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荣背后的隐忧

作者:周月麟、刘开云   来源:文化产业导刊   时间:2020-09-21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2期

     《
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荣背后的隐忧

       作者:周月麟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刘开云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


       摘 要: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一种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高雅的精神产品。名家艺术品有其保值、增值、收藏、流通的特殊规律。在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荣的背后,在应运而生的收藏热的背后,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困扰和隐忧。建立健全艺术品交易的市场游戏规则,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运作模式,对书画艺术创新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书画; 艺术价值;市场价值; 赝品;艺术品市场


  人类的劳动产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一种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高雅的精神产品。融书、画、诗、印于一炉的艺术品,寄托了书画家们多元的志趣和理想,也抒写了他们特有的人文关怀。古董、名家艺术品等不可再生的稀缺品,有其保值、增值、收藏、流通的特殊规律。必须承认,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从理论上讲,二者应该是对应统一的,呈现着"正相关"的趋势,即艺术价值愈高则市场价值亦愈高,后者是由前者派生的。但现实生活中,二者似乎往往又会出现相背离的情形。其艺术值价的高低, 多由同行、艺术权威来做鉴定;而其市场价值的高低,则要另当别论。在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了, 市场经济浪潮带来的冲击不断地改变、刷新人们的理念及行为模式,人们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也在不断地变化。因而,书画艺术品价值的市场甄别, 变得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捉摸。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并相互交融,以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当代中国的书画家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痛苦的抉择。而对当今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荣背后的诸多隐忧的回眸与反思,或许更能增进我们对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市场价值与人文精神的透视和解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书画艺术品市场规范化运作、书画艺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作深层思考。
 
  一、书画艺术品市场赝品何其多
 
  市场乃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在市场交易中,作为交易主体的买卖双方,必须遵循既定的游戏规则,奉行自由、平等、公平、诚信、合法交易,任何欺诈行为都被视为可耻甚至违法。市场的规范化运作既是其基本的要求,亦是人们期许的理想状态。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却与规范化运作的格局相差甚远。

       在艺术品市场,每一件书画作品
都有其艺术价值及市场价值。艺术价值是不可量化的,而市场价值则可以量化,即用货币形式来表现。书画作品的市场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乃是其艺术价值。而艺术价值的高低, 又似乎取决于艺术家的名气和声望。书画家知名度的高低,决定其作品的市场半径和价位高低。另一方面,对书画艺术这种精神产品的消费,又似乎取决于消费者的兴趣,即在于他的欣赏水平,在于他的艺术偏好,同时也更在于他口袋里的钱的多寡,后者往往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1]
 
  中国有一句新民谚:"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在"孔方兄"的推动下,一些擅于炒作的艺术家及经纪人尤其是流通环节精明活跃的画商们,不惜重金包装, 推出"艺术精品",渲染其市场价值, 以从中牟利。客观地讲,买画者并非都十分精通艺术,他们也并非只欣赏艺术价值,他们更看重的是市场价值, 期盼保值、增值。在艺术品市场,几乎很难分清楚谁是真正的收藏家、鉴赏家,还是投资家或投机者"这样, 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正相关"的趋势,似乎出现悖论或二律背反,即往往一些颇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无人问津,门可罗雀,其市场价值较低;而一些艺术价值不太高的作品,却十分抢手,门庭若市,其市场价值反而较高。[2] 据称,有的画商与画家签约,签约期内画家不能改变画风。也就是说,不能变化,不能创新。这里,出现了一个疑问:究竟是艺术品市场在引导书画作品的创作, 还是书画作品的创作在引导艺术品市场抑或是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决定其市场价值还是相反在如今, 人们看到,流通中的书画作品似乎往往变成了货币的婢女。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理性地观察,当今中国,相对于科技进步、经济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从总体上看,当代书画作品的艺术水准似乎正呈现滑坡,大师级书画艺术家后继乏人,几乎出现断档,而相对而言, 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亦不对应,这是一种客观趋势。这种整体的下行态势, 颇令人不容乐观。正如著名艺术评论家郎绍君指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等大画家, 都是在"五四"前后即前半个世纪成长起来的,"五四"后出生、成长起来的画家,再没有出现这样被公认的大师级人物。"[3]
 
