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整合海上客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海上画廊”,青岛力争再添一个国家级“5A”

青岛旅游,从不止步于寻常生活客自来。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正全面发力与之匹配的海洋旅游产业。

1.2万平方公里海域、817公里海岸线、120个海岛,广阔的海洋旅游发展空间,为青岛从海洋走向世界,用高水平开放服务双循环格局铺就了蔚蓝色的广袤原野。自8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主持召开海洋旅游专题会议、成立市海洋旅游专班以来,短短4个多月,青岛海洋旅游“红了脸”“出了汗”“照了镜”,快马加鞭,锚定一条世界级“海上画廊”。

经略海洋,推动高质量发展,即将启幕的“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如何供给、怎样产出,青岛海洋旅游,力争以一种经济现象,给出自己的答案。

整合海上客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海上画廊”,青岛力争再添一个国家级“5A”

海洋旅游再创业,全面摸清家底资源

海洋,是青岛的活力之源。

全球性海洋中心城市的崛起,始于天然,发于产业,成于高瞻。青春之岛,活力之城,不惧再出发。

作为传统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近二十多年来,青岛的前海海上旅游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设施设备落后、服务质量下降、市场恶性竞争等问题,使得青岛海洋旅游总体呈现规模小、发展慢、品质低的状态,不仅与青岛的城市发展阶段脱节,与青岛的战略定位也无法匹配。12月16日,青岛市推动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已经紧锣密鼓走过4个多月的青岛海洋旅游再次创业历程,首次向市民揭开面纱。

与青岛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科技、产业实力对比鲜明的,是青岛海洋旅游并不鲜亮的一份成绩单。

根据专班梳理,目前,全市共有海洋旅游客运码头、站点29个,其中8家获批港口经营许可;从事海洋旅游客运企业28家,其中市区16家、黄岛区9家、崂山区2家、即墨区1家;旅游客运船舶共计187艘,其中客船53艘,总客位4721个;拥有海上航线22条,海洋牧场21处,帆船俱乐部20家,帆船1000余艘。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市区16家从事海洋旅游客运的企业中,仅从八大峡到一浴,就有12家小企业扎堆,在青岛最核心的风景线上,经营主体“小散乱”最为突出。

想干事、能干事,才能成事。绘一条世界级的“海上画廊”,是青岛海洋旅游发展的蓝图,着手仅4个月即向市民全面公开,更是请市民监督。目前,青岛市推动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已汇聚最强班底,发改、公安、财政、规划、城管、交通、海洋、文旅、体育、海事等15个政府部门、8个涉海区市、3个国有企业参与,理清了海洋旅游发展思路,向着“基础设施薄弱、经营主体'小散乱'、发展业态相对落后、制度建设缺失、海岛旅游尚待破题”5大问题全面发力。

整合海上客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海上画廊”,青岛力争再添一个国家级“5A”

打通海上动脉,激活海洋消费活力

上合峰会后,乘船游览“夜市千灯照碧云”的浮山湾胜景,成为青岛夜经济的点睛之笔,不仅受到外地游客欢迎,本地市民参与度也非常高。2020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对推出海上夜游产品的47个航次进行了补贴,共计发放补贴23.5万元。然而,虽然已有“海上看青岛——阅海揽城”、帆都海之旅等产品,但对于游客和青岛人来说,打通海上交通动脉,才是长久的心愿。

目前,计划于明年3月与游客见面的奥帆中心经海底世界至轮渡码头海上旅游航线以及计划于5月与游客见面的奥帆中心至崂山太清码头航线均进展顺利。11月4日,市专班组织了对奥帆中心至太清宫游轮码头的首条陆海联运旅游线路的实地考察,将海上游船、景区观光和陆地接驳三者相结合,未来游客不仅可以丰富旅途感官体验,更能有效避免单程游览带来的交通不便。记者从青岛旅游集团海旅公司获悉,未来这两条航线将由“青岛之星”号及新引进的观光客船执航。

而对于此次公布的另一条经海底世界至轮渡码头的航线,旅游集团已在8月份通过潜水员下水、探海器等方式初步了解了码头海域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在专班的协调推动下,与青岛海洋科技馆签订了码头租赁协议,并对海洋科技馆旅游码头趸船安放项目正式立项,扫海测量、项目设计、趸船制造等相关工作的招投标工作同步启动,预计12月底前完成。航线的审批工作正在加急申报中。

上述两线,已被纳入青岛旅游集团“一湾三线+海岛”海上航线网络布局,在这个网络中,还有一条向南串联西海岸积米崖、星光岛、琅玡台的“南线”。此外,沿胶州湾的轮渡码头、邮轮母港码头、滨海欢乐城码头、红岛西大洋码头、胶州营海码头、西海岸薛家岛码头也将串联起来,还将设计至大公岛、灵山岛、竹岔岛等海岛的旅游航线。

人流在海上的流动,将带来海洋旅游消费的流动。在此轮海洋旅游布局中,青岛将通过制定海洋旅游经营准入船型标准,提升运营船只安全标准和档次,重点发展150客位以上的海上游船,逐步淘汰老旧小型船只。成立游船星级评定委员会,引导各航运企业优化游船外形建造、硬件设施配备、提升服务质量。

