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平民大院新华里

作者:戴新阁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8-07
  说起青岛的历史,难免涉及到青岛的里院文化。所谓里院,是由“里”和“院”构成,传统意义上的“里”有货栈的意思,商人在沿街店铺谈完买卖,然后就到后面的天井或内院去看样品。而“院”主要是用于居住,规模一般比“里"要大一些。里院,由街道走向来确定外部轮廓,常为方形,四周围合,中心形成一个院。
 


(网络图片)
 
  上世纪30年代初青岛有500多个里院。,后来不断增加,形成了岛城的里院文化,里院文化体现了人们一种和谐共济的居住理念。因历史的原因,青岛的里院还含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反映出特有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青岛的“里”,大都还是用中国的名字命名,如“吉祥里"、“安盛里”、“鸿福里”等,名字响亮,喜庆。
 
  “新华里”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初为“新兴市场”,汇集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繁华一时,与当时的大陆市场、东兴市场齐名,是台东镇的三大市场之一。后来,因外来人口不断增多,逐渐演化为贫民里院。二战时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将这里改名为“东亚里”。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青岛市政府将之命名为“新华里”。


 
  “新华里”地处威海路、长春路、和兴路、洮南路,四条路的包围之中,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四方形大型棚户区,内部有纵横几十条弄巷,居住着近千户城市贫民。如果说以前西镇挪庄是最大的院,那么台东的新华里当属最大的里。
 
  围绕新华里的四条路,长春路和威海路口二条街最为热闹繁华, 朝南的长春路头临近拐角处总是停放着一排地板车等着揽活,旁边还有许多民工蹲在墙根或坐在马路沿上等候有人叫活,他们被称为“卯子工”(钟点工)。


 
  新华里西墙外,威海路靠近长春路口处曾有一家知名的私立桐林医院。医生张子勤毕业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在岛城有一定的名气。新华里南门对面是闻名青岛的渤海酿造厂,进了南大门有一家有名的酱园。老板叫周金才,台东的市民都慕名到这里买八宝咸菜。酱园的口碑很好,称完咸菜后老板总是再多赠送一些。
 
  新华里外的长春路还有一家潍县人开的杂货铺。老板娘是俄罗斯人,讲着一口潍县腔的中国话,周边的人叫那个店是“老毛子店"。以前,和兴路、洮南路延伸至南口路还有一个集市,每逢赶集的日子,这里人流如织,格外热闹。解放后,集市被取消了。


 
  以前,新华里像众多的院里一样,院内巷道都是土路,没有下水道,每当下雨天,院子里泥泞不堪。当时,新华里全院1000多户,仅有2处共用厕所,两个共用水龙头。水龙头每天定时开放,开水龙的时候,大家都排队挨号,那时接水大都是铁皮水桶,一桶四、五十斤,人们有的用手提或用肩挑着往家打水。
 
  以前的新华里虽是一处贫民里院,但也有不少故事,几十年前,我一位家住新华里的老同事讲过不少。说五十年代,“新华里”大院里住着一位常太太,长得很漂亮,像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丽达”。但人们却不知道她来自哪里。后来,院里一位父母在国外的刘家人,找她翻译信件,才知道她是印度尼西亚人。
 
  二十世纪40 年代,有位姓常的先生随昌邑的亲友下南洋,那年他19岁,少年英俊,在印度尼西亚走街串巷做卖花边的小生意,当地一位上高中的贵族小姐看上了他,不时地买他的花边,日久生情,两人相爱了。三年后,常先生要回国,那位贵族小姐背着家人,跟随常先生来到中国。常的哥哥住在“东亚里”,回国后,带着他的外国妻子也来到“东亚里”定居。后来,由于妻子不会说汉语,生活上也有许多不便,夫妻间出现了磨擦,要强的外国妻子就搬出去教英语了。


 
  青岛解放后,常先生由于出身好,见过世面、处事灵活,不久,当上了“新华里”的街道主任,后来当选为台东区的政协委员,人们称他“常委员”。当上政协委员后,社交活动广泛了,有一天,他在青岛领事处,看到一则寻人启事,是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来青岛,寻找失踪多年的妹妹的启事,找的人正是常的妻子,他当时就揭了“榜”。可是那位寻找失踪妹妹的印尼驻华大使已经离开了青岛。领事处按大使临走时的安排:“如有人相认,付给她路费,让她去北京相认。”
 
  领事处确认此事后,付给他们80元路费(当时去北京的火车票只用十几元)。常先生带着妻子去北京与印尼驻华大使见面。经相认,确实是大使失踪多年的妹妹。大使告诉常先生,他的母亲因为思念失踪多年的女儿,经常泪流满面,后来竟然哭瞎了眼睛。相认后不久,常先生举家迁往北京,据说被安排到外贸部工作。


 
  居住在大院和兴路上有一孙家,是个人才辈出的家庭。解放初期,孙家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与山东大学毕业的袁先生结婚后,举家迁往北京;二女儿以教学为名,背着母亲去了东北的公安学校,后成了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三女儿考上了上海的大学,因为唱歌特好,在上海大学文艺汇演时获奖,并因此被马来西亚归国的张先生看中。张先生从小在英国妈妈的教育下,小提琴拉得特别好,在上海大学文艺汇演时,他演奏的小提琴获得了特等奖。由于张先生在国外受到一种偏激传说的影响:“中国南方的姑娘华而不实,北方的姑娘真诚实在。”因此,家住青岛的孙小姐,便成为了张先生追求的对象。


 
  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他们被安排到安庆市工作,因安庆发生水灾,他们又搬回了青岛,与孙小姐父母同住。张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才,精通多国语言,英、俄、梵文等。后来,经青岛侨委介绍,去中学当了老师。由于张先生出生在热带地区,非常不适应岛城的海洋气候,不久患上重病,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新华里是青岛市棚户区改造最早的地方之一,自20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先后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和整修,如今已成为占地3万余平方米、共19个楼座、54个单元、近1300户,配套设施完善,封闭式管理的居民楼院。院内还实现了人车分流,大院内的车道都是沥青路面,车道跟广场、绿地相接处的地带,有专门的隔离墩分界,休闲、娱乐和车辆通行互不干扰。


 
  以前的老建筑已不复存在了,但“新华里”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楼院在长春路、和兴路、洮南路上分别设立了8个大门,威海路上还留有门洞与外界相连,似乎还能寻到当初里院的痕迹。院内还设有新华里社区居委会,警务室等。


 
  新华里,这座平民里院已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了,许多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人们渐渐忘却,但新华里的历史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