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再次创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抉择!青岛日报访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再次创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抉择

——访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再次创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抉择!青岛日报访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四月的崂山,正是芳菲尽染的时节。大街小巷的林木进入一个最盛大的时刻,花枝繁茂,如同加冕。而在无声处,树根却决然扎向纵深处、更深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发展语境中,崂山区主政者强烈的忧患意识,的确有些振聋发聩。

“在最好的时候,也要保持危机感。”在访谈中,这句话被孙海生屡屡提及。在2020年这一史无前例的特殊年份,一切作为与成果都有着别样的考量意味。在这一年,崂山区在防疫情、稳增长的严峻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逆势增长20.9%,比全市增速平均值高了17.7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位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18亿元,仅次于西海岸新区。项目推进画出了一道昂扬的曲线——全年新落户总投资898亿元的重点项目132个,增长50%,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2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24个,分别增长30%和40%。

尽管如此,作为崂山区的掌舵人,孙海生仍一而再地强调“危机意识”。从远处说,这源自一种脉络深远的治理智慧,正所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而从现实说,思虑的背后,是出于一种清醒的判断——在他看来,立区27年的崂山区已行至一个具有抉择意义的“十字路口”。

纵观青青之岛,无论从产业格局还是城市品质看,崂山这片区域最具“少年之气”,“少年之气”是一种锐气,是耀目的锋芒,是葳蕤生长的勃勃英姿。经过了27年的发展,崂山的区域综合实力、城市建设管理、人民生活品质等,都走在了区市前列。“在这种形势下,崂山是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优越感、自豪感,还是保持忧患意识,坚定地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是满足于小进即满、小富即安,还是秉持初心、继续攻坚奋进?”孙海生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崂山作出坚定选择的“十字路口”。

在青岛“十四五”规划中,描绘出“建设高能级湾区大都市”、“聚湾强心、轴带展开、多极协同”等城市新蓝图。在整座城市的拔节生长中,崂山又该如何实现能级的大幅度跃升?更重要的是,在此轮规划中,青岛的主城范围由原来的“环湾三城”扩展为统纳五区的“环湾都市现代化主城区”,崂山区由“坊间”的主城正式晋级城市之核。这意味着,未来的崂山必将不同以往,也必须不同以往。拿孙海生的话来说,“成为主城区的崂山,需要的是一种系统化的提升。”

“再次创业!”这个箴言似的号令,就是崂山区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在青岛蜿蜒流转的海岸线上,崂山这片区域仿佛以“冲锋”之势向海突起,屹立潮头。“我们提出再次创业,一方面,就是要用这一共同的事业来凝聚人、鼓舞人,引导全区上下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是努力实现更大作为的鞭策。”孙海生说。

立崂山之“志”:

南提北进,再跃层级

再次创业,崂山的方向在哪里?

“战略北进是我们再次创业的总抓手,也是崂山未来五年的主基调,其实质是南提北进、全域统筹,是向北突破中韩、北宅、王哥庄街道的发展层级,向南提升金家岭、沙子口街道的发展品质;其根本指向是破解崂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孙海生介绍。

崂山的发展,备受空间掣肘。截至去年初,在崂山区三大发展片区中,张村河片区已10年未新增村改项目,规划10年的创智谷片区、规划近8年的健康城片区尚未实现村改“零”的突破。受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等因素限制,“十三五”期间,崂山区仅新增杰华生物这一个规上工业纳统企业。

向北进发,可以说是崂山再创业的“必经之路”。在南部片区接近空间饱和的情况下,北部片区的空间腾挪是其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战略北进就必然会触及村庄改造、项目征迁等一系列难题,但是再难、再苦,我们也要坚定不移地向北走,力争用一个较短的时间,给崂山的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孙海生说。

为此,崂山区坚持把村庄改造作为战略北进的先导工程,把延续近10年的搬迁过渡费标准调高至每平方米20元,新启动洪园、坡前沟两个社区村庄改造,新增产业空间44万平方米。“得益于村庄改造的强势推进,去年以来,山东能源研究院、歌尔微电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重要突破。今年,我们将同步推进16个社区的村改前期工作,再启动3至5个社区的村庄改造,新拓展1000亩产业用地,为崂山发展打开新空间。”

“再次创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抉择!青岛日报访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歌尔微电子产业园

如果说“北进”是崂山基于客观形势的选择,“南提”则更能体现其居安思危的主观进取意识。

崂山区南部拥有青岛最优质的商务楼宇集群。根据国际知名房产咨询机构戴德梁行的数据,崂山区商务楼宇月均租金领先全市,空置率则低于全市水平。这里的楼宇软硬件、产业聚集度、城区配套更具品质化优势。而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崂山区仍坚持在商务楼宇的提质升级上下功夫。

不同于北部区域的“空间拓展”,发展南部区域的楼宇经济,更多指向的是“空间优化”——打造“立起来的经济聚集区”,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求最大化效益。

“再次创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抉择!青岛日报访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金家岭金融区

据孙海生介绍,为达到这一目的,在体制机制层面,崂山区组建了正处级楼宇经济发展中心,出台全市首个楼宇经济专项政策,真金白银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在产业配套层面,新引进新希望六和、莱钢建设科技等一批总部企业,全区重点楼宇平均入驻率达到81%;在生态建设层面,出台全省首个区县级楼宇等级评定规范,对106个重点楼宇项目实施“一楼一档”动态管理。

全方位的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去年以来,崂山区新增亿元税收楼宇6座、总数达到26座,数量达到全市最高。“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健全创业服务、中介服务、生活服务相衔接的服务体系,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楼宇。同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产业的发展,全力支持高层工业楼宇发展,加快打造‘都市型工业’新业态。”孙海生说。

谋崂山之“势”:

紧盯前沿,探索高端

南提北进所腾挪与开拓的新空间,为崂山区的产业发展释放出新的可能。该怎样书写这种可能?

