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高朋满座,频占C位,那个熟悉的青岛又回来了!

曾经的习以为常,在如今变得弥足珍贵。

作为会展之都、峰会城市,青岛每年都会举办大量的会展活动,尤其是在夏秋季黄金期,更是高朋满座,一房难求。以2019年为例,青岛举办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会展活动超过300场,可以说是天天有会、日日有展,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磅礴之力。

疫情之下,线下会展活动几近停摆,与会展紧密关联行业的处境举步维艰。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青岛迫不及待地重启了会展发动机。

6月24日,在延期1个多月后,第十九届青岛国际车展克服重重困难,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大幕,成为疫情以来,整个北方地区首场线下车展。6天里,累计成交17280台,成交额逾18亿元,平均每分钟售出6台。

这可以看成一个转折点。此后,帆船周·海洋节、科协年会、啤酒节、陆海联动研讨会、财富论坛、亚布力高峰会、时装周、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代表大会……

一系列高规格会展活动陆续在青岛闪亮登场,大咖云集,群贤毕至,智慧的火花闪耀,资本的身影频现,时尚的气韵流淌,令人大呼过瘾。

青岛一次次站在聚光灯下,一次次收获了鲜花与掌声!

危机和变局从来都是勇敢者的游戏。以爬陡坡、过深坎的勇气和精神,青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果敢与努力终得回报:久违的人气回来了,那个熟悉的青岛回来了,一切都向着希望的方向在行进!

1、纷至沓来 盛会为何认准了青岛?

在这些盛会当中,很多都是初次在青岛召开。在这个特殊历史时刻,它们为什么会选择青岛?

这当然与青岛独特的城市禀赋密切相关。“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圆满举办,使得青岛的会展业名片熠熠闪光,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知名度、美誉度。自此,青岛成为众多国内外高规格会展活动的青睐之地。

高朋满座,频占C位,那个熟悉的青岛又回来了!

我们相信,对每一场盛会而言,它们选择青岛,都有着各自的充足理由,然而,不管什么理由,都离不开这座城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完善的场景体验。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岛,对青岛提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重要指示要求,赋予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之重任,青岛迎来了开放发展的大势。在青岛办会,有利于进一步放大会议的声音。

从城市资源来看,青岛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创新型城市,拥有港口门户城市优势,制造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如今正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与科技盛会在创新精神上是相通、相融的,也有利于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落地转化,创造更大价值。

青岛正在努力营造“4+1”的发展生态。“4”,就是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1”,就是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目的就是汇聚各方创新创业资源“搞活”青岛这座城,把青岛打造成为助力企业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给所有企业更多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给大家更多试错的氛围和环境。这样一座城市,能让企业家感到“舒服”,也自然会成为企业家盛会的心仪之选。

就发展目标来看,青岛正在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15个攻势,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无论金融还是时尚盛会,都可以在此引起广泛共鸣,找到自己的土壤。行走在“青春之岛”,能感受到这片碧海蓝天之美,共圆创新发展之梦。

显而易见,这些盛会落地青岛,看中的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更是实力。

2、勇担重任 青岛为何能擎起大旗?

青岛有着“会展之都”的金字招牌,但仅靠招牌是不够的。在当下这种关键窗口连番举办盛会,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担当。

毕竟,会展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这条产业链上的各个节点一度都按下了“暂停键”。

提前谋略,及早行动。3月,青岛就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会展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支持会展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发展壮大青岛市会展市场等三个方面着手,支持会展企业渡过难关。

调整打法,狠抓落实。从政策的扶持到真金白银的补贴,为青岛会展业留住了“火种”。转变思维,线上展览、线上商城等组合方式,竭尽所能留住客户。完备的疫情防控应急保障机制,不断提升的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牢牢守住了线下活动的“安全门”。

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青岛的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战疫的同时,果断采取行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乘势而上。

高朋满座,频占C位,那个熟悉的青岛又回来了!

