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我办过市南街头诗画

作者:吕铭康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9-01-30
  近年来,不少作家在《青岛文学》《齐鲁晚报》《青岛日报》《青岛早报》等报刊发表文章,都提及我在1973年开办过“《市南文艺》街头诗画”。作家兼企业家张世德(现任青岛益青药用胶囊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在文学里,我是谁》中赞扬:“吕铭康先生为办好每月一期的市南诗画廊,倾注了自己大量的热情和心血。他淡泊名利,对普及文化事业的责任感,对诗歌爱好者的褒扬提携,现在已很难寻觅了。” 作家、媒体人刘涛在文章中写道:“感叹吕铭康老师对青岛文学的贡献。”我读后,非常感激他们的过誉,并对此感慨万千……
 

(位于中山路、德县路口当年“街头诗画”橱窗早已拆,现在是一溜食品店)
 
  上世纪70年代,正是经历着“十年浩劫”的腥风血雨,极左思潮肆虐,“八亿人八个样板戏”,对文艺作品动辄无限“上纲上线”,只是报纸偶尔有点副刊,文学园地相当匮乏。我作为一个在工厂工作的文学爱好者,也为没有发表园地而苦恼。而就在此时,当时的台东区文化馆在台东一路(现14中门前)办起了“台东文艺街头诗画”及油印刊物,影响颇大,很受欢迎。于是,时年不到29岁的我深受启发,便主动与我非常熟悉的市南区文化馆联系,要求在他们门前(中山路、德县路口)的12个宣传橱窗,创办“市南文艺街头诗画”,由我自己担任主编(那时我已在各地报刊发表了一些作品)。我从1972年年底筹备,1973年正式创刊。由于得到他们的赞同与支持,青岛的业余作者多了一块宝贵的发表园地。
 

(自己动手刻印的油印本)
 
  要创办刊物就得有稿源,我灵机一动来了个“两条腿走路”。一是约稿,我登门拜访了五六十年代早已蜚声全国的儿歌作家刘饶民,又找到了当时还是青年的刘辉考、纪宇等就引荐发表许多文学作品的朋友,他们更是相当痛快地招之即来,二是到《青岛日报》副刊去求援,寻找他们不用的诗稿。我终于如愿以偿了。但令我始未料到的是,每天就能够收到大量来稿。那时投稿完全是由文化馆邮资总付,作者只是在信封右侧剪去一角,并注明“稿件”即可。有时每月能收到诗稿达500余首。
 
  我办这个“诗画廊”完全是单枪匹马,义务劳动。编辑部就在我那一家三口蜗居的7平米小屋,儿子刚刚出生。可每到夜晚,总是高朋满座,许多文友是置“轰轰烈烈”的“革命”于不顾,在这里大侃文学创作。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每期“街头诗画”的内容请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王励庚用毛笔誊抄,每首诗歌的题目就请当时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靠边站”的著名书法家高小岩题写,插图则请现已成为著名国画家的窦世魁(时在台东银行工作)、著名版画家张白波(时在青岛6中教学)和著名工艺美术家沈嘉荣(时在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
 
  他们与投稿的作者一样,没有分文报酬。难怪现在有人就遗憾地对我说:假如那时把这些图文并茂的字画仔细保留下来,那就必定弥足珍贵,价值不菲了。每月1 号出刊,周围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煞是热闹。当时,并为山东出版社约稿出版诗集《春笋集》。其后,当时的市北区、四方区、沧口区也都陆续开办了“街头诗画”。
 
  这些投稿者老中青工农兵都有,不少作品很有水平。他们中有著名儿歌作家刘饶民、著名诗人符加雷、残疾诗人马立彦,以及当时的文学爱好者纪宇、栾纪曾、王玉、歌星(陆洪业)、孙云晓、侯修圃、锦河(鞠德璋)、武世瑞、刘国屏、刘庆川、赵永(赵汝永)、孙保纪、孙宝林、刘同昌、门秀山等,有初学写作的青年工人高胜历、张世德、梁青生、卢璟、张玲、张振湘、于向阳等,有当时在校中学生李洁、孔健等,还有著名话剧导演钱明等。
 
  其中有两位当时的青年女工张玲(青岛服装八厂临时工)和张振湘(青岛光学仪器厂工人),她俩的诗稿我是在青岛日报副刊编辑的废纸篓发现,感到还算不错,就取了回来,请诗人武世瑞予以修改润色,及时发表在创刊号的《市南文艺》街头诗画上,随即又举行了作者座谈会,这才知道她们才十六七岁,张玲还带来她刚写的短篇小说《夜半枪声》(我给发在油印本《市南文艺》创刊号)。


 
  这其中的孙云晓更为出色。他给市南街头诗画投稿时,才17岁,是青岛四方区少年宫总辅导员。现在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曾先后担任中国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被聘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还是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他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等。教育代表作有《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孙云晓教育研究前沿书系》《孙云晓教育影响力丛书》《男孩危机》《女孩危机》等。李洁后成为报社资深编辑,著有《文武北洋》,反响极大,他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成绩斐然。其中不少人现已年逾花甲或古稀,依然笔耕不辍。


 
  梁青生,当时才19岁,是某大学国企的青工挖干道。他写的诗,就是挖干道的内容,经过几次修改,成为了一首好诗。从此,他醉心于文学创作,调入了市北区文化馆,并在朦胧诗的创作上捷足先登,还是电影《偷鱼贼》的编剧。还有当时是广东饭店的26岁厨师卢璟,由于酷爱文学,很早就给我投稿,很有水平。最近,他还出版了有关北京和青岛的文史书籍。


 
  获得“五个一工程”文学奖的高胜历,80年代在《青岛文学》撰稿,赞扬我办的“诗画廊”是当时“荒漠中的绿洲”。40多年,弹指一挥间,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已是著名作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资深新闻记者编辑、教育理论家,也有颇有成就的企业家。现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是退休老人,最年轻的也是年近花甲了。但其中不少人还在继续笔耕不辍、著书立说,或活跃在报刊、出版物,或在互联网开起了自己的博客、微博以及手机微信、公众号。改革开放的春风温馨扑面,大家都焕发了青春,再不会为缺乏发表园地而烦恼了。


 
  后来,我之所以能够在1999年至2000年兼着担任《老年生活报》的副刊主编,随后又主编《2000青岛儿童文学选》,并获得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关键是我当年办“街头诗画”所积累了文学人脉资源。2002年主编《新世纪艺术散文选》,2006年主编《青岛新童谣选》,以及其他许多文集,其原因亦是得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