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童年的崂山大院

作者:于爱丽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9-01-09
  我的童年,是在崂山大院度过的,说起崂山大院,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崂山大院位于台东区延安路临字号,有居民412户,1162人。据说在20世纪三十年代,崂山大院因为与一家名为崂山烟草公司的企业毗邻,有许多崂山烟厂的职工在此地居住,因此,青岛人便习惯地称这里为“崂山大院”。


 
  因为崂山烟厂雇佣的“苦力”比较多,而“苦力”多住在崂山大院,因此许多人都以为崂山大院就是崂山烟厂的宿舍,其实,大院虽有“崂山”之名,却无崂山之美,那些用石块、土坯搭起的杂乱无章的平房低矮而拥挤。最早在这里居住的是那些来青岛“混穷”(即干杂活出苦力)的外地人,时代繁衍,在这里扎下了根。
 
  那时,大院里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各家各户虽然都把自己居住的小环境装点了一番,但是无法改变那乱石渣、土坯搭成的结构。千余人的大院里,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和一个水龙头。无论是刮风下雨,排队接水的人整日不断,因自来水管道常年失修,水垢多水流的慢,排队的人有时很多,也没有什么抱怨的,男女老少又说又笑,张家长、李家短,也挺热闹,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个储备水的大水缸。尤其放学回家,口渴的时候,用水瓢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喝下去,真解渴。


 
  早晨,上公用厕所也排队,有时赶上厕所被堵,居民的生活就更麻烦了。崂山大院尽管条件很差,但这里的居民都非常厚道、宽容、乐观、热情,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充满了温情。院子邻里间的亲近关系,就如同坐在家门口,伸腿就能伸到邻居家里一样。孩子们上学可以放心地随手把自家的钥匙交给邻居保管,哪家只要做一点可口的饭菜,便邀请左邻右舍来品尝,海阔天空地神聊。这里人常说:“谁不羡慕住楼房?但是,比起那冷冰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来,这里可比他们热乎多了。大院里无论谁家有事情需要帮忙,左邻右舍的都会来。”
 
  我从小就在崂山大院长大,对崂山大院的一切都记忆犹新。崂山大院的历史悠久,建国后居住的人口逐年增多,一个不大的地盘上房子越盖越多,都是平房,没有规划,院内小路越来越窄。


 
  那个年代的童年,家里没有电视、没有音响、没有电动玩具,只有儿童门聚在一起做游戏,玩耍,也有许多开心的事,比喻拾沙布袋、跳房、跳皮筋等等,一边跳皮筋,一边唱起童年的童谣:跳皮筋、皮筋长、跳起皮筋想一想……那时的童年感觉也挺幸福,当然,在物质生活上与现在的孩子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那时家家户户做饭还是用砖垒的锅台的大口锅,拉着风匣,一到做饭,风匣(青岛话叫“feng xian”)呼呼响起,烟囱冒出黑烟(谁家的烟黑说明他家的煤不好烧,烟淡说明他家的煤好烧),呛得难受。记得我奶奶就是那样患了气管炎,奶奶是位勤劳慈祥的老人,经常在我们家的热坑上给我们讲故事,让我们猜谜语,比如:1、上山直勾勾,2、下山滚骑留,3、摇头帮着响,4、洗脸不梳头。——谜底:1、蛇、2、刺猬、3、驴、4、猫(青岛方言)。在这种环境中,自己慢慢长大,开始懂事了,知道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挣钱养育我们姐弟五个不容易。


 
  我那时只有十二、三岁,就开始找一些手工活加工,想挣点钱给家里减少负担。小小的年纪学会了锁扣眼、绣花、缝衣服边,还帮人家缝手套等手工活,这样一边上学,一边挣钱,虽然辛苦、忙碌,但是心里觉得挺开心、快乐,有一种自己长大了,能帮爸爸、妈妈做事的成就感。
 
  崂山大院靠近延安路,那里有青岛台东交电公司的延安路门市部,院子里的人买电器都去那里,因为那里的家电便宜,对我们大院的居民也优惠。大院靠近马路的地方还有果品店,饭店。那时的延安路饭店炸的油条焦黄酥脆,小笼包是台东的特色小吃,据说:现在的青岛名吃小红楼包子就是用的延安路饭店配方。
 
  崂山烟厂和颐中卷烟厂合并后,这里建起了乳胶厂,乳胶厂是驻市北区企业创效益的大大户,双蝶产品远销国内外。
 

(崂山大院旧址一角)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崂山大院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拆迁了,这里盖起了高楼大厦,居住条件完全变了,我们家也住上了楼房,生活基本上现代化了。崂山大院的变迁,是岛城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