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司徒雷登与青岛

作者:郝守杰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12-10
  1876年6月24日,一个美国传教士在中国杭州诞下一个男孩,取名司徒雷登(TohnLetghtonStuart)。
 
  19世纪末,德军侵占青岛后,为了规划前海青岛区(洋人别墅区)首先开辟了广西路,并在这条路上建起了电信电报大楼,其城市下水道,电缆的铺设也是最先从这条路上开始的。不管是清代“大马路”,还是明代小路,这些路都是土路,山路,没有规划,唯广西路是青岛第一条有规划的路。
 
  1900年广西路被叫做亨利亲王街,(德皇威廉二世弟弟的名字,当时德国的二号人物,掌管德国侵略青岛的太平洋舰队与亨利亲王街紧靠着,以哥哥威廉二世命名的路(太平路)。广西路不仅是“岛城第一路”,也是一条反应了清政府丧权辱国的殖民路。实际,广西路不是因“岛城第一路”而出名,而是因着47年后广西路上的第一旅社而名声大噪。
 
  司徒雷登,美传教士的儿子,出生在杭州的一个弄堂。11岁时,父母将他送回美国,接受一个传教士应受的教育,以最优秀的成绩取得协和神学院的神学学士学位。之后,与新婚妻子一起回到杭州,从事传教士的工作。
 
  1908年,32岁的司徒雷登受聘于南京神学院,成为一名讲授《圣经》的教师。此时的司已是一个中国通。杭州话很地道,“件儿要瘦”“木郎豆腐多放胡椒”(杭州话,件儿五花肉,木郎鱼头)1918年12月10日,燕京大学董事会邀请他出任大学校长。1919年6月,43岁的司校长在北平走马上任,燕大成立伊始,司的日子并不好过,学生不到百人,只有两名华人教员,大多数外籍教师不具备在大学任教的资格,经费不足。司筹足20万美元买下了,陕西督军陈树潘购作其父晚年养老之园海淀勺园,这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所在地,司下决心,要将燕大建设成和哈佛、耶鲁一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教会大学,燕大,司希望中西文化融会之所,在司鼓励下,燕大学生多次在学生运动中表现了高度爱国热情。
 
  1934年反对政府不抵抗司鼓励学生罢课,并赴南京请愿。1937年7月30日,日占北平,司留校内插上美国国旗,禁止日兵入内,暗地里支持学生抗日活动。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燕大长期向后方及八路抗日根据地输送学生,司被日本兵抓走,监禁四年,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在狱中司开始回忆录《在华五十年》的书写。和给《四书》做评论,出狱后重整校务,四处奔走,筹募资金。
 
  1946年6月24日,司七十华诞,燕大师生为他举行了盛大祝寿庆会。国内各党派代表,国府大员,张道藩,中共高层,叶剑英都出席了庆会,蒋介石送了刻有贺辞的横匾。国民政府颁发“褒奖令”,赞扬他对中国教育之贡献,及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出的与中国患难与共的精神,这一年,司在中国的名誉可以说达到了顶峰,盛大祝寿会结束半个月后,司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
 
  美国水兵刺死青岛“祥子”。1947年3月30日晚8时许,青岛广西路第一旅社舞厅,灯红酒绿,人影幢幢,同日,《民报》作了详细报道,美兵三人当晚在俱乐部酗酒后,同乘车往第一旅社,乘人力车后竟不付车资,引起众车夫公愤,正争执间,中一菲律宾籍美兵,面对围观者,突出小刀示威,并出口谩骂其势汹汹,各车夫皆相逃逸,时有停放该处之车,车夫名叫苏明诚,正在购买饼干,被美兵误认为嘘喊车夫,竟以小刀猛刺伤及大腿,血流不止,苏受伤后,初尚不觉,至腿痛时始转身追赶,苏追美兵至旅社大门内,流血过多,倒卧而死。
 
  苏明诚:江苏赣榆县人,时年22岁未婚,一家六口,兄苏明宽无业抱病有年,苏明诚与未成年两个妹妹及64岁老母住在汶上路50号德意里泰,以拉车维持生计,其洋车编号“0896”事后,青岛人力车同业会分别呈文给市参议会,总工会,警察局,市党部,社会局,函件迅速转至美军当局。1、严惩凶手,2、赔偿殡葬费用,3、抚恤死者家属,4、保证不再发生同样事情。4月2日,北平各报转载这一事件,全国学生抗暴,联合总会北平分会遂为苏明诚惨案函致青岛市政府。
 
  山大学潮在酝酿抗议书,要求政府当局,根据独立自主的精神,向美军当局提出严重抗议。1、组织中美联合法庭,公开审判肇事凶犯!2、要求美政府负责支付被难者家属终身生活费用。3、彻底查处美军历次在华暴行案件,要求美政府道歉、赔款及保证以后不再发生同样事件。4、外国军队立即撤出中国。
 
  案件一直未得解决,29日下午二时,美国大使司徒雷登视察青岛,名为“普通性之视察”实为息事宁人而来,《军民日报》(社址市场一路37号,创刊于1945年12月,军长李弥兼任报社理事长、社长、发行人,王晴初系第八军少将副师长)率先刊发出《司徒雷登来青》。


 
  4月29日,身着咖啡色外套白发皑皑,慈祥恬静,面迎微笑的司徒雷登大使如期降临在沧口飞机场,他受到了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市长李先良、国民党青岛市党部主任委员,蔼覃美国驻西太平洋舰队司令柯克上将,美驻青领事司派克等中美军政高官们的隆重欢迎。
 