  无庸讳言,就像投资房地产和投资股票一样,作为画商、收藏家、投资者,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其飚升的市场价值,这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遗憾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完善,艺术品市场尚不规范,甚至可谓鱼龙混杂,真真假假,十分混乱。尤其是,鱼目混珠的现象相当严重,从假字、假画、假古董到假拍卖、假鉴定等,在市场上屡见不鲜,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故一些当代中国文人画家对这种不规范的市场格局十分忧虑。而作为买者、消费者、收藏家, 人们对伪造、销售"名家字画"的不良行为,理性地分析,尽管显得有些无奈,但大家是不敢苟同的,甚至无不深恶痛绝。
 
  不难发现,无论是北京的琉璃厂、潘家园,还是国内其它城市的艺术品市场,或在一些旅游景点,常常见到所谓"明清字画"或现当代"名家字画",其实是赝品,即伪作。在北京的琉璃厂、潘家园,几乎可以买到当代中国任何一位书画大师的"作品"。最畅销的"书法精品",有启功、沈鹏、赵朴初、舒同、李铎、刘炳森、欧阳中石等大师的;最畅销的"国画精品",有齐白石、徐悲鸿、潘天涛、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李苦禅、吴作人、崔子范、董寿平、黄胄、王雪涛、白雪石、范曾、吴冠中、黄永玉、韩美林等大师的。这些假冒的"名家字画",用行话来讲,称作"高仿", 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些名家字画的赝品,虽然每幅卖几十元或上百元(前些年的行情是每幅十元),但批量生产, 批量销售,成本又很低,这些画商还是有钱可赚的。

 
  记得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台湾高雄名人画廊举办了一次"范曾画展", 展出的范曾"作品"竟是赝品。范曾就曾电告该画廊,必须立即关闭画展。此事曾引起了轩然大波。[4] 前不久, 范曾又直言道:"现在市面上"范曾"的画有 500 万张,其实我每年也就画250 张左右的画,照此计算,500 万张我要画两万年,所以市场上 99.9% 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5]
 
  书画赝品,古已有之。但在当今, 此风更盛,作伪手段更高明,规模更大,已成集团化作业之势。一些画商利欲熏心,一条龙制假贩假,以假乱真,牟取暴利。据说,在北京琉璃厂、潘家园,低价批量卖出的大量所谓"名家字画",画商往往并不讳言是"高仿"。在琉璃厂、潘家园,"知假卖假"与"知假买假"早已是一种常态,买卖双方达成了默契,可谓"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书画市场的"知假卖假",显然是由于利益的驱使。而"知假买假",则是因虚荣心而为。以极少的支出,购买一张"名家字画", 明知是假,也要悬挂在家,以附庸风雅,有的则是作高雅礼品送人。这是一种奇特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贪图利益与贪图虚荣,二者在这里一拍即合,共同促成了假字、假画市场的繁荣。假字、假画之所以泛滥成灾, 乃是因为它有庞大的市场,有利可图。购买假字、假画者,本属受害方,可"知假买假"者却又为"知假卖假"者提供了市场,提供了旺盛的需求,客观上成了"帮凶"。无论怎样说,从"制假贩假"到琉璃厂、潘家园一些画商的"知假卖假",乃是扰乱书画市场的"元凶"。

 
  而另一些"高仿"之作,经过弄虚作假的鉴定,竟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博物馆、展览会或拍卖行大厅,鱼目混珠,冒充真迹,瞒天过海,且成功拍出,这就更令人发指了。此类案例时有发生,比如:2008 年,上海买家苏敏罗以 253 万元拍到一幅吴冠中先生的《池塘》,在找画家本人鉴定时,吴冠中亲笔写下"此画非我所作, 系伪作"。2009 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幅署名吴冠中的油画《松树》以 158 万港元成交,日后也被吴冠中认定为伪作。2010 年,广州嘉德拍卖行以 16 万元拍出唐大禧画作《人民的苹果》,但作者本人随后指出,被拍卖画作系仿作。近些年最为震动的是, 2010 年 6 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 7280 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 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徐悲鸿长子徐伯阳出据了鉴定文字:"此幅油画( 人体) 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 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徐伯阳 2007 年 9 月 29 日。"并还有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但在 2011 年9 月 15 日,中央美术学院首届研修班的部分学生联名声称,这幅油画是当年他们的习作,并非"徐悲鸿油画"。[6]
 