整合海上客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海上画廊”,青岛力争再添一个国家级“5A”

丰富业态,打造海洋休闲活动示范区

“这一次的政策可以说前所未有,以前执法都是'堵',这一次终于打开了一个通道。”一名从事船舶管理十几年的从业者坦言,虽然在近期可能会面临利益压缩,但仍然期待整个青岛的海洋旅游市场能水涨船高,分享市场红利。

不仅游船业在期待全新的发展,新政策将帆船、水上摩托艇、潜水、游艇租赁等海洋旅游从灰色地带纳入了合法渠道,在业内引发了热烈反响。“这是迈出了很好的一步,游艇和帆船要普及,租赁是必须打开的市场,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么多年来船艇租赁作为新兴行业,在政策上一直没有突破,在双循环背景下,国内市场是非常大的。海南以地方立法推动实现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只要严格规范化管理并购买保险,这并不是一项多么危险的活动,普通市民和游客完全可以在专业人员辅助下直接体验。”青岛天泽帆船运动俱乐部负责人田丰介绍,船艇的市场需求一直存在,但目前很多体验项目打着帆船的旗号,但实际还是观光游,游客没有体验到升帆、转向等操作,此外他也呼吁,能够在景点和海岛沿线配备停泊设施,满足游客乘游艇、帆船到达的需求。

除潜水领域拿到首个高危项目经营资质,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也迈出重要步伐,将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海洋牧场休闲海钓基地,力争打造1-2项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休闲海钓赛事活动,在海洋牧场形成休闲旅游“打卡地”。捕捞演示、养殖演示、垂钓等娱乐性渔业活动,也有了明文支持。

市海洋旅游专班办公室主任、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朱铁一介绍,借鉴厦门模式,在石老人、奥帆中心、第一海水浴场、金沙滩等区域划定海上休闲活动区域的基础上,青岛将优先发展潜水、海上飞机、游艇、滑水、摩托艇、拖伞、香蕉船、飞鱼船、海上平台等新兴旅游业态,打造全国海洋休闲活动示范区。2021年底前,皮划艇、滑水、拖伞、香蕉船、飞鱼船等一批旅游新业态将与青岛游客及市民见面。

整合海上客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海上画廊”,青岛力争再添一个国家级“5A”

加强资源整合,逐步打造旅游集散中心

借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如火如荼开展,青岛海上旅游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提升旅游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青岛旅游品牌,促推优质旅游资源整合有着显著意义。

在规划布局方面,青岛将逐步打造八大峡集散中心、奥帆集散中心、崂山太清集散中心三个海上旅游集散中心;同时兼顾远期发展,依托环胶州湾内相关码头建设,以团岛轮渡码头为核心,综合考虑“旅游+交通”模式,打造环胶州湾旅游集散中心。

在研究推动海上旅游客运集约化发展方面,将重点围绕市南、崂山区域,探索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方式,引导海洋旅游集约化、规范化运营,推动海上旅游企业“分区域经营、跨区域合作、国有民营共存、统一售票经营”的发展格局。

此外,经市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专班办公室确定,城运控股集团将负责建立陆海联动海洋旅游交通体系,在海洋旅游码头配套设置公交站点和旅游观光巴士接驳点,实现旅游交通闭环。此前,城运控股集团项目专班已针对青岛市滨海旅游资源布局和港口码头现状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和调研,对市区前海一线30余个停车场站、27处港口码头进行了详细数据的了解分析,梳理了我市海洋旅游交通接驳基础设施的现状。下一步,将结合其场站资源、车辆资源以及线路资源优势,以当前运营的双层观光巴士、铛铛巴士、老青岛游等旅游线路为基础,辅以其他联运线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陆地接驳与海洋旅游对接。

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将全面摸底我市海上旅游客运企业意愿、征求相关政府部门意见、对标沿海城市发展经验等,坚定市场化主导、合作共赢的整合思路,切实梳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我市海上旅游服务品质和城市形象。

整合海上客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海上画廊”,青岛力争再添一个国家级“5A”

破题海岛旅游,形成规模将陆续开发

夏威夷、普吉、苏梅、马尔代夫、北海道……海岛旅游以“一岛一特色”的神奇,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吸引物,更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青岛的120个海岛中,500平方米以上的有74个,适合开发的有10个,其中有居民海岛6个,无居民海岛4个,海岛旅游的破题,是青岛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步。在首批划定的海上旅游活动区域中,竹岔岛作为唯一被划入的海岛,让这个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海岛渔村被寄予厚望。

位于薛家岛东南黄海中的竹岔岛,距陆地最近处约2.9公里,海拔34.4米,面积1.08平方公里。薛家岛古八景之一“凤凰戏珠”中的珠,即指竹岔岛,其周边还有脱岛、大石岛、小石岛三座岛屿,有鸳鸯洞、二郎担山、小叶朴、火山口、“神龟孵卵”等景点。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竹岔岛共198户居民,目前有约50户居民仍在岛上居住,附近海域广阔,礁石密布,西侧岸坡较缓,有大湾、小湾、南湾三个小型港湾可泊船,岛上的村庄保留了原貌,盛产海鲜,原始古朴的渔家文化吸引着游客前来,2019年共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