  在沧口机场休息室,司徒雷登向众人慨言,虽同旋于国共两党,为中国和平积极奔走,但没有什么效果,他还以流利的中文,重复着:我现在已不知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他风独残念时的自我评价,“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次日《军民日报》在2版头题位置以精炼生动的笔触,记录了这一当可预卜的情况。这则仅580字的新闻,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历史一瞬。(内容略)
 
  30日上午参观海军军官学校,并参观美军驻青单位,中午赴柯克上将鸡尾酒会,下午4时出席燕京大学校友会茶会,5时赴海校参加鸡尾酒会,下午七时应美领事馆之邀赴晚宴。5月1日午间,赵丁司令欢宴,下午3时离青飞津。国立山东大学学生“以中国大学生的身份”递交司的《致大使书》大体内容:一、要求撤离美国驻青军队,归还大学校舍,二、美军留住中国侮辱居民,卡车撞伤民众,屡见不鲜,赔偿洋车夫苏明诚家属抚恤金,惩治美国水兵白罗德。
 
  《山东大学百年史》一书中之《反美怒潮》,面对义正词严的《致大使书》,司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悻悻而去,这是山大进步同学复核后,掀起的第二次反美高潮。5月2日,青岛媒体报道《司徒雷登离青》美大使抵青后,连日西州面作,兹以公毕,昨日离青,本市各界首长均往沧口机场欢送。
 
  7月,美国驻西太平洋舰队司令柯克上将举行记者招待会,对于国立山东大学生提出的“美军归还山大校会”给予回复,美军在青岛需要住房,不能让出。
 
  4月28日,事发近一个月的苏明诚案进入审判程序,这一天,《青报》刊发消息《苏明诚案开审舰上,我方人士可往旁听》与大港一号码头“杰克逊”号法庭船上。28日、29日两天分别召唤证人,苏其昌、王其范、万同山、李庆学、田原祖、李庆祥六名证人。
 
  5月11日,《平民报》报道:“昨日美兵司令部发声明,该刑犯美兵阿勃拉、白德罗判刑十年,抚恤金一千五百美金,本月9日死者遣族已签字,具结。”
 
  一个月来,由于各大媒体报道《第一旅社前美兵逞凶》及要求惩凶赔偿死者,事件发生在广西路上的第一旅社,因此广西路名声远播,司徒雷登大使的视察青岛,使案件得以迅速了结。1948年司徒雷登来青静养,谢绝见客,1949年5月3日,我军首战灵山,拉开解放青岛的序幕。
 
  国民党掀起的内战,使司对国民党政府深深失望,并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共产党。1949年夏,司坐在南京使馆里,独自起草美国承认中国政权的备忘录。3月10日,司请求美国国务卿允许他与中央高级领导会谈。中共派燕京大学学生,司的秘书溥泾波的同班同学黄华出任南京军管会外侨事物处处长,与司私人接触。
 
  4月28日毛泽东电示进驻南京的邓小平、刘伯承等,指出如果美国及英国能断绝和国民党的关系,我们可以考虑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三天后的傍晚,黄华以学生身份拜访老校长司,司向黄华表示,愿同新中国建立关系,希望中国政府能广泛吸收民主人士参加。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对于与中共建交并不持乐观态度,更多流露的是对司的怀疑,司对黄华说,美副国务卿魏伯指示,希望他返美前可以与周恩来直接接触,而他个人则希望离华前可往燕京大学一行,对美国他则隐瞒了自己主动要北上的事实。
 
  黄华立刻将司的要求上报了中央,6月16日,由时任燕大校长陆志韦写信邀请司北上,以在燕大度过8天后的73岁生日,7月2日,华盛顿回电,命令司于7月25日前必须离华,司一再拖延,抗命的司引起了国会的愤怒,7月25日,华盛顿再次来电,勒令司8月2日之前必须离开中国。8月2日,国会所给期限最后一天,司在南京明故宫机场登机经日本冲绳岛返美。
 
  两天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震动中外的白皮书《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历数美国多年来对国民党政府的支持,字里行间都在追问,到底是谁丢了中国?除了将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推诿至蒋介石政府,司也成了众矢之的,司途经冲绳岛时懵然无知,未向国务院请示就擅自发表声明,称美国应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并与之保持商务关系,此举令美国国务院上下震惊,美国国务院决定对司下达“禁言令”,面对白皮书,中共领导人态度格外强硬。
 
  8月18日,毛泽东针对美国的白皮书发表《别了司徒雷登》,将司称为“美国侵略政府彻底失败的象征”,并宣称: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回到美国后的司郁郁寡欢,深居简出,美政府勒令他“闭门思过”。三个月后,心情颓丧的司在火车上中风,从此半身不遂。
 
  1952年,燕京大学在院系重组中一分为八,所在校址由北大迁入。从此燕京大学不复存在。听闻这个消息,司惟有长长的叹息。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在华盛顿溘然长世。生前他曾说:“我生在中国,也愿意死在中国”。他最后的意愿是将骨灰送回中国,与在燕大的夫人合葬,由于种种原因,他的骨灰终没能回到燕大,而改在杭州落葬。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在中美官员和燕京大学校友的注视下,永远地回到了他所深爱的这片土地,墓碑上刻印了司的大幅照片。
 
  作者:郝守杰 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