  金钱的诱惑力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公道、公平、正义、诚信等,在唯利是图者那里几乎已荡然无存。在艺术品市场,除了制假贩假、假鉴定,还有些艺术家与经纪人、收藏家、画商, 竟然共同做局,自卖自买,用天价拍卖"成交",营造"轰动效应",大获其利。而对以天价之数"虚拟成交"的假拍卖现象,真正的艺术家、收藏家是嗤之以鼻的。我们知道,一般的交易行为,体现为买卖双方之间的博弈,经多轮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妥协, 交易成功。而拍卖行为,则是卖方给出底价之后,便由多家买者相互竞价, 似乎仅表现为多家买者之间的博弈。而一场拍卖活动,事实上汇集了拍卖行、卖者、买者甚至还包括艺术家本人或家属之间的多重博弈关系。这里面,有阳光下的交易,也不乏暗箱操作,黑幕交易。当今书画市场的一些风狂地追逐市场价值的丑陋现象,有违于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有违于画商、收藏家、鉴定专家、艺术家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艺术良知。制假贩假在中国已司空见惯,假字、假画、假古董、假拍卖(自卖自买)、假鉴定等可谓泛滥成灾,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打假势在必行。而在当今中国的书画艺术界,政府官员担任书协、美协要职屡见不鲜,艺术头衔甚至可以用钱去买。据中国香港媒体报道,内地某省书协主席,就是花1000 万元买来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就曾指出,中国的美协、书协"变成衙门了",甚至呼吁要"取消美协、书协"!在中国,囿于"官本位"思想一时难以根除,因而, 在书画艺术界,在书画艺术品市场,"官大学问大""按官论价"被视为常态。这些,无不都是对艺术的亵渎,它对书画艺术的创新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谁来鉴别艺术品的真伪
 
  从宏观上讲,经济的繁荣必将带来艺术的繁荣。必须承认,现实生活毕竟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物质条件。而当代一些书画家,早已过上了有车、有房、有存款的相当富裕的生活。这当然是得益于书画作品走向市场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书画艺术作品走向市场,乃是大势所趋。当今中国,作为个体的书画家,即便再传统、再正统,也无法抵挡市场化的浪潮。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问世,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经济愈发达,市场愈繁荣,人们对书画艺术品这类精神产品的需求就会愈旺盛。"盛世玩收藏"的道理就在于此。亚当 ?斯密所指的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占生活费总支出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人们用于文化艺术方面的消费支出,则会不断上升。从而不断地催化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提升和实现。不难发现,继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后, 收藏热正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
 
  在艺术品市场,对于"玩收藏"的人来说,有几个没有上当受骗呢" 著名节目主持人、多次扮演过老奸巨猾的和珅角色的王刚,也是一位颇有年头的收藏家,他坦诚地讲过,自己当年可没有少交"学费"。王刚曾主持北京卫视《天下收藏》节目。王刚曾在节目现场砸宝,却引发了一场官司,因藏品真伪难辨,控辩双方就真宝和赝品各持己见,互不服输。正是因为现在兴起了一股收藏热,正是因为大家都不太懂艺术品的优劣真伪, 也正是因为当今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赝品太多,从央视到一些省市电视台,有关鉴宝、收藏之类的电视节目十分抢眼,收视率极高。面临眼花缭乱的假字、假画、假古董, 为求自保,人们也在不断地学习相关艺术欣赏和鉴别的知识,尽管这只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由艺术家家属鉴定作品真伪,其可靠性一向都有争议。但艺术家本人的鉴定应该是可靠的。若艺术家已经过世,或对于古代字画等艺术品,当然就只能靠鉴定专家鉴定了。而专业鉴定机构,鉴定专家的鉴定,人们一般比较认可,但有时也会太离谱。一种情况,是鉴定专家看走了眼,这情有可原,谁都不是火眼金睛。另一种情况,则是鉴定专家职业操守出了问题,做出弄虚作假的鉴定。
 
  例如,2011 年9 月5 日《法制晚报》报道: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惊天秘密:2002 年,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以及史树青等 5 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谢荣根自制的"金缕玉衣"做出 24 个亿的天价评估。建行两位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 6 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 4 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 5.4 亿多元。[7]
 