孙海生的回答是:“顺着走”,即顺“势”而为。“从横向看,要顺应国家和省市的产业发展大势;从纵向看,实践证明,崂山既有的产业思路是正确的,为崂山打下了坚实、清晰的产业底子,应该顺着这个势头走,而不是来回‘翻煎饼’,要对得起前任领导班子的奋斗。从更微观的层面看,则要顺着区内企业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航母级企业的转型趋势。”

崂山建区以来,打造了金融、科技、旅游三张靓丽的发展名片。“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坚持紧盯前沿、探索高端,今年进一步明确了现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医药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孙海生一一细数下一步将如何聚焦这“四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布局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力——

金融产业是崂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2020年,崂山区基金管理规模占全市的70%,大型法人金融机构占全市的80%。下一步,将突破发展金融科技、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业态,力争“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到2025年达到340亿元,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再次创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抉择!青岛日报访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崂山国际创新园展示区

创新是崂山的基因与本色。崂山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98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4.6%,均居全市第一。下一步,将集中发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0家,独角兽企业达到12家,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再次创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抉择!青岛日报访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

崂山君澜度假酒店

崂山文旅资源得天独厚,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下一步,将高水平策划一批夜经济、特色民宿、海洋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加快推进崂山风景区转型升级,抓好钓鱼台·美高梅酒店、沙港湾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目前,崂山已经聚集了黄海制药、华仁药业、杰华生物等一批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具备了做大做强医药健康产业的基础。下一步,将抓住健康城片区规划调整落地的契机,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体养生等业态,全力支持通盈药业等龙头项目集群发展,到2025年基本形成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没有企业,就无所谓产业。提及区内企业时,孙海生直呼:“崂山的很多企业,真的是让人爱不释手!”在访谈过程中,他一次次不由自主地“偏题”,当起区内企业的推介者。这种“爱不释手”与体量无关,无论是萌发之初的“新苗”,还是荫庇一方的“参天大树”,他都津津乐道。“在营商环境方面,简而言之,我们就是要做到三个原则:‘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说到做到’。面对企业诉求,该办能办的事,马上去办;应办难办的事,千方百计为企业办;按照法律法规不能办的事,也不能不回复企业,而是要详细说明情况,获得他们的理解。”

在崂山,这样的一种生态正在形成——让企业成为“磁石”,促成各种有益资源向企业、向产业聚拢。孙海生以崂山区正在创新开展的人才住房建管用一体化新机制为例,加以阐释,“今年,我们将推出2000套全装修、全配套的‘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拿出其中的1500套,按照企业税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等,实行‘配额制’这一新的分配模式,让企业有更多自主权。”

求崂山之“变”:

产城融合,系统提升

生产、生活、生态,这三个维度的交叠犹如丝线纵横,织就一座城的姹紫嫣红。纵观青岛各个区域,在这三个维度的深度融合与精致化发展方面,崂山可以说最是“天赋异禀”。

“我们认为,崂山开启战略北进、实施再次创业的内涵,便是要推进城市转型升级,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孙海生看来,推动产城融合,是这项系统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一切谋求产业发展的努力,说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崂山区不能搞过度地产化和产业空心化,不能为了一时的轻松而寅吃卯粮。只有这样,区域发展才能有稳定的税收和就业,然后才能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产业发展层级、民生保障水平。”

城市转型升级要看得到未来。“目前来看,崂山区有的片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个别区域已经出现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下一步,要以未来的眼光突出抓好城市功能配套,尽快完善商业、交通、停车、生态等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尚经济发展,打造一批产城融合的新地标。”孙海生说。

城市转型升级也要彰显民生温度。对于民生事业,孙海生反复强调要“设身处地”,“有的事情,比如僵尸车占路这类看似很小的事,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来看,那就是一桩大事,必须要注重从制度机制层面研究治本之策。”例如,崂山区今年调整了“微改革,微创新”事项的思路,将往年的90多项压缩到今年的20项左右,重点是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改革事项在精不在多,每一项都要直奔问题,力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如果我是一名游客、一位市民,未来五年后,我最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崂山?”对于崂山的未来,孙海生有着自己的畅想,“这里会有更多体现城市品质的地标性建筑、地标性区域,一切体现城市形态的高端新兴产业都能在这里集聚发展,出行难、停车难、看病难等‘城市病’会用智慧化的手段得以缓解,文明城市建设结出更多硕果……一言以蔽之,崂山的城区发展品质将不比全国任何一个城区差,成为一座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山海品质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