉留到过年的时候吃,家里来客人了,就用蛤蜊肉炒上几道菜,让那单调的家宴酒席丰富了许多。
 
  作为老沧口人,我当年也经常在假期与同学或玩伴们一起去下海挖蛤蜊,那时候的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没有,放暑假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家庭作业,玩的东西又不多,去下海挖蛤蜊也算是一种娱乐吧。
 
  我第一次下海挖蛤蜊是跟着我大哥去的,那次是去挖大抓。我那时上小学,个头还没有长起来,大哥不愿带我去,因为要在齐腰深甚至是漫过胸部的海水里挖大抓,他怕我一不小心给淹死。我好说歹说,央求了半天大哥才带我去的,我们去的是沙岭庄。
 
  下到海里之后,大哥领着我随着挖大抓的队伍往深水里面走,走出了很远很远,大哥停下来开始挖了,但是没有收获,大哥又带我继续往里面走,这时候的海水已经漫过我胸部了。
 
  勉勉强强走了几步,我不敢往前走了,因为我站立不稳了。大哥无奈地停下了,我们俩就地挖起来。所谓的大抓其实就是一种挖蛤蜊的专用工具,操作杆是一根两米来长的杆子,杆子的前端是一个带有铁齿的铁筐。同时还要再配置一个充足了气的汽车内胎,用一个既结实密度又很小的大网兜给套起来,挖上来的蛤蜊就可以放在那个大网兜里面。
 
  这种用大抓挖蛤蜊的活儿是在齐腰深的海水里进行,因为有的蛤蜊是生长在深水里,不是在浅滩上的,特别是毛蚶,也就是毛蛤蜊,一般都是在深水里面生长,所以必须用大抓才能挖到它们。


 
  大哥把大抓探进海水里,使劲把大抓的操作杆压在自己的肩膀上,一边倒退着一边又拖又拉,然后把那个铁筐拖出水面,用海水使劲冲洗。铁筐里面的淤泥被水冲走了,拣出里面的蛤蜊皮和其它杂物,留下来的就是蛤蜊和毛蛤蜊,然后把这些“战利品”全部倒进那个套住汽车内胎的大网兜里。接着,再开始挖第二下、第三下,……
 
  我帮不上大哥的忙,因为海水漫过了胸部,我根本就站立不住,就只好紧紧抓住大哥腰上的绳子,那绳子连接着那个汽车内胎。那次由于我的缘故,大哥的收获不大,因为我们还没走到蛤蜊多的位置。从那以后大哥就不带我去了,因为一来我影响他挖大抓,二来怕我出事,所以那也是我唯一的一次去体验“挖大抓” 的经历。
 
  后来,到了初中的时候,我就就经常和自己的同学,或者是和邻居玩伴们一起去下海挖蛤蜊。我们一般都是晚上去下海,因为白天的日光很毒,晒得让人受不了,晚上下海就舒服得很了。我去过最多的滩涂是粮油那边,因为那里蛤蜊多。
 
  当然,我们在去下海之前一般都会做一些“调查”,因为我们周围有一些挖蛤蜊的高手,我们叫他们“海精”,他们熟悉每一次潮汐周期时哪一片滩涂的蛤蜊多。挖蛤蜊也是有学问的,会挖的人,哪怕是潮水跌落得再小,也不会空着手回来。不会挖的人,遇到小潮的时候或许只能挖三两斤蛤蜊,但“海精们”却能挖满一竹篓,也就是青岛人下海挖蛤蜊的那种斜挎在肩上的特制长把竹篮子,最起码也有二三十斤。
 
  侦探好了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自己的钢铃车,也就是用四个滑轮轴承制作的简易木板小车,用绳子绑上竹篓子,再放上挖蛤蜊的刮板(或者是抓钩)、嘎斯灯(也就是乙炔灯),时间到了之后拉着钢铃车就去往四流中路,然后再去往我们打探好的滩涂路线。
 
  走到四流中路的时候,已经是人流如海了,那年代马路上的车辆很少,走路也不用避车。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很快就到了海边、很快就走下了海岸、又很快走上了去往海的远方的蛤蜊集结地。此时,人们的嘎斯灯都已经点亮了,整片挖蛤蜊的滩涂上一片明亮,整个海滩上已然是一片灯火的海洋。
 
  我们开始寻找蛤蜊们的“集结地”,因为蛤蜊也是喜欢扎堆的,我们都认识蛤蜊们住的窝。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各自为战了,因为集中在一起容易把开辟出来的沙窝地放进水来,所以就各干各的了。
 
  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开始涨潮了,但是下海挖过蛤蜊的人都有一种体会,就是越接近涨潮的时候,蛤蜊也就越多,也就越舍不得离开。所以尽管海水已经漫过了我们开辟出来的沙窝地,但我们却依然闷着头继续挖。
 
  随着海水的涨潮水位越来越高,这时候必须撤离了,大队人马熙熙攘攘地走上了海路,热热闹闹地往岸边走去。这时候,尽管朋友们一个人影儿也找不到了,但人山人海的人群里只要是看到熟悉的人就会走到一起去。
 
  上岸之后,如果要急着回家,就赶紧拉着自己的钢铃车沿着马路往家走,那时候也没有害怕走夜路这一说,因为马路上的人流很长很长,一直走到我们家住的地方还有人继续往前走。
 
  如果不急着回家,或者是肚子饿了,就在马路上坐下来,用依然点燃着的嘎斯灯烤蛤蜊吃,有时候因为肚子太饿,也不管那蛤蜊烤得熟不熟,更不管脏不脏,用手掰开就往嘴里面塞。吃了几个半生不熟的蛤蜊之后,肚子立马就不饿了,因为蛤蜊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足足的,很充饥。
 
  休息之后,就站起身来拉着自己的钢铃车走上回家的路。有时候,半路上能遇到已经走散了的朋友;有时候,却一个也遇不见,就独自回家。明天,我们结伴再来。
 
  作者:胡宝星  翻译 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 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 主要作品:《徜徉在迦南美地》、《旖旎撩人的岛国》、《走进美丽的童话王国》、《走进以色列》、《地中海岸夜阑珊》、《重返以色列》、《放弃了天堂的女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