  从"金缕玉衣"的天价评估事件, 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鉴定"的热议。现在,人们对专业机构鉴定专家的鉴定,大多也会心存疑虑。"假作真时真亦假",谁还敢再轻信所谓"专家鉴定"呢"据称,文物鉴定的收费, 有一定的行规,一般是按 1%-5% 收取费用。这当然为高估甚至弄虚作假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而评委又无多大风险,鉴定几张字画真假,即便"假戏真做",指鹿为马,也似乎不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专家们何乐而不为呢"金钱的诱惑,利益的驱动,有时会迫使人们不断挑战道德底线,极力"规避"工商、税务或法规等风险, 甚至会不惜以身试法。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六十一条写到:"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此条常被拍卖行充分利用, 似乎成为了拍卖赝品的免死金牌。拍卖行是按照拍卖品标的的价值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的,一般为 20%,买卖双方各分担10%。这样,似乎从制度上、程序上,为拍卖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管拍品真伪或知假卖假、假戏真做开启了一扇门窗。而卖方当然也在客观上成为了拍卖行的利益共同体。作为买方,若买到的是赝品,看上去此次交易是受损者或受害方,但一旦有了拍品证书、发票以及专家鉴定证书等,他又会成为下一轮交易的卖方, 进而又会在易手过程中得到增值。这就像"击鼓传花"一样,反正大家都是玩家、炒家,都在"玩收藏""炒字画"。一场场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真伪莫辨、"击鼓传花"式的"玩收藏"的游戏,粉墨登场,好戏连台。它仿佛是一场竞相追求市场价值,瓜分利益,各得其所的盛宴。一位曾出版多部纪实作品揭露收藏市场黑幕的文化学者吴树就曾指出,"现在市场没有几个真正的收藏家,只有上家和下家""就整个市场来说,九成赝品,都是抬举了。我的观点是,95% 的人藏了95% 的赝品。"[8] 这种状况,在世界收藏界实属罕见。
 
  客观地讲,作为消费者,面临无所不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各种假冒伪劣商品,似乎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人们基本没有什么鉴别的手段和能力, 姑且只能相信卖家的诚信,或求助于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打假办"之类的机构。但在当今中国,在许许多多的人"说假话丝毫不脸红"的大环境下,又有多少画商、拍卖行把"信誉"很当一回事呢"市面上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假药、假种子、假奶粉、假钞票等,以及本文所谈及的假字、假画、假古董、假拍卖、假鉴定等, 简直叫人无可奈何,防不胜防。当前, 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书画作品这类精神产品,制假贩假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它本应似"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从打击的力度尤其是打击的效果来看,并不令人满意。我们的法制不太健全,在一些地方,又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而在书画艺术品市场,似乎销售假字、假画,不会危及人生安全,尽管屡屡有人挑战道德底线,甚至违法,也往往熟视无睹, 即便诉诸法律,但从以往一些字画真伪纠纷案例来看,惩罚机制几乎失灵。因而,制假贩假变本加厉,有恃无恐, 大行其道。
 
  在学术界,抄袭剽窃行为往住被视为可耻,也常会引发知识产权官司。新闻出版部门、工商部门对盗版书籍、盗版光碟的打击力度,如今也不断加大。而在书画艺术界,临摹、摹仿甚至伪造冒充名家之作,以及假拍卖(自卖自买)等,似乎已司空见惯,屡见不鲜。而一些艺术家家属的鉴定尤其是一些权威鉴定专家的鉴定,竟然会出现指鹿为马,弄虚作假,这种行为, 似乎简直是对鉴定的亵渎,对专家的亵渎,更是对艺术和艺术家的亵渎! 人们对书画赝品已习以为常,麻木不仁,几乎全然任凭其泛滥。以至于有人无奈地叹息道:书画艺术品市场赝品充斥着市场,若被仿的书画家坚持不懈地去打知识产权的官司,恐怕他们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去探索艺术创新了。看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三、谁来保护书画家与收藏家的权益
 