5月8日,青岛国际会议中心,“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开幕。这显示了青岛与世界全面连通的迫切心理,也让全世界看到了青岛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去“搞活”这座城的信心和决心。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上合和央企、山东等“5+1+1”“国际客厅”格局的设置和打造,用最好的“预热”和宣传,为青岛会展业的后期勃发积蓄了强大的能量。

接连推出的务实政策、稳固的行业基础、互惠共享的开放胸怀、勇于创新的热情以及不断提升的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都让世界相信,青岛有意愿而且有能力,将每一场盛会办得有声有色、万无一失。而这些,都是夏秋季节青岛会展业“井喷”提前做好的功课。

3、以会为媒 究竟能给青岛带来什么?

盛会举行时,大咖亮眼,灯光闪耀。而当闭幕之后,人们更关心的还是,它们能给青岛真正带来什么?

1:9,这是业内最常说的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乘数效应”。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服务业,大型会展对于促进餐饮住宿消费、加强合作交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等作用明显。

举办盛会对青岛来说,是平台思维的直接体现,既是借平台,也是建平台。很多全球重量级别的“大咖”成为青岛的座上客,向世界展示了青岛的魅力、发出了青岛声音。而盛会本身就是一个平台,高层次的与会者,每个人也都是一个资源节点,通过他们引进的可能是一个产业乃至一个产业链。不同领域的人在一起交流碰撞,诞生的可能就是一个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新方向、商业新模式。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信息、人才、技术、资本、人脉等优质资源聚集起来、整合起来,然后深度挖掘,使资源之间发生关系和互动,实现价值倍增的创新创造。

高朋满座,频占C位,那个熟悉的青岛又回来了!

青岛通过举办各类会议、活动,已经为城市带来了不少财富。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全国第一个康复大学放在了青岛,这对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乃至整个康复界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在会议举行期间,各种类型的签约、合作都已经成为青岛的常规操作。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期间,重点创投风投招商项目线上共签约30个,落户基金意向规模达559亿元。

举办各种盛会,也是青岛“借脑”发展的重要路径。比如,青岛要经略海洋,而纵观在青举办的各种盛会,几乎都有一个重要环节与海洋相关。来自全球的专家和国内的院士聚集一堂,共谋发展。这是何其宝贵的机会!盛会所带来的顶级“智库”效应,将会给青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风物长宜放眼量。连番举行的盛会,绝非只是把人聚集在一起开个会、办个展,而是通过一场又一场盛会链接全球资源,为城市赋能,这已成为青岛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和实践。

4、赋能城市 助力经济“下半场”冲刺

大力发展会展业,还是青岛提升城市能级,更好地承担国家使命,融入国家战略的客观要求。

青岛要当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就必须发展好会展业,依托优质资源,以平台化和市场化思维,推动会展业国际化发展。

高朋满座,频占C位,那个熟悉的青岛又回来了!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会展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城市发展的助推器。青岛会展业的强势抬头,彰显的是这个城市复工复产的全面深化。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熟悉的场景重新回归生活。电影院开门了,跨省团队游恢复了,学生也开始全面复学了……一个个节点显示我们的生活正在重回正轨。而一场又一场盛会的接连举行,更昭示着青岛经济复苏势头持续向好。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青岛交出了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答卷。全市经济先抑后扬,主要指标企稳回升,“六稳”“六保”扎实推进。而1月至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与青岛的平台思维打法紧密相连。

据青岛市贸促会统计,2019年青岛会展业呈“井喷”之势,先后举办了300余个会展活动,质和量均创历年之最。而今年,青岛会展业如何更好地做好下半程发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是不小的考验,也是非凡的机遇。毕竟,在刚刚度过的8月份,青岛率先迈出了华丽的一步。希望接下来持续发力,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下半场”冲刺助力。

放眼全国,青岛会展业的硬件设施水平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可算是最好的,但仍有短板亟待补强。比如,跟一线城市相比,会展人才储备仍有不足,本土自主自创的品牌会展不足。而且,在山东省尤其是胶东经济圈内,重复办展的情况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希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逐步得到解决。

9月4日,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事实上,这一主题也是青岛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方向。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需要以会为媒,做大蛋糕,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共享发展新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这个特殊时期,只有融合国内循环体系才有根系,才能对抗外部的不确定性;只有融合国际循环体系,才能让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变强。

站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度上,青岛要以会为媒,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充分发挥在国内大循环中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在更高水平上“搞活”这座城。(作者 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