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

作者:陈向阳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9-01-07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迅猛的发展与崛起。各个方面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走出了贫穷,走出了阶级斗争,走向了富足。日子好过了,时间过的就快了。回顾往事,依然心潮澎湃,仿佛就在眼前。
 
  1976年底,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重点讨论高校招生的问题。喜讯传来,激起了许多人的希望与憧憬,被压抑了十多年的对知识的饥渴一下子迸发出来。
 
  1977年冬天,中断11年的高考开始恢复了。得知恢复高考的那一刻,我在机械厂上早班,在车间里干车工,上午九点多的时候,忽然听到车间里传来沸腾的声音“恢复高考了!恢复高考了!”


 
  我立即关了车床,迅速地跑到院子里,跑到了办公大楼的门口,怀着忐忑的心情看完了用红纸抄写的”通告”,又跑到了工会办公室,里面已经有许多青年工人在询问,七嘴八舌一片糟杂,我在一旁用心地听着,按照厂里规定:报考可以,考上后,上学期间没有工资。顿时,充满希望的心情立刻感到冰火两重天。
 
  那时儿子2岁多,没有工资怎么办?姥姥已经七十多,真是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夫妻二人都是二级工,每人每月工资都是35.1元,一个人的工资肯定维持不了一家四口的生活。
 
  明知不可能去考了,还是安耐不住求学若渴的激情,夜不能寐,泪水浸湿了枕头,望着睡在床上瘦弱的一老一少,揪心的痛。
 
  期盼能上大学是我渴望已久的梦想。曾经做梦都会坐在大学的课堂里,那是被压抑了太久的追求。


 
  那个冬天没有感到寒冷,只有热血沸腾的希望,当时参加高考的人,大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曾经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吃过苦,挨过饿,他们是共和国脊梁中的一部分,他们刻苦努力完成学业,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在各行各业中为国家的振兴与崛起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那时,相继出现了电大、夜大,不能参加高考的人们,渴望找回失去的学习机会,寻找着各自的学习途径。
 
  1980年的春节过后,我报考了由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医学院,青岛中医协会三方联合举办的台东医科大学的中医班,教材是正规中医院校的教材。一共二十六门课。每周上课六个晚上,一晚上两节课,再加上星期天上午一个半天的古文课。时间很紧却很充实。
 
  三月一日晚上开学了,虽然学的是夜大,心情依然是激动与兴奋,踌躇满志。为了听得清楚,第一节课我提前一个小时就进了教室,占了第二排靠近老师讲台的位置,为的是能够听的清楚和看的清楚。
 
  那个时候我已经在仓库干保管员了,大五金、小五金、油料库、劳保库,统统都是我管。库房分散,为了节省时间,发货都是一路小跑,挤出时间整理晚上记录的笔记。晚上下班后,也是一路小跑,赶回家给老人孩子匆匆忙忙做好饭,也顾不上与家人和孩子一起吃顿饭,掰个馒头,中间夹上一块咸菜,边吃边往车站赶。


 
  有一次,刮台风下大暴雨,广告牌,电线杆也断了一些,没有办法打伞,全身都湿透了。到了教室,一个人也没有。过了一会儿,老师来了,那天晚上是学《金匮要略》。我一看,就老师和我两个人,就对老师说:“您回家吧,一个人也没法讲。”老师说:“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陈向阳。老师大吃一惊:“说原来陈向阳是个女的,我以为是个男的,你是怎么学的,怎么每次都考那么好?”因为我珍惜我生命中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想改变命运。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风雨无阻,时间接近六年半,四年的中医,我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学员,学校每年根据学习成绩评选前五名。学完中医,又接着报了西医班,第一年,一周五个晚上,第二年,一周四个晚上。一共两年半。
 
  1977年,是改变国家命运以及个人命运的历史性转折的一年,许多工人,农民,知青怀着振兴中华的雄心,学习着,奋斗着,许多人的命运也由此而改变。我也走上了行医的道路,成为一名医生。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也由此崛起,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