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康养跨界解锁“老顽童”快乐密码
晋城是中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的永久会址,被联合国老龄所授予“世界康养示范城市”。近年来,晋城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将银发经济与文旅康养业态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医疗康复、社区颐养、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康养、乡村田园等康养模式,不断满足银发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养需求。
“这里真是一个特别宜居、宜养、宜游的地方。”走进山西晋城的游人,都会对这里的人文和山水赞不绝口。
晋城是中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的永久会址,被联合国老龄所授予“世界康养示范城市”。近年来,晋城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将银发经济与文旅康养业态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医疗康复、社区颐养、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康养、乡村田园等康养模式,不断满足银发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养需求。
今年上半年,阳城县迎来了一支“银发康养研学团”,上千名精神矍铄的老人分批次陆续抵达,开启一场“千人康养研学游”之旅。
“这城墙构造太神奇了!”银发游客们漫步在“铜墙铁壁”的砥洎城内,有的拿手机不停拍摄,有的与远方的家人朋友通过视频分享所见所闻。游古堡、赏民俗、看非遗、观美景,丰富的研学旅游项目深深吸引着这群“老顽童”。
“我们期待通过‘康养+研学’的模式,为游客打造身心和人文疗养的双重体验。”“千人康养研学游”活动的组织方之一晋城市宸咏基团康养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勇钢说。
据了解,阳城县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古堡民居、绿色生态等多元资源,构建起“六色”主题研学课程体系,并推出覆盖全域的“七彩”精品研学线路。
“‘千人康养研学游’活动是我们首次尝试大规模开拓银发康养研学旅游市场。在此之前,阳城的研学旅游客群以青少年为主,之后将逐步开启老少咸宜的‘全龄时代’。”活动的另一家组织方阳城文旅集团负责人表示。
在泽州县,整合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元功能的康养旅居项目发展前景向好。大阳古镇的阳阿清居吸引了不少“候鸟老人”来此旅居康养。他们清晨在祠堂前打太极;下午在阳阿书局阅读静心,或是找坐堂的老中医根据节气开张养生茶的方子;晚上在古镇内看一场绚烂的打铁花,生活别提多惬意了。
“我们将村里闲置的老院落整合利用起来,目前共有54间房、120个床位,为110名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阳阿清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体验好坏决定了能否留住游客。我们配备了充足的工作人员,就是想把细节做到位,为旅居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让他们在旅居地也能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从“单一观光”到“复合体验”,旅居度假的康养模式为银发康养带来了新思路。今年6月,“大阳古镇—阳阿清居”康养旅居民宿基地入选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的2025年首批康养旅居基地名单。
据了解,为了发展老年康养产业,晋城将康养旅居目的地、周边景区、交通枢纽、医疗机构等联动起来,针对银发群体推出跨区域康养旅居线路。
高平市依托神农炎帝文化、“脉学之祖”王叔和中医药文化,在釜山村建立神农药食同源中医治疗康养基地,推动中药材种植与现代康养服务融合,构建集生态、医疗、文化等于一体的康养生态。
太行叔和康养中心在养老服务主业的基础上,积极与上海、河南、海南等地旅居资源对接,推出康养文化游特色线路,通过文旅资源赋能康养产业,探索“银发经济+文旅融合”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如今,晋城4A级以上景区、文化场馆实现无障碍通道全覆盖,无障碍接驳专线、轮椅等成为景区标配;皇城相府景区将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信息进行了详细标注,让老年人轻松规划行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设置了适老化观景平台,文化驿站配备了轮椅、应急药品;全市重点景区实行65岁以上老人优先通道制度……
坐拥绿水青山,晋城将“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写入城市发展战略。作为细分市场的银发康养风头正劲。(本报记者 朱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