  毋庸讳言,在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荣的背后,在应运而生的收藏热背后,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困扰和隐忧。应当看到,当前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种种乱象,如假字假画,严重侵犯了书画家的知识产权,并有损书画家的声誉,它对书画家肯定是不利的, 对消费者、收藏家当然也不利。它对画商、拍卖行其实也是不利的。因为, 甲店卖假字画获利,它对卖真字画的乙店是一种不公,而恶性的竞争,只会扰乱市场秩序。至于逃税漏税,当然对国家不利。而整个艺术品市场产业链存在的造假、贩假、假拍卖(自卖自买)以及鉴定的做假,有了一套潜规则,似乎是心照不宣之事,但它使得全行业的形象扫地,诚信度几乎降到了冰点。比如"吴冠中假画"事件,"徐悲鸿油画"事件,"金缕玉衣"天价评估事件,"市场上99.9% 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5% 的人藏了 95% 的赝品"等等,行业的诚信危机可见一斑。如同假烟、假酒、假药、假奶粉一样,假字、假画、假古董、假拍卖(自卖自买)、假鉴定等,虽有"谋财可能害命""谋财不至于害命"之分,但都有悖于商业伦理、艺术良知,有违健康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说它遗害无穷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分。因而,无论从哪一个层面上讲, 人们都期盼着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运作,期盼着能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市场法制环境的出现。
 
  显然,随着收藏热的方兴未艾,商业重槌正猛烈地叩击着艺术创作的象牙塔之门。但即便如此,金钱的诱惑对于真正的艺术家却往往是无济于事的。在中外美术史上,伟大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大师,似乎都并非是在重金之下创作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或许并不适用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需要创作主体心灵纯洁,心无旁骛,潜心创作。市场的商业规则虽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每一个角落,但庆幸的是,它似乎决不可能改变艺术创作自身的特殊规律。真正的艺术家,大多仍自始至终固守于艺术创作的象牙之塔。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不追求金钱, 执着追求艺术和为艺术献身的画家, 西方画坛或许出不了凡高、毕加索,中国也或许出不了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染等。在中国画坛,吴冠中的画作屡屡刷新拍卖纪录,但他曾对自己过去的不太满意的数百幅画作彻底销毁,他还曾把拍卖吴冠中假画的一家拍卖公司告上了法庭。媒体不时有些报道,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门曾收缴、销毁过假烟、假奶粉等物质产品以及盗版光碟、盗版书籍等文化产品,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未见到有工商部门销毁假字、假画、假古董的报道。范曾、吴冠中等艺术大师对假画泛滥的痛斥,对拍卖假画的侵权行为的维权行动,以及对自鉴"废画"的主动销毁等,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敬畏,显然是颇值得赞赏的,它还可以给人们更多的启示。如果说,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禁毒壮举,提振了国人的志气,那么, 面临当今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假货泛滥成灾,来一场"销毁假字画"的行动, 对规范、净化书画艺术品市场或许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在书画艺术品市场, 寻找依稀逝去的人文精神,重塑久违的商业诚信,仅依靠文化和道德的感召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必须有赖于建构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市场法制环境。
 
  书画艺术品进入市场,似乎难以避免出现赝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字画造假的成本极低,而其回报却非常高。假冒的大师级书画家作品,一旦拍卖成交,可获利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难怪有人调侃道:这种买卖, 或许远比走私、贩毒、倒卖军火更赚钱, 且无什么风险。即便曝出造假真相, 涉嫌违法犯罪,其违法犯罪成本也相对是很低的。现行的惩罚机制,不足以让造假贩假者望而生畏,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字画造假成本低、回报高, 堪称暴利,而惩罚又不严、不力,违法犯罪成本太低,这是书画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所在。而毋庸讳言,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赝品之多,恐怕居世界第一。对书画制假贩假行为,仅凭道德谴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去制裁,使制假贩假者得不偿失。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度,市场机制往往通过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对诚实经商者尤其是产品创新者以丰厚的奖偿, 而对不良商家和侵权者以应有的严厉惩罚,有的甚至罚至倾家荡产。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严刑峻法是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可靠保障。健全的市场机制,严格的监管制度,完善的法治体系,构成一套综合的市场经济体制或制度框架,自法有序地运转。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交易主体作为"经济人",追逐利益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有经济学家这样阐述:只要干得合法,赚钱即是一种美德。职业道德,商业诚信,蕴藏于成熟的市场经济文化之中,且受限于明晰的法律契约边界。建立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运作模式,有赖于系统的市场经济体制或制度框架以及成熟的市场经济文化支撑。而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它对保护书画家知识产权和保护消费者(收藏家)权益都是大有裨益的,这样,假字假画也才有可能不会充斥着艺术品市场。
 
