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建筑  /峰会/  文化产业  2022  2023  /佟涛/

创新多元场景 繁荣文旅消费

场景消费高度契合文旅消费的体验需求。与一般消费重视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价格、对过程体验关注度相对较低等特征不同,场景消费更加强调情境营造和情感体验打造,可以在特定故事或文化背景中,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融合性、社交性等多重需求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支持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邮轮、大巴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各地积极落实上述措施。随着暑期到来,气温飙升,夜间旅游持续升温。国内越来越多的文博场馆及头部景区开启夜场,延长开放时间。同时,各地聚焦夜经济,发力夜间品牌节庆活动,举办市集、夜秀、夜游等不同形态,打造跨界融合文旅新模式和消费新场景。

场景消费是繁荣文旅消费的重要内容。随着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文旅消费的需求已经从观光游览向深度体验、文化浸润、休闲度假转变。特别是“Z世代”群体的崛起,催生了以沉浸式体验、国潮文化、夜间经济等为代表的场景消费新型业态。

场景消费高度契合文旅消费的体验需求。与一般消费重视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价格、对过程体验关注度相对较低等特征不同,场景消费更加强调情境营造和情感体验打造,可以在特定故事或文化背景中,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融合性、社交性等多重需求。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的不断增强,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旅游产品消费,旅游需求开始从单一的产品功能向多元场景体验转变。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独特记忆、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希望在参加音乐节、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中,在景点、酒店、餐厅等旅游场所中,在短时间内深入地方文化情境,感受地方文化内涵,增强文化体验;同时,实现与同伴互动交流,结识新朋友,丰富旅行体验,实现情感与文化的相互增进。

场景消费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培育和塑造“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等一系列现象级场景和文化IP,年接待游客量达数千万人次,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文创等相关产业收入大幅增长,每年为西安带来的旅游综合收入不菲。

场景创新成为繁荣文旅消费的关键任务。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文旅消费场景的表现方式和呈现手段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以“沉浸式演艺、数字博物馆、智慧景区、主题乐园、文化街区”为代表的多元化旅游消费场景。

场景创新成为提升文旅消费体验、激发消费者好奇心和消费欲望,催生新消费业态的重要方式。同时,场景创新通过消费模式创新拓展消费时间和消费空间,催生夜间餐饮、住宿、服装、道具等上下游产业,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推动文旅产业向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升级,塑造独特的地方文旅品牌。例如,贵阳天河潭景区以喀斯特地质资源优势为载体,创新打造“天河潭烟花秀”、数字异形LED舞台、数字直播间等多个鲜活消费场景。不到三年的时间,景区便成功举办了百余场主题烟花秀,打造出电竞潮玩地、爱乐聚集地、生态必游地三大全新引力IP,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相关话题曝光量超过5亿,场景创新为景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随着场景创新在繁荣文旅消费中的作用渐渐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如何解决场景创新过程中文化创意的深度挖掘与精准提炼,实现技术性呈现与表达方式适配,考验着各经营主体在专业知识、工作方式和节奏上能否建立高效顺畅的沟通协作机制,能否引进既懂文化、旅游又懂设计、技术、运营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成为现阶段以场景创新繁荣文旅消费的关键任务。

笔者建议以场景创新推动繁荣文旅消费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等多种基因,培育具有独特IP属性的主题街区、文化聚落、沉浸式历史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集群等多元消费场景。创新打造文化体验、科技互动、夜间文旅、乡村文旅等多元场景,开发灯光秀、夜间演艺、夜市等夜间文旅项目。强化夜间经济载体建设,通过光影艺术、演艺活动营造沉浸式氛围,激发夜间消费潜能。

二是构建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景区、文化场馆的场景体验水准,优化预约、导览等服务流程,将元宇宙、全息投影等技术融入文旅项目,利用VR、AR、AI等技术,打造互动性强、线上线下联动的文旅场景,通过与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跨界合作,引入数字化互动艺术装置,推出沉浸式主题体验文旅产品,提升场景消费热度。

三是开发“文旅+”跨界场景,结合户外运动、健康疗愈、研学教育等垂直领域,推动历史街区、工业遗址等功能复合化转型,融入文化展览、创意市集等新业态。通过举办各类文旅主题的节庆赛事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特色餐饮、主题住宿等多元消费业态,延长游客消费链条。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通过网红打卡、用户分享等方式对消费场景进行营销推广。

四是设立文旅消费创新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文旅消费场景的改造与技术研发,构建“文旅+金融”服务体系,开发专项融资工具,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消费场景投资和建设。完善数字基建,推动5G、物联网在景区深度覆盖,搭建文旅大数据平台,实现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文旅消费场景搭建。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校企合作,定向输送运营管理、数字技术等复合型人才,为消费场景的文化提炼和技术实现提供人才保障。强化跨部门协同,统筹文旅、交通、市政等资源配套,强化场景营造的保障支撑体系,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作者马晓龙,单位: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