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传承千年的红岛“制海盐”

作者:赵悦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12-11
  煮海为盐,起于上古。战国时赵国史书《世本》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诸侯夙沙在胶州湾一带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夙沙煮盐”的历史故事,讲述的就是夙沙氏用鬲(lì)加热水,偶然制成海盐,首创了华夏制盐之先河。夙沙氏被尊为盐业鼻祖,后人称其为“盐宗”。相传夙沙氏煮海成盐处,就在胶州湾北岸的红岛一带。春秋战国时期,红岛一带就已成为齐国获取“渔盐之利”的主要场所。后来,“鲁盐”之名,驰于中外,红岛之盐又是“鲁盐”之中的佼佼者。


 
  早期的盐业生产是以煎盐为主,成本高且产量低。1900年,后韩家村韩高志等3人合作建成四副盐田,成为红岛开滩晒盐之始。1908年萧家村萧廷藩引进新法晒盐,建成更为科学的盐田,使盐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解放后,马哥庄、后韩家、王家庄、潮海等盐田场,后属国营青岛东风盐场。
 
  过去,晒盐以副为单位。“副”是海盐生产中从制卤到结晶的一个生产单位。每副盐田纵有4通,每通大多横有10行,每副的面积也大小不一。新式盐田通过增加有效蒸发面积,减少无效结晶面积等来提高产量。盐田在构造上,主要有储水池、蒸发池、卤水池及大小沟道、坎堰硬台等。
 
  晒盐工艺流程
 
  将海水由坝外引潮纳入坝内储水沟,用动力将海水自高而低经十余里干支水道送入蒸发池,卤水盐度达到5-10度后,放入晒盐池,再浓缩到20-25度,由输卤沟汇集到卤机房,由动力扬至卤池,然后注入结晶池结晶。
 
  从结晶池捞盐后,运到盐台子贮存,堆成盐坨,用苇草苫覆盖。建国后,手工操作的笨重体力劳动逐渐为动力机械所代替。由人拉肩扛改为使用收盐机、运盐车、堆坨机联合作业。

  再制盐,就是对粗盐再加工。通过对粒大、含5.5%左右的泥土和其他杂质的原盐进行洗涤、粉碎或两者并行,或多次重复进行,或将原盐卤化后沉淀、过滤、重新再制等手段,制成更为质纯洁白的盐,包括餐桌盐、洗精盐、洗涤粉碎盐、洗涤大粒盐。
 
  先河的“古渔盐”
 
  红岛的渔盐发展史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炎黄时代,是中国海盐生产的发源地,也是结网造船、出海捕鱼的发祥地。相传渔祖郎君氏、盐宗夙沙氏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中国现代作家吴伯箫于1937年7月31日游阴岛,写成《阴岛的渔盐》一文,对阴岛的渔盐史、“开滩晒盐”法、山丘一样的盐堆、产出量等作了具体的描述,称“海水是取之不尽,所以盐也就用之不竭。”
 
  阴岛的渔盐
 
  盐,说来话长,古时候,“太公望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教;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都归齐。”“管仲相齐,官山府海,计口授食,伐菹薪,煮水为盐。征而集之,十日始征,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宋史·食货志》载:“垦地为畦。引池水沃之,谓之移盐,人耗则盐成。”这些怕都是我国盐法的嚆矢罢。
 
  战国时赵国史书《世本》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诸侯夙沙在山东胶东一带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夙沙煮盐”。传说中,夙沙氏是煮海成盐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夙沙氏煮海水成盐处,位于半岛南部胶州湾北岸城阳区西南部。


 
  相传当地部落首领夙沙,有一天打了半罐海水正放到火上煮,突然一头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打死的野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快熬干了,罐底部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沾了一点尝尝,味道又咸又鲜。夙沙用烤熟的猪肉沾着吃了起来,感觉味道很鲜美。那白白的细末就是从海水中熬制出来的盐。
 
  三工区晒盐场
 
  全称为青岛东风盐场原盐生产第三工区。其前身是分散的民营滩,旧隶石河场。1897年被德国侵占,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盐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归胶澳商埠管辖,1938年被日本第二次侵占。1945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由胶澳盐务局(1950年改为胶澳盐场管理处)管理。其中,马哥庄、后韩家、王家庄、潮海等盐田场,后属青岛东风盐场,1970年成为青岛东风盐场原盐生产第三工区。
 
  三工区原有60多平方公里盐场,现为8.6平方公里,但仍然保留了几代红岛人记忆中“盐田晒盐”的经典场景。在近距离感受海盐的生产过程中,能够看到古今收盐工具的变迁,听到老盐工讲述过去捞盐的故事,在白白的盐垛中品味那“清水捞白银”的峥嵘岁月。
 
  高新区盐业人加快推进青岛盐业博物馆的创建,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擦亮红岛渔盐文化这张历史名片。(选取自《红岛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