不过,竹岔岛的旅游还没有市场开发主体,加快竹岔岛旅游开发,成为岛上居民的期盼,“根据规划,预计明年上半年岛民将集体搬迁至南岛小镇,竹岔岛旅游将进一步规划开发,打造成为更具特色和品牌的旅游目的地,成为进出胶州湾航线上的标志性岛屿。”

竹岔岛的开发,为众多海洋旅游企业带来了信心。青岛市旅游发展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明确,其他的海岛周边如果具备了传统的有规模的旅游活动,将在下一步的划定当中进行介入。青岛旅游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中远期在海岛旅游方面将重点攻关,加强陆岛联动,打造独具青岛地域特色的海岛主题旅游。崂山旅游集团工作人员透露,在条件具备的远期,希望能够在海岛旅游中探索以索道到达的全新海岛旅游打开方式,满足游客网红打卡和多元体验需求。

整合海上客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海上画廊”,青岛力争再添一个国家级“5A”

发力国家级“5A",为海洋旅游注入强心剂

2020年12月9日,北京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达到申报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要求,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同意将其列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名单。此前,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作为全省唯一推荐景区参与了文旅部专家评审。

距离上一个“5A”,已然近十年。

2011年1月,崂山风景区成为青岛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十年来,青岛人一直在盼望下一个“5A”。“5A级景区是一种稀缺的产业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的‘金字招牌’,于景区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代表着中国景区最高标准和中国顶级旅游及市场资源。”谈及为何要争创“5A”,青岛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助刘佳磊这样解读。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结束后,青岛旅游集团就开始积极推进青岛奥帆中心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此次申报的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紧邻黄海,位于青岛市汇泉湾与浮山湾畔,总面积5. 25平方千米,包含奥帆中心区域和海底世界区域。旅游区突出海洋文化主题,奥帆中心和海底世界两大区域海陆一体,海陆互动发展,陆上有景区免费大巴车和公共交通联通,海上有景区游船经最美海岸观光休闲线联通。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以独一无二的奥运和海洋文化,世界级品牌和优质资源,正形成集帆船运动、海滨休闲、文化体验、海洋研学、会展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2019年,该区域接待游客781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2万人次。

通过专家评审后,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需要在1年的时间内完成创建整改,报文旅部迎接暗访、明查,通过后可进入公示阶段。“这次的评审相当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能否顺利毕业,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刘佳磊介绍,接下来,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的5A创建将进入关键阶段。

可以预见的是,青岛海洋旅游”海上画廊“的绘就,将为奥帆5A的创建集聚最优质的资源,而如果成功创建,将为青岛海洋旅游注入发展的强心剂。

青岛海洋旅游,呼唤全要素的融入、多行业的参与,全方位的合力,方能绘就它“海上画廊”的碧海通途。

整合海上客运,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和“海上画廊”,青岛力争再添一个国家级“5A”

他山之石

“硬核”政策加持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疫情影响下的2020,当青岛的海面常常一望无际时,三亚却频频开始出现“堵船”景象。虽然青岛有着“帆船之都”的美誉,但在三亚,帆船出海已率先成为一项年轻化、亲民化的水上活动,成为海南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政策红利的持续加持,海南游艇、帆船等海洋旅游产业迎“黄金时代“,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注入活力,2020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以三亚港为核心、海口港为补充的邮轮母港建设,大力发展游艇产业,做大海洋特色旅游。旅游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聚焦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也是海南着力培育发展的四个千亿级产业之一,

奋起直追的青岛海洋旅游,在学习借鉴三亚、厦门、上海等地经验的基础上,于近期迎来了首轮政策利好,后续还有一系列政策正在制定中。政策吹响明确信号的同时,海南借力自贸区、自由港的政策优势,发挥市场主体活力,值得同处自贸区的青岛借鉴,在青岛海洋旅游重新布局的初始阶段,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有序进入,灵活“放管服”。

邮轮、游船、游艇和海钓旅游,是海南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发展的海洋旅游消费领域,青岛海洋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充分挖掘消费潜力,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提早布局疫情后邮轮旅游、提早布局建设公共码头发展帆船游艇产业、优化发展休闲渔业,借鉴海南“处处有旅游、行行+旅游”全域旅游布局,除了传统游客,更将海洋旅游与会展、婚恋、康养、乡村游、夜经济等深度融合。

作为奥运之城,青岛体旅融合有着天然优势,但游客参与程度较低。青岛应当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入围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以知名体育赛事带动帆船等体育旅游消费,发力海洋精品旅游,丰富“海上画廊”海洋旅游品牌内涵。

人的连接,才是最好的旅行。多站在游客的角度想一想,青岛海洋旅游将创造更多可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文 王雷、宋新华/图)