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建筑  /峰会/  文化产业  2023  2022  /佟涛/

南京六合农文旅融合结硕果

  刘和宣《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03日 第 12 版)
 
  10月底,为期3天的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动、2025“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南京)专场推介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多乐拾趣花田乐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不仅是国家级文化惠民品牌与省级乡村休闲旅游推介的融合,也是优质文艺直达基层的具体实践,展示了六合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与丰硕成果。
 
  10月24日晚,位于冶山多乐拾趣花田乐园中央的舞台前,聚集着不少观众,孩子们踮脚张望,老人们含笑低语。这是一个属于百姓的舞台。“真没想到,农民画不仅能挂在墙上,还能‘穿’在身上,‘走’上舞台!”现场观看演出的游客感叹。
 
  作为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六合区打造了一场融合艺术性、民俗性与时代感的乡村文化盛宴。
 
  舞台之上,服装秀《大地霓裳》将农民画元素融入服饰设计,完成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时尚碰撞;说唱《乐享六合》,则以年轻人喜爱的形式推介六合的美食、美景与新变化……这些“接地气”“有底气”的节目,是六合区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果之一。
 
  令人欣喜的是,文化的创新表达还突破舞台边界,实现全方位的价值延伸。现场,融合农民画、雨花石等本土元素开发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吸引游客驻足挑选;雨花石巧雕、草编、竹艺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带领游客体验非遗魅力;游客还可在农民画展及创作体验区执笔参与,感受当地特色文化的魅力;而“焰遇多乐”水幕电影则展现了现代科技为文化体验注入的创新与活力。
 
  一场“村晚”,带来的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发展契机。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和“销量”?六合的做法是:通过“文化+旅游+农业+商业”的多元融合,构建“引得来、留得住、带得走”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业态融合成为最显著的特征。六合大集设置了6大主题展区、22个展位,融合地方特产、非遗技艺、旅游推介等,打造沉浸式乡村消费场景。直播带货打破时空限制,构建起“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消费闭环,为农产品与文创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在2025“苏韵乡情 与宁乡约”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南京)专场推介活动现场,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与“直通车”服务发布,这些线路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不仅能让游客更充分地感受南京乡村的独特魅力,也将打造成为当地秋冬乡村旅游的“金名片”。
 
  此外,活动现场还进行新农人的创业分享与重点项目签约,彰显了在政策引导下,人才与资本不断向乡村汇聚的良好态势。
 
  “这场‘村晚’不仅展示了六合的文化底蕴,更激活了乡村的发展潜能。”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文化引流、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的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品尝地道美食,欣赏湖光山色,领略地质奇观,体验非遗瑰宝……在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活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六合,感受这里的独特风情。在这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乡村的创新实践相遇,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故事写下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