  恩格斯曾称赞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而且产生了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丢勒等集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哲学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
方面的巨人的时代"。[9] 之后的欧洲, 又产生了凡高、毕加索等艺术巨擘。当今世界,提及凡高、毕加索的名字,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们的绘画作品,堪称世界艺术经典。其精品动辄数千万美元,甚至过亿美元。如今,凡高、毕加索的作品,无不被全世界的收藏家所青睐,人们不惜重金,竞相收购珍藏。应当承认,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画家作品的市场价位颇低,尚无法与国际接轨。当然,齐白石、徐悲鸿作品的成交价格,与凡高、毕加索作品的成交价格,恐怕不能作简单的对比。这里, 显然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直接相关,也与经济发达程度、消费能力和偏好、市场经济机制完善程度以及文化产业的营销力等紧密相连。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5 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8069 美元,而其它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数则要高出很多,美国为 56116 美元,日本为 34524 美元,英国为 43930 美元,德国为 41178 美元,法国为 36352 美元,意大利为29993 美元,加拿大为 43316 美元,荷兰为 44291 美元,西班牙为 25685美元,澳大利亚为 56291 美元,新西兰为 37808 美元,韩国为 27222 美元。[10] 另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 年, 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为17111元人民币, 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为1915 元。 [11] 显然,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与西方发达国简直是无法相比的。鉴于多种因素,中国画坛的"质优价廉",与西方画坛的"优质优价", 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我们知道,物质产品有一个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过程。文化产业也是如此,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书画作品,同样也存在由生产(创作) 到流通,再到消费(收藏)的过程。在纯粹的艺术家眼里,或在真正的收藏家眼里,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始终是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真正的、纯粹的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一般心无旁骛,只遵循艺术创作自身的特殊规律;而真正的、纯粹的收藏家,作为终端的消费者,当然也会心无旁骛, 陶醉于艺术境界,专心欣赏收藏品的艺术价值,享受其带来的心灵慰藉与快乐。当然,作为一位收藏家,兴趣、鉴赏力与经济承受力缺一不可。遗憾的是,当今中国,尽管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一片繁荣,但真正的、纯粹的收藏家(终端消费者)为数甚少,真可谓寥若晨星。在收藏界,似乎"只有上家和下家",大家与其说是在"玩收藏",倒不如说是在"炒字画"。而书画作品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出现相背离,以及假字、假画、假古董、假拍卖(自卖自买)、假鉴定等,均出在流通环节、交换过程,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诚然,从一定意义上讲,"书画进入市场对我国书画艺术的推动力量比十所美术院校的作用还要大"[12] 但人们又不得不承认,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各种混乱状态,实在令人忧虑。因此,理性地分析,我们的时代,呼唤着更多的纯粹的艺术家的诞生,呼唤着更多的真正的收藏家的出现,更呼唤着规范的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形成, 尤其呼唤着保护书画家知识产权和保护消费者(收藏家)权益的市场法制环境的产生。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拍卖行业第一个行业标准《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已于 2010 年 7 月 1 日正式颁布实施。这项标准内容,它涵盖了文物艺术品拍卖从拍卖品鉴定到展示、拍卖的全过程,将对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规范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中国拍卖行业自律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同时也为保证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奠定了监管的基础。[13] 不难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收藏热正在中国大地兴起,一些有眼光的投资者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国的书画艺术品市场。例如,在 2018 中国嘉德秋拍会上,潘天寿的指画作品《无限风光》以 2.875 亿元成交,刷新其作品拍卖纪录。又如, 在 2018 年 11 月佳士得香港会展中心拍卖会上,苏东坡的《木石图》以4.64 亿港元的天价成交。
 
  总之,建立健全书画艺术品市场的游戏规则,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运作模式,对书画艺术创新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艺术创新与艺术的繁荣离不开艺术大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需要有那么一批不追求金钱,"不为五斗米折腰",甚至忘我地"为艺术而艺术"的人群。问题的核心,恐怕乃是如何为书画家们营造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的文化氛围,尤其亟待构筑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市场法制环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世界, 无论科技创新还是艺术创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乃是确保创新得以实现的不二法门。艺术创新乃是艺术的生命。而在中国书画艺术界盛行的临摹、摹仿甚至伪造冒充名家之作的陋习,显然与创新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经济的繁荣必将带来艺术的繁荣,而书画艺术的繁荣与书画艺术的创新, 离不开大师级书画家,离不开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化运作。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并遵循书画艺术创作及书画艺术品市场规范化运作的特殊规律,即在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二者的张力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或平衡点,促成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进而推进书画艺术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崛起,[15] 以迎来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真正繁荣和书画艺术